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沙嗲 四十年的娘惹菜保育

如果問十個曾到訪尖東好時中心的人,大概有九個都會提起那角落位置的沙嗲店。早於還沒有日航酒店、文華東方還在裝修的年頭,好時沙嗲就已經落戶尖東,到了今年的聖誕,就迎來第四十個年頭。現在由張氏叔侄合作營運,推卻了外頭不少合作邀約,只希望做好傳統新加坡風味:「我們對味道是執著的,不堅持的話食客一吃就知道,店既然要做,就當是古董般來做。」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沙嗲店的艱難前身
「娘惹」(Nyonya),是指華人移民與馬來西亞人通婚而生的女性。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都很受歡迎的娘惹菜,常帶有「家庭菜」的風味,是妻子所烹調的味道。張師傅用母語解釋著娘惹來源,顯得特別從容,他在1983年1月從中國到港,從筲箕灣走到中環求職,當時不諳廣東話的他只要一開口對方就說已請了人。直至寫信到開業不久的好時沙嗲(當時名為「沙嗲屋」),老闆是從新加坡回流、本來住在香港半山的大戶小姐,因為大家都懂閩南語,於是就聘請了當師傅。他指,當時的好時中心由信和集團和怡和集團共同管理,老闆因為新加坡背景,透過介紹下選址該商場。

大展拳腳的想法未能在初期如願,張師傅回想,1982年的麼地道是掘頭路,海邊也尚未開放,現在商場對出的空地是軍營,有鐵線網圍著,只可從麼地道才可進入商場。那時好時中心和現在的模樣相差不大,店舖多是賣衣物鑽石,還集中了數間銀行,商業電台不時在樓下舉辦活動。那時除了太古城,尖東也聚集大量有玻璃外牆的商場,可算是時麾的打卡地,但行人在飲食的消費不多,開初數年老闆要倒貼才能支薪。「那時林雲大師帶著弟子們到訪,大師說我們繼續做下去就會變好了,當然也贈了數句,包括把部分窗戶改為鏡子,這些建議我們至今都採納著。」

隨時勢而起落
尖東的轉捩點要數到1985年,噴水池開始運作、聖誕燈飾亮了燈,地就旺起來,而沙嗲店生意也隨之帶動,人們點菜也非常豪氣。政界人物包括鄧蓮如、李鵬飛、董建華都是座上客,他還記得劉鑾雄特別愛點辣椒蟹、羅文喜歡炸豬肉,而只要劉德華光顧,也總會有些歌迷在外頭守候。「後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也再帶旺了尖沙咀,但旺的是廣東道。九十年代尖中和尖東拉扯得很厲害,海港城做名牌、有主題,一直旺到現在。尖東不好的地方是業權多數賣斷,也不集中,幾十年都沒主題,勉強只能說是夜總會。」往時飲食業一年有兩個高峰,暑假和聖誕,尖東在千禧年起因為港鐵工程動工而漸漸靜下來,甚至冬日和炎夏的人流也不復當年勇,好時中心的寂靜,幸好有好時沙嗲在角落打破著:「這商場已經不是一個商場了,雖然玻璃外牆高檔,但裡面就不夠高檔。我們對商場沒特別關心、沒特別寄托,客人是自己儲來的,連商場法團也說幸好還有我們。」老闆七十歲退休回新加坡,張師傅以打工心態把店子接手,由烹飪學校畢業的侄子主理,繼續家庭式地送上家庭菜。

新鮮就是唯一的祕訣
食客來好時,不少都是為了那碟海南雞飯。偏棕色的油飯配去骨的雞,三色的醬料中,甜醬油有八角的辛香、薑蔥混成青綠薑蓉,連辣醬也切合香港人的口味。以上,就是張師傅所定義的新加坡風味。「外面的海南雞飯,有的雞髀下些湯水就算,我們放在汁醬的本錢分分鐘比雞還要貴,單說甜醬油已用上起碼十種材料製作。」新鮮就是重點,開業時不少香料都由新加坡送來,到了八十年代末香港興起泰國菜,而兩個地區所用的香料接近,於是和供應商合作就更方便。同一時間,自從出現搞拌機,工作也輕鬆多了,毋需再用石臼處理。對於食材和烹煮的堅持,他笑說是不堅持不行,因為熟客一吃就知道:「他們連換了師傅也吃得出!同行所用的醬料很多是現成購入的,要經過高壓,但一高壓味道就變了。和我們慢慢炒數小時的不同,不能用猛火,就如同買新鮮豬肉和罐頭豬肉的差異。」因為成本貴,過往有集團邀請張師傅開分店,甚至接受食品質素打八折,都遭到婉拒,他目前只想專注地做好食品味道,關於發展的事,是另一項大學問。

提到整個飲食業,他承認是走下坡了。根據他多年的觀察,經濟和環境好的時候,很多食客是口傳而來的。廿年前要吃新加坡菜,選擇不離一二。而最近幾年,他覺得若非要求高,人們很少特意去找東西吃,因為食店選擇多,要吃某道菜,基本上附近略略搜尋也吃得到,整個飲食生態早已大變。仍然站立於市場中,他以士多形容沙嗲店:「三、四十年前滿街都是士多,後來才有超市,現在士多愈來愈少,我們就像士多,而集團就是超市。我常問一個問題,如果剩下最後一間士多也要倒閉了,到底是厲害還是不厲害呢?」我想,只要去好時中心的人,記得有好時沙嗲,已算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