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emptytextFH或許你沒看過ViuTV劇集《教束》,也未有機會看到電影《燈火闌珊》,但周漢寧首次拍電影已夠說服力,獲不少行內人稱讚,他拍電影的想法其實好簡單,只是希望好像霓虹燈一樣,在夜闌人靜的黑暗時候,依然為觀眾送上一道仍未熄滅的光,作為一種陪伴,陪你走過那一段未必易走的孤單路。 text.Nic Wong photo.Oiyan Chan wardrobe COS hair & makeup.Kyo Lee 從《教束》莊子說起 周漢寧的名字,若你看過《教束》便不陌生,劇集令一眾「不老騎士」成功展開演藝路,飾演莊子的周漢寧也不例外,聖士提反後入讀演藝學院主修表演,畢業後拍了不少港台劇集及MV演出,一直苦等機會踏足電影世界。適逢新導演曾憲寧開拍《燈火闌珊》想找一個年輕男演員,於是邀請《教束》演員來試鏡,最終脫穎而出。 莊子《逍遙遊》曾說:「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意指要去郊區的話,準備三餐即可往返,走一百里的路,就要用一晚準備足夠乾糧;走到千里之外,就要提前準備三個月的乾糧。說穿了,一切就是準備。 對於「莊子」周漢寧來說,演員愈準備十足,表現愈順利愈有信心。他在試鏡中脫穎而出,與準備有莫大關係。「當日試鏡就是片中與張姐(張艾嘉)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場,講述我戴著頭套把玩光管,突然間看到張姐。為了試鏡,我特地找了個啡色紙袋,上面篤了三個洞(雙眼和口),我戴上去才說對白及演戲,導演表示相當驚喜。對我來說,我純粹覺得準備好一點,表現才會好一點。」大概記得,當年梁仲恆為了《媽媽的神奇小子》的試鏡,特別找人拍他在運動場上跑步並模仿蘇樺偉的跑姿。新一代演員試鏡,就是要認真及準備十足。 機會除了留給有準備的人,還要求多點幻想力。周漢寧坦言,試鏡還有另一場戲,但最終電影沒有拍出來。「劇本上沒寫我的背後經歷,導演要我說出自己的故事,記得當時我沒說出自己經歷,反而說了個童話故事作比喻,讓大家更有空間去想像。我估計,導演應該喜歡這個設計。」 減肥的必要 後來獲通知成功出演,當時周漢寧只知道有張艾嘉的演出,已經興奮到不得了。「首先,這是我第一次有完整角色,能夠走遍了整個劇本,有齊頭中尾的發展及轉變。」最高興是,他終於能夠實踐演藝學院學到的東西。「準備角色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了A3大小的畫簿,畫了一個好長好完整的timeline,因為電影是跳拍,很容易搞亂前後發生了甚麼事,於是我仔細寫低,某某場口要有甚麼表現或改變,再寫當中的行動、目標等等,雖然寫完後已經牢牢記得,但每次再拍都會再看多遍。」 周漢寧是個準備十足的演員。關於角色塑造,他每次演出都會為角色找一首歌,但這一次他沒有,卻使用自己不擅長的畫畫。「因為我覺得角色所做的事,全屬視覺出發,他應該是這樣的記憶,因此我為他畫了很多重要回憶,例如與嫲嫲、與師父之間的回憶,為他創造這些事情的印象。」 「第三件事,我減了肥。我演一個比較窮的角色,一直都沒有人照顧他,養活他,包括他父母,才要在『麥記』露宿,也住過好多不同地方。得知角色這樣後,我吃了好多個月蕃薯和雞,沒鹽沒油很辛苦,但慢慢就慣了。那時候減了十幾磅,我又不能完全不吃東西以致拍攝不到,於是看起來很累,就像角色那樣不是物質生活上能夠滿足的人。」 的而且確,以上三個方法對周漢寧演出《燈火闌珊》大有幫助。他的角色在片中看起來好似好輕鬆好高能量,對世事有好多想法,內心卻有一方面的缺失。「當時吃東西吃得好悶,所以那段時間的精神狀態都是處於邊緣位置,貼近角色的情緒。」他又通用無限想像力,深信角色失去了好多,往往就要捉住他僅有的一切,好像嫲嫲對自己有幾好,給他買甚麼食物,來填補那種空虛感。