看新聞不如看藝術品 張寶華
張寶華向來公認為「新聞之花」,當年曾經被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怒罵一句「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原來歷史事件已是二十年前。當日的金句,早已變成動力,去年起更成為了張寶華個人YouTube頻道名字來自省。 遠離記者工作已有十五個年頭,接連投身商界、電影、開設公關公司等等,張
梁樂民 從寒戰到梅艷芳
你知道香港票房最高的華語片是哪一部嗎?周星馳《功夫》?九把刀《那些年》?答案是梁樂民、陸劍青聯手執導的《寒戰II》,2016年收得超過6,680萬的票房,成為歷來華語片票房之冠。 只不過,梁樂民陸劍青的知名度,遠不及周星馳與九把刀,而在《寒戰II》之後的五年,梁陸二人久久未見出品。直到近月才得知,梁
移加仍是香港人 李婉華
「喂,夠鐘啦,睇電視,睇下今集講乜先,講乜先!」正當今日大台還在播放永不結局的《愛回家》,想當年處境喜劇卻有《卡拉屋企》,觀眾每晚捕住電視機前,睇下今集講乜先,講乜先!《卡拉屋企》首播於1991年,不多不少地距今三十年。翻聽當年的主題曲〈香港新姿態〉,饒有趣味及反諷。香港地 有幾多專制禁忌比心機 要
卓韻芝 以寂靜回應時代
年輕怎麼就是錯,誰不解釋就恨我? 卓韻芝一路走來,其實是年輕反叛的代表。16歲入電台開咪,「芝See菇Bi」形象深入民心,苦榮小苦妹俘虜一代人,她又毅然轉去寫作、拍電影、棟篤笑。 轉眼間,阿芝原來已過四十歲,以傑出青年來說,她不再「青年」,但日常的她卻依然過著少女式生活,坦言最享受一個人夜瞓、食煙、
盧覓雪 在悲觀的一天出發
這兩年來,香港人可慶幸的時光不多,很多人每朝早嘗試打開收音機,收聽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務求像節目名字一樣,獲得每日僅餘的「晴朗」正能量。 盧覓雪本來是該節目的元祖級主持,2008年突然離開電台,相隔十二年後,去年中接替潘小濤,再度加入節目成為最新一位的主持人,詞鋒啜核不減當年,受歡迎程度亦
七仙羽 師傅愛香港
2021,是年輕人的時代? 香港樂壇已死?有姜濤與MIRROR! 香港電影已死?有古天樂、游學修與試當真! 香港電視已死?有ERROR、無制限OT編集團,還有她——七仙羽師傅。 只要有實力,哪怕你甚麼年紀,擋都擋不住,頭角必然嶄露。 七師傅原名趙玲,洋名Connie,芳齡不詳,自言18歲後不再計算歲
田啟文 香港電影代言人
田啟文,人稱「田雞」,在不少人眼中,他依然是當年周星馳的身邊人,樣衰騎呢笑笑。實情是,他離開了周生至少十年,近年他是鄭中基的合作夥伴,吳孟達臨終前的「發言人」、廖啟智遺願電影的「代言人」,以及不少新導演電影的監製。很大程度,因為他是兩屆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代表業界各部門爭取權益。 從別人眼中的小
甄詠蓓 不必謀殺也活得比你好
甄詠蓓這個名字,以往有一段長時間與前夫詹瑞文的名字不可分割。她的人生經歷,彷彿像Netflix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她說當日看這部電影時,真的哭崩了。 不經不覺,今年已是二人分開的第十年(2011年分居),如今「甄詠蓓」已是一個教戲品牌,以前人人都說自己「跟詹瑞文學戲」,
田蕊妮 原來老公很孤獨
過去田蕊妮的專訪,很多時都提到老公杜汶澤。 本來重點想多談田蕊妮的看法,但很快又發現根本不可能。田蕊妮說,沒有杜汶澤,就沒有更好的田蕊妮。「如果沒有杜汶澤,田蕊妮是不可能好的;如果沒有田蕊妮,杜汶澤也是不可能好的。杜汶澤令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他令我知道自己有何不足,有甚麼好與不好。而我也令杜汶澤有時
馮智政 被時代選中的知識分子
大時代下,馮智政冒起相當快。近年經常在《光明頂》開咪,這位在陶傑口中的「馮同學」,平日亦不時在網上發文及抽水,不經不覺間,Facebook專頁追蹤人數已有兩萬多。他的「正職」其實是一名專責教育的研究員,服務於「深紅」建制派智庫「香港政策研究所」,深受葉國華(前特首董建華特別顧問)及曾鈺成等人提攜,但
梁祖堯 香港人種香港菜
疫情沒完沒了,有人失業,有人轉行,本來屬於劇場的梁祖堯,與同行一起哭訴過痛罵過,一切也無補於事。幸好,去年初他誤打誤撞轉換跑道,歸隱田園,香港人種西瓜種粟米種香港菜,希望從食物出發,以(農作物)生命影響(香港人)生命。 政局愈來愈亂,有人移民,有人流亡,本來「我的志願」是移民的梁祖堯,這一年來卻打消
陳智遠 留住香港的剩餘美好
眼前的陳智遠,目前是本地文化深度遊組織「活現香港」的創辦人。當日從他約四百呎的辦公室(不是老闆房)出發,遊走上環摩羅街、文武廟、醫學博物館一帶,不時與附近店主寒暄,路經荷里活道及樓梯街交界,他突然停下來拿出iPad,展示1960年《蘇絲黃的世界》在那裡取景的劇照,轉眼走到文武廟內外,又講解香港今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