他不諱言,片中最大挑戰的一幕,是他向張艾嘉勇敢地自白那一場。「無論對我抑或張姐的角色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場,要告訴她所有真相,所以好難處理,情緒也很濃郁。」 在張艾嘉面前放肆 張艾嘉是公認好戲的影后,周漢寧首次拍電影就能與對方合作及有機會偷師,比想像中得著更大。「現實中,我和張姐在演員方面的友誼,有點像片中角色之間的化學作用。」面對張艾嘉、任達華等影帝影后級演員,周漢寧起初當然緊張,坦言張姐幫了他很多,沒有將他視作新演員。「她會與我交流、溝通,有甚麼覺得我做得不好,都會與我一起討論,而不是直指我做得不好,指點我應該要怎樣怎樣做。很感恩這個創作環境很舒服,所以我在張姐面前可以好放肆地表達自己所想,真的很感謝對方的包容。」 周漢寧與霓虹燈,多少有點緣份,早前他拍過一部與霓虹燈有關的微電影《霓虹黯色》,上次只是霓虹燈背景前的演戲,今次更落手落腳,以及與張艾嘉一同學習霓虹燈製作。「我學了九至十堂,一開始很難,最難的位是『過火』,很多動作都要雙手在火柱上經過,不能停留太久,否則會燒傷。」談不上熟手技工甚至師傅,但電影裡面全部是他們的真人示範,沒有替手,可見他們的確下了不少苦功。 對周漢寧來說,霓虹燈有多一層意義。「我覺得霓虹燈是一種陪伴,陪住香港人一大段時間,雖然現在開始或者已經式微,但它代表了一些東西,象徵了香港的一個階段,這種回憶及印記一直陪伴了香港人。再實際一點,夜幕低垂時,可能有些霓虹燈仍未熄滅,它很單純地陪伴你走一段路。我也希望自己是這樣的演員,講故事的時候,能夠陪伴觀眾走著人生的某段路。可能我演的一些角色,會令大家想起曾經或現正面對的一些困難,期望能夠從中找到釋放或出口。我希望,我的角色是陪伴大家。」 周漢寧的想法遠大,能否陪伴大家走一段艱辛路,尚待觀眾看完電影再作打算,而《燈火闌珊》正正陪伴他走了一大步,至少帶他到了東京電影節行紅地氈及眾多影展分享活動。「對我來說,是興奮多於緊張。我代表香港出發到東京、行紅地氈,看到很多其他國家的創作人及傳媒,向他們分享感受相當驚喜。」他又時刻提醒自己有著香港代表的身份,所以不能太放肆,因此這趟東京之旅令他成長不少。 三十歲前的春天 現年廿七歲的周漢寧,一臉童顏,過去演過不少中學生角色,他卻認為自己的童顏是一大優勢。「我第一次幕前演出作品是《教束》,那次演中學生。後來也演過好多學生角色,統統都是訓練,讓我運用學過的東西,所以我感謝之前演過的學生角色。」 「事實上,我認為童真比童顏更重要。每次遇到新角色,就要不斷發掘新角色的一切,童真就是支持我繼續發現角色好玩的原因。每個角色重新再來,重新發現,這件事很重要,沒有童真的話,我就不可能是現在這樣。其實我已拍了某些不再是中學生的作品,但現在不便透露,敬請之後大家多多留意。」 女生很重視29+1,想不到周漢寧也是一樣。還未夠三十歲,已有多少的恐慌,慶幸他已能克服過來。「以前很著急希望自己快點長大,覺得三十歲即將來臨,經已沒時間,但某程度上疫情來襲,很多東西都不是我們能夠控制得到,慢慢覺得,趕急起來也沒用,不如盡了力就好。慢慢來,不要勉強自己好了。」■
-
anemptytextFHNetflix懸疑劇集《1899》去年11月中開播,劇集由燒腦科幻劇《Dark 闇》主創團隊打造,秉承前作的撲朔迷離、現實與虛擬世界真假難分,只可惜日前兩位《1899》聯合主創Baran bo Odar及Jantje Friese無奈表示,原定三季完結的《1899》因為製作成本昂貴,Netflix決定不再續訂,令《1899》第一季結局未解,只能成為懸案中的懸案。 《1899》演員來自五湖四海,其中飾演以日本藝伎造型的少女玲兒(Ning Yi)及其母親玉姐(Yuk Je),分別是來自香港的魏蒨妤(Isabella Wei )及王琦珮(Gabby Wong),雖然劇集最終於一季後腰斬,但二人在劇中大講廣東話對白,衝出國際,值得大家再三留意這兩位香港演員。這次我們與二人隔空連線訪問,認識她們之餘,也了解Netflix的最新拍攝科技。 王琦珮:Gabby Wong 魏蒨妤:Isabella Wei JET:觀眾對你們認識不多,介紹一下近況?Isabella:我是魏蒨妤,今年18歲,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香港人,去年5月中學(漢基國際學校)畢業後,現在是演員,我多數在香港及歐洲兩邊工作。Gabby:我11歲來了英國讀寄宿學校,從香港小五升讀英國中一。大學讀政治,參加話劇興趣小組變成我人生的轉捩點。之後轉入倫敦Italia Conti Academy of Theatre Arts進修表演,入行做舞台劇演員,並在英國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National Theatre、West End等打拼多年,近年專注銀幕演出(曾參演《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現時與丈夫及小朋友長居英國,疫情前常回港探媽媽。現在放寬了防疫措施,希望今年有機會返港,讓我在疫情下出生的兒子可以看一看我的家。 JET:本身之前有沒有看過《Dark》?如有,有何感受?Isabella:我之前有看過《Dark》,真的很amazing,不明白Jantje和Bo能夠何想出這個故事出來,他們真是天才。Gabby:我看過《Dark》,感覺這部劇集可以將這麼多人事關係處理細緻,而且清楚交代一個科幻故事,很神奇、很特別。認識劇集主創Jantje和Bo後,完全明白他們的作風。 JET:最初接拍《1899》的起點?Isabella:2020年11月,我演完香港青年藝術協會(HKYAF)舞台劇做主角之一,之後導演說Netflix想找一位女演員,我就拍了一個試鏡的短片,再和德國導演做了一個zoom試鏡,大約一個月後收到消息,讓我出演玲兒一角。Gabby:2021年初,我收到經理人的電話,將角色資料給我。當時我還在產後休息,但當她告訴我是《Dark》班底製作,我毫無猶豫地答應試鏡,最終被取錄。最記得是,當時BB只有兩個月大。 JET:拍攝詳情如何?何時收到劇本開拍?Isabella:2021年初收到劇本,當年5月去了德國柏林開拍,一開始已收到第一季的完整劇本。Gabby:試鏡時已和導演探討角色背景,當被取錄後,製作單位把第一季一至八集的完整劇本寄給我。我用了一晚的時間一口氣把它讀完,所以開拍前已經很清楚整體故事內容。因疫情關係,直到當年4月才和導演第一次在柏林真正見面,也有排戲及試戲服。當時歐洲也有封關的限制,5月時我們一家三口搬到柏林方便拍攝。其實很多其他國家的演員也是在拍攝期間居於柏林,所以我們不只是同事,也是鄰居、朋友及家人。同年大概11月殺青。 JET:劇本一直只要求你們講廣東話對白?對於其他角色說其他語言,只有你們說廣東話,拍攝時有何趣事?Isabella:導演要求各位演員說回自己的母語,大家都不懂得對方的語言,有時都不知道對方講完對白沒有,所以都幾有趣。Gabby:片場裡,除了演員來自不同國家來的,就連幕後工作人員也是很國際化。雖然對白用廣東話演出,但平常與編導都是用英文溝通。難度在於怎樣解釋與翻譯廣東話白話的尾音;例如 「啦」「呀」「嘛」。到最後,導演終於也明白會用「吓?」來回應我們。 JET:如何準備角色?有否特別準備功夫?Isabella:飾演玲兒一角,其實沒甚麼特別準備,只是等埋位時思考角色情緒。Gabby:除了服裝和化妝以外,其實也沒有刻意扮老。「玉姐」這個角色離我真實年齡不大,只是她身世貧窮,為了養家經歷了很多,顯得老一些。清楚明白角色的心理和思想後,我把聲音降低來表達她的沉重,也因為自己本身剛剛做了媽媽,所以那份母親的焦慮也表現出來。因為「玉姐」不想引起注意,不會有太大的動作。在劇中她可能是最靜的角色。 JET:對於Netflix的拍攝,與其他拍攝有何不同,有甚麼趣事可分享?Isabella:我沒有其他演出經驗能夠比較,但這次全部都在片場拍攝,沒有上船的,全都在很大型的LED銀幕前拍攝。Gabby:《1899》是用了一種新的科技拍攝。當時疫情關係沒有辦法去真實取景,大部份也是在片場內用Virtual Production Volume 來拍攝。對一個演員來說,真的有很大的幫助,會有真實暈船浪的感覺,詳情可看Netflix關於《1899》的製作特輯。 JET:人物故事線很多,編導有否分享你們的人物線最想表達甚麼?Isabella:玲兒是一個17歲的無知女孩,她做錯了一件事,之後好後悔,故事就講她如何勇敢面對之後所發生的怪事。Gabby:Jantje和Bo計劃這部戲的啟發點,其實是歐洲難民危機,當時英國也在脫歐,大家感到很徬徨。編導很想藉着《1899》的故事來找回歐盟的初心。 JET:作為演員之一,覺得《1899》是怎樣的劇集及故事?Isabella:《1899》是一部Mystery Thriller(懸疑驚慄片),整個故事不簡單,看了就會明白。Gabby:《1899》最基本是,講述人際關係怎樣處理來啟發人與人之間的共通點,作為演員之一,拍攝期間也能感受得到,劇集好像在玩遊戲當中,埋伏了很多彩蛋,每次重看也會有新發現。 JET:最希望觀眾從《1899》得到甚麼訊息?Isabella:無論是甚麼國家、階層或年紀的人,無論是朋友或敵人,有時都要面對同一個問題,都要love each other。Gabby:不同語言的人也能找到辦法溝通。 JET:對於香港人在Netflix德國劇集中演出,有何意義及啟示?Isabella:我和Gabby能夠在Netflix一起演出,是很榮幸的事,能與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分享廣東話好開心。Gabby:身為香港出生的演員,能夠用廣東話演出,在海外把它推廣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
面對窄路可怕,還是身為微塵可怕?目前防疫措施逐漸放寬,但經歷過去幾年,明白一切都不是必然,最重要是有人相伴,猶如親情一樣,有一份與同路人一起走下去的動力。張繼聰與Angela袁澧林,看似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男女演員,攜手演好《窄路微塵》,雙雙躋身金馬獎影帝影后的入圍名單,教人窄路與微塵,其實又有何可怕? text. Nic Wong photo.Oiyan Chan hair.Jobby Lee (張繼聰)、Cooney Lai (袁澧林) makeup. Pinky Ku Make Up (張繼聰)、Jenny Shih(袁澧林) stylist. Daniel Cheung (袁澧林) location. CAP Group Limited Angela 唔係嘛? 《窄路微塵》拍攝於2021年疫情下的香港,故事講述張繼聰飾演獨力經營一人清潔公司的窄哥(張繼聰 飾),面對疫情來襲百業蕭條,遇上Angela飾演的年輕單親媽媽Candy前來求職,即使自己沒有口罩,但女兒都要戴口罩防疫,看來不務正業的Candy卻化解窄哥工作上的困難。正當二人以為生活漸入佳境,將疫情變成生活一部分,清潔公司遭人投訴,窄哥家中又遭逢巨變,兩個人甚至三個人仿如微塵,就在窄路上互相依偎⋯⋯ 窄哥角色的原型特質,源自導演林森的父親。《窄路微塵》率先找到張繼聰飾演窄哥,他第一個對角色的看法,就是要調低年齡。「起初與現在所拍的故事改動甚大,我看完劇本後與導演一路傾談,希望將窄哥的年齡調低,讓我不用花好大力度去扮演,否則角色比我年長十幾年的話,好容易變成角色扮演大賽,觀眾只留意我似不似五六十歲。另一方面,我這個年紀遇到戲中的情況,其實更加無奈,人到了六七十歲,人生尾段的看法或有不同,但來到中年,人生就像手指抓住懸崖邊,縮又死唔縮又死。」 男主角落實後,卻一直苦尋女主角。碰巧疫情下,張繼聰在某些演技班分享經驗給一眾新生代演員,發現Angela對演戲很有熱誠及投入,於是介紹給導演及電影公司,對方的第一反應異口同聲是:「吓,唔係嘛?」的確如此,阿聰獨具慧眼,看到Angela願意與角色融入一起,有天分有特質有能力做到這件事。「尤其這部電影沒有太多劇情,簡單說由頭到尾都是看三個人物(還有童星演員董安娜),因此真的要投入變成那個人,而她有那種能耐。」阿聰首次分享,早於四五年前跟自己演戲的啟蒙老師林立三(三叔)傾談時,對方已特別提到Angela,囑咐他好好看顧這個師妹,阿聰一直記在心中,今次合適便提議對方。 得知阿聰的提議後,Angela盡量抱平常心去casting,當她收到資料後,已發現與她過去演過的角色不同。「這是個好有深度的重要角色,也是演員聽到會豎起耳仔爭著要做的角色,所以第一次casting好緊張。」她感覺到自己要演一名MK妹,特地穿了花喱花碌但不漂亮的廉價衣服,盡量貼近人物的審美觀,並表達自己對角色的感受及聯繫,很快迎來第二次casting的機會。「當時已進入(人選)二揀一的狀態,後來導演分享他是新導演,擔心拍攝趕急,想找一位更有經驗的演員,但上天很奇妙,另一位演員因為檔期問題而退出,結果我獲得第三次casting的機會,最終好快就落實出演了。」 大隻清潔工 MK妹單親媽媽 觀眾要投入張繼聰及袁澧林扮演清潔工,還以為有點難度,但看過電影就知他們如何完美融入。阿聰直言,電影公司早已找來一個窄哥這樣背景的微型清潔公司老闆,讓演員參觀他的辦公室,看他的生財工具,工作流程。「最重要知道每單job收幾錢,還有租金多少,疫情影響收入多少,當我知道這些東西,就很容易投入到角色。疫情下,大家無一倖免面對生活問題,我都是人一個,對於掙扎求存,我自己都有些體驗,好快投入得到。」阿聰認為,準備好自己的角色只是小部分,之後就要與其他演員合作及磨合。 張繼聰向來身形健碩,他卻直言演員一直是待機狀態,角色需要大隻就去練。「清潔工平常要搬東西,有些肌肉都好正常,但平日演員呈現一個角色,不是一個人自己做到,還要靠劇本、美術指導、導演等團隊合作,所以我交給導演,今次角色不關乎大隻與否。」阿聰從未想過要觀眾覺得這個角色不是他,又提到這樣做通常不行。「等於有些人演戲好浮誇,希望某一次演得自然,然後刻意地演得自然,變相是另一種浮誇。」 至於Angela殺入清潔界,極可能是全港最漂亮的清潔工人,阿聰笑指行內臥虎藏龍,Angela的美貌不算甚麼。「當Candy迫於無奈要做清潔工,毫無準備下做一份工作,我就是盡量呈現那種狀態。」無論做清潔工,還是有個女兒,她認為都是一種錯配(mismatch)的關係。「第一次收到人物簡介後,我忽然想起中學時某些突然消失於人群的同學,她們可能有了BB,我特別從Facebook看看她們的近況,嘗試了解她們的生活狀態,感受20歲已脫離朋友的大圈子,與自己的小孩組成小圈子,正正與Candy的狀態及年齡相似。」Angela補充,單親媽媽沒受過甚麼教育,對孩子的教育不會太嚴苛,所以她與女兒在片中的狀態很自然,有點像朋友,有時女兒也會反窒媽媽,不是一般母女的關係。 唔知道 唔清楚 母親,在《窄路微塵》有特別的象徵意義。除了Angela這個單親媽媽的角色,片中區嘉雯亦飾演窄哥母親,令張繼聰非常感動及難忘。「拍攝時間好濃縮,差不多只用一日就與嘉雯前輩拍了所有戲,大家好快已投入角色。最後一段戲,講述我的母親昏迷了,救護員循例問身為兒子的我一些問題,例如她最近吃了甚麼藥,有甚麼症狀等基本資料,但我一句都答不出,只能不斷說『唔知道、唔清楚』。我一直捉住她的手,她那隻手還很暖,那場戲的感覺很強烈,亦有很強的恐懼感。」 「其實幾大鑊。當母親即將離世時,才發現身為兒子甚麼都不知道,入面那段台詞印象很深,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最大恐懼。我們最重要是搵食,阿媽捱了一世,只是想我們出人頭地,但不是人人都能出人頭地,彌留時卻發現兒子完全不知道母親的事情,恐懼好大。當我一想起這件事就崩潰,那場戲拍了一take就拍好了,好驚,好深印象。」 除了親情,片中的愛情線若有若無,最後二人未有開花結果,對此導演與兩位主角經過不少討論。阿聰先說:「沒有愛情線,我覺得很難演,角色之間沒有情感,其實沒甚麼好看。有些人看世界盃好緊張、爆血管,但旁邊那人卻沒感覺,因為她沒看法沒聯繫。我跟導演說,兩個人一定要有關係,問題是那個關係發展到甚麼程度,那是最有趣的,而且要審視每個細微動作,提示觀眾二人的關係去到哪裡。」他又表示,那個年紀的男人要有另一半其實不難,但窄哥這個人不停被生活情勢磨蝕,不只穩定的男女感情關係,就連單純肉體關係的女性朋友都沒有。「直至遇上這兩母女,窄哥的生活才多了一種行下去的意義,這正是電影想說的主題。」 Angela在旁深深認同,不斷點頭。「以演員的角度出發,一定想要火花,演員就是想有戲劇及衝突發生。以Candy與窄哥的條件來說,走在一起是不可能,但演員又想嘗試一下二人能否開花結果,一定好刺激。電影去到最後,最想講是兩個萍水相逢下遇見的人,在困難的環境下互相陪伴度過,每每辛苦的時候,看見對方的努力,大家一起行過,帶出一種溫馨的感覺、一種陪伴。」這個角度來看,窄哥與Candy的關係更逾越愛情。 是職業演員 不是演戲愛好者 張繼聰及Angela二人同時入圍今屆金馬獎影帝影后,對於前者而言,入行後首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他對此感到淡然。「提名這回事,好似與演員有關,實際上又無關係,也不關觀眾事,因為觀眾喜不喜歡,演員都要努力。最後審查自己演得好不好,其實就只有自己,而不是獎項或某個影評人的意見。」他以自身經歷來分享,一個表演者被人讚被人罵,都可以是毫無原因,未必關乎演得好不好。「演員就是要不斷嘗試,當中也要承受讚賞與無限批評。好像《窄路微塵》,作為演員的我,尤其在香港,真的好感謝,因為這不是主流市場的電影,一間電影公司也不可能永遠拍這種戲,我都幾深信無法營運下去。」 「以前我演過好多小子、衰衰格格、小人物的喜劇角色,現在我真的少做了。一來年紀不同,品味不同,我覺得好笑的東西,與三十幾歲時都有不同。慶幸至今依然做到演員,多年來能夠記下自己不同的品味。過去我要在電影圈找一個位置,必先做一些擅長的喜劇角色。我們不是表演愛好者,而是職業演員,就是要不停做才算職業,所以我是不停做的,以前沒本錢推戲,試過有人找我,未看劇本就叫我自度創作搞笑,這是訓練,慢慢到現在,希望能夠演一些有意思的角色後,思考角色與社會有何關連,例如《窄路微塵》這樣,窄哥是代表某一階層的人,好想為他們發聲。」 相對而言,試過自嘲戲屎的Angela經驗不及阿聰,今年幾部電影卻來個演技大躍進,到底發生過甚麼事?「就算沒有提名,我都一直以『演員』自居,只不過沒有人理我。可能有時我提出一些意見,別人不覺得是演員的意見,只是次要的看法,真的有這種目光的存在,卻沒有阻礙到自己的努力。」她自言上了演技班已有六、七年,非常沉迷演戲,並且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有了這個提名,改變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卻沒改變自己的看法,或者方便了日後自稱演員,希望大家都能相信。」 窄路 微塵 雙方同樣試過被別人看不起,究竟面對窄路可怕,還是身為微塵可怕?張繼聰用自身經歷告訴大家,兩者都不可怕。「每個人都是微塵,沒甚麼可不可怕。世上所有事情都有安排,生來做微塵,就是要藉著微塵才練到的課題。我們看到的大人物有錢有權,可能每晚都睡不到,活得好痛苦,人的大小與快樂程度不同。至於窄路與否,窄路也有窄路的好玩,像我自己行的路都是自己開出來,劈山開路當然會刮到損手爛腳。早幾年已提醒自己要有創造力,太平盛世講得馨香,但在絕望時有否力量創造另一種看法,如何快樂地生活下去,現在正是時候,所以沒東西可怕。」說到尾,他們覺得最可怕是由別人來定義。「『窄路』及『微塵』都是形容詞,如果由別人定義,那就可怕了;當人生由自己定義,那就不可怕了。」■
-
2009年《阿凡達》上映後牽起3D電影世界,成為歷來全球最高電影票房的紀錄保持者,直到今年迎來續集《阿凡達:水之道》再次在年底上映,讓大家過一個難忘的藍色聖誕,水底激戰連場,猶如置身水底,享受一趟3小時超奇幻水世界之旅。 潘多拉星球重現眼前 《阿凡達:水之道》電影一開場,帶觀眾回到潘多拉星球,再次進入《阿凡達》的世界!特技全面昇華之後,潘多拉星球的奇幻森林遠超首集,在大銀幕上倍加真實、倍加細緻,觀眾再次見到已成為納威人(Na’vi)首領積舒利(Jake Sully)與妮蒂莉(Neytiri)結婚生子,一眾家庭新成員初次登場,為電影揭開美麗、溫馨的序幕。 置身奇幻瑰麗水世界 《阿凡達:水之道》被譽為「阿凡達」版《鐵達尼號》,今集最矚目的全新水世界場景,最先進3D技術配合下,視覺震撼得令人仿如置身奇幻瑰麗海底的感覺,魚群閃閃發亮,好像在身邊游走觸手可及!全新登場的珊瑚礁人和各式奇幻海洋生物,尤其是長達300呎的塔鯨(Tulkun)一出場隨即佔據整個大銀幕,像魔鬼魚又擁有蛇頸龍蜥蜴長頸和仿如歐洲戰鬥機前翼的哺乳類生物伊路 (Ilu),以及黑橙色兩棲飛魚,大舉出動亦令人目不暇給! 災難場面觸目驚心 常說人類是地球的破壞者,今次《阿凡達:水之道》再度見證這場人為災難。今集人類侵略者再度大舉入侵,海陸空軍備武器全面升級遠勝上集,當30層樓高的星際飛船ISV降落潘多拉星球,把半徑達20英里範圍的森林毀於一旦,加上到處肆意破壞蹂躪,災難場面觸目驚心!在潘多拉星球建立的基地橋頭城(Bridgehead)規模有如一座工業城,長達400呎和時速達140海里的超級軍艦、巨蟹潛水艇、機械人兵團大舉出動,場面非常壯觀。 琦溫斯莉、薛歌妮韋花觸目登場 如果記得《阿凡達》的劇情,應該記得上集薛歌妮韋花(Sigourney Weaver)飾演的桂絲奧古斯汀博士(Dr Grace)不幸死去,但今集她以全新角色回歸,飾演桂絲博士的遺孤卡娜(Kiri),形象耳目一新;上集由史提芬朗(Stephen Lang)扮演的大奸角戈維治上校(Quaritch)亦在今集通過DNA和記憶轉移再生,化身成為身高9呎的納威人,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兇悍。當然少不了金像影后琦溫斯莉(Kate Winslet),繼《鐵達尼號》與導演占士金馬倫再次合作,扮演麥格拿族 (Metkayina)的首領湖奈(Ronal),全新面貌示人截然不同! 壓軸對決連場激鬥 牽起全片高潮的,莫過於打足一小時的壓軸超大型對決場面,海陸空超級軍備和各式奇幻生物盡出,上天下海,展開連場動作、追殺、激鬥場面,192分鐘直落劇情緊湊毫無冷場,戰至最後一刻,《阿凡達:水之道》就是令你震撼不已,過一個難忘的藍色聖誕。
-
《阿凡達》(Avatar)事隔13年後,終於迎來續集《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再次執導和編劇,帶領全球粉絲重返潘多拉星球,開拓一個全新想像空間,加入大量水底的震撼浩瀚場面。今次占士金馬倫還帶來老朋友、金像影后琦溫斯莉(Kate Winslet),繼《鐵達尼號》後再次需要在占士金馬倫的鏡頭下於水中演出。 琦溫斯莉笑言,今次拍攝的水溫比《鐵達尼號》溫暖得多,拍攝過程亦十分精彩。她在片中學會了自由潛水,也需要訓練在水中屏著呼吸,又學習了Na’vi語言,相當有趣。她又透露,自己在拍攝期間刷新個人紀錄,挑戰在水中停止呼吸超過7分鐘。 Q: 是甚麼原因促成你參演《阿凡達:水之道》? A: 我很喜歡第一集《阿凡達》,我覺得首集很震撼,極之感人。當占士金馬倫跟我說希望我能夠參演時,我就感到很興奮。戲中「水」這個元素也是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撇開《鐵達尼號》不說,我一直很喜歡水。我在臨海地方居住,不時玩滑浪風帆、直立板和游水,亦特別喜歡置身在水底下的感覺,所以當他說拍攝需要我學自由潛水時,真的相當興奮。我一直也想學自由潛水,這是不可多得的經驗。 Ronal in 20th Century Studios’ AVATAR 2. Photo courtesy of 20th Century Studios. © 2022 20th Century Studios. All Rights Reserved. Q: 你在戲中的角色是誰,她在故事中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A: 我扮演湖奈(Ronal),她是麥格拿族首領。我會形容她是將軍女神,是族裡的定海神針。她與Cliff Curtis飾演的丈夫多露華里(Tonowari),育有兒子柯奴(Ao’nung)和女兒泰里雅(Tsireya),角色分別由Filip Geljo和Bailey Bass扮演。湖奈覺得來到麥格拿族避難的積舒利(Jake Sully,森禾霍頓 飾)一家很可疑,她擔心對方的孩子會教壞自己的子女。她兩個孩子本來對父母唯命是從,突然變得不守規矩,令湖奈非常頭痛,家庭的歸屬感加強了故事的真實感。 (L-R): Ronal, Tonowari, and the Metkayina clan in 20th Century Studios’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Photo courtesy of 20th Century Studios. © 2022 20th Century Studios. All Rights Reserved. Q: 與占士金馬倫導演繼《鐵達尼號》後再度合作,感覺如何? A: 當然很好啦,這是我第一次與同一位導演再度合作。能夠與他再度合作感覺很奇妙,他很重視與演員的關係,我可以清楚感受到。他接受並接納我為湖奈提出的各種意見,而他亦相信人類的能力及得上超人,我從未遇過像他這樣的人。他相信人應該激勵自己,超越自己認為的能力所限,我喜歡看著他鼓勵別人超越自己,嘗試曾經害怕的事物。這次合作很精彩,真的令我大開眼界。 (L-R): Ronal, Tonowari, and the Metkayina clan in 20th Century Studios’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Photo courtesy of 20th Century Studios. © 2022 20th Century Studios. All Rights Reserved. Q: 你為這部電影需要接受甚麼訓練? A: 我希望我是個冥想高手,事實是,冥想一直是我想做到的事。當你要屏住呼吸,就要放鬆,進入冥想般的恍惚狀態。你只能放空自己,因為你需要更多的氧氣去屏住呼吸,沒有空間去想東想西。在水中,即使雙手活動太多也會令你耗盡氧氣,而我在水中動也不動,不斷在想:「可能我死了,可能我真的死了。可能我死了,沒有人發現,好像我就處於死後輪迴。」這真是個奇怪的體驗,一邊在水中堅持著,一邊想我已經浮了5分鐘。 真的很奇怪。我在訓練之前不能閉氣超過20秒!我的最佳紀錄是,使用50%高氧氣體的呼吸調節器 – 這是安全的氧氦氮混合氣體,不會令肌肉僵硬,即使從深海突然浮到水面又不會有任何生命危險 – 可以在水中浮7分14秒,而如果只用自己的呼吸,可以浮3分47秒。我覺得自己很厲害,我之後也會好好運用我學到的技巧。 Q:《阿凡達》是全球賣座票房的紀錄保持者,觀眾可以對《阿凡達:水之道》有甚麼期待? A: 我認為,觀眾可以期望這部電影是比《阿凡達》精彩一百倍。 《阿凡達:水之道》電影簡介:故事設定在首集大約10年之後,Jake(森禾霍頓)與Neytiri(素兒莎丹娜)在潘多拉(Pandora)星球安定下來生兒育女,組成Sully家族。豈料危機再度降臨,他們為了生存奮力作戰,還要承受隨之而來的悲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