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Jer柳應廷 風雨不改地互笠高帽
《阿媽有咗第二個》上映至今超過3個月,票房依然節節上升,成功衝破4000萬後,姜濤、Jer接受新一波專訪,二人互笠高帽,坦承因為電影而熟絡。訪問中,姜濤大讚Jer的歌曲是MIRROR當中的深度Top 1,又坦言羨慕對方在片中的子軒一角,大讚角色完美;Jer直指姜濤好像是推不倒的巨塔,又想演姜濤所演的
YOASOBI專訪|銳意將J-POP超越動漫框架 齊來重溫日本二人組「超現實」世界
YOASOBI–這個將創意寫作轉化為流行音樂的日本二人組,由作曲家Ayase以及創作歌手Ikura組成,今年就踏入成軍的六周年。去年底,他們強勢殺到香港舉行兩場演唱會。而在他們來港演出前,先後有milet、藤井風;Clockenflap有Creepy Nuts和Yama,M+ 又有滿島光/Mondo
《看我今日怎麼說》鍾雪瑩、游學修專訪|3字頭「新生代」演員勇奪影后提名影帝之啟示
游學修、鍾雪瑩,到底是否一個人所共知的演員名字?34歲的游學修,十年前主演黃修平導演的《哪一天我們會飛》少年彭盛華,與十年後《看我今天怎麼說》聾人角色子信,仍然在成長路上跌跌碰碰。當初的沖天志,有沒有踐踏碎? 30歲的鍾雪瑩,首部電影同樣是黃修平導演執導,當日她只串演《狂舞派3》配角,她的經歷也像《
談善言專訪|《虎毒不》《打天下2》連奪影后視后 野孩子成功踏上堅毅人生路
恭喜談善言,第一次得到電影獎項,就是影后殊榮,憑《虎毒不》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獎。然後喜訊接踵而來,首度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另外談善言憑劇集《打天下2》莊惠一角奪得全民投票選出的「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2024」民選視后, 談善言入行逾十年,從廣告模特兒中途出家轉戰電影《點五步》,她
ViuTV新劇《弊傢伙!我要去祓魔》|專訪強尼、岑樂怡 - 人鬼不分,偏執不放
《弊傢伙!我要去祓魔》講述的不僅是靈異和惡鬼,更多的是人性、趣味、超現實和生命。到底這個異域世界發生甚麼事?毛無邪、端木零與一百零八隻惡鬼的命途又是怎樣?
彩虹邨重建|愛群快餐店 每隻雞髀都是生炸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香港快餐文化興起。愛群快餐店(下稱愛群)的老闆蔡文強眼見市場需要,由原先經營藥房生意,大膽轉型開辦快餐店。當年仍未有大快活大家樂等連鎖快餐店,蔡先生眼見政府招租,便嘗試投標開店,結果愛群一開便是四十多年。而蔡老闆直到現在,而是會風雨不改每天早上9點、10點到愛群睇檔。
彩虹邨重建|陳記報社 見證紙媒沒落
因為職業的緣故,每逢路經報攤也有幾分留神,經過彩虹邨陳記報社(陳記)也不免其俗。第一眼被陳記吸引的,是店面的招牌,嚴格來說那可能不算是甚麼招牌,只是四張各自印有「陳記報社」四隻紅字的紙張,用透明膠紙隨意地黏貼在店簷,簡單粗暴。第二眼是檯面上並無任何雜誌出售,只有各種馬報馬經,以及估摸不超過30份的新
彩虹邨重建|租借店漫畫世界:賣不了就只可當廢紙
如果你也剛好活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你會經歷過一種租借娛樂的生活,租碟、租錄影帶、租小說、租漫畫。不過踏入互聯網時代後,獲取娛樂的方式變得更加便捷,這種一租一還的快樂在現代似乎漸漸不再被大部分人渴求。租借漫畫店在全盛期時在區區都有幾間,如大埔區最興盛時有6至7間店舖,每天租出800本漫畫書也是等閒事。
2025新年乙巳蛇片一覽!傳統喜劇非賀歲片外國動畫電影共冶一爐
蛇年賀歲片,齋看片名都覺得喜氣洋洋:《臨時決鬥》、《祥賭必贏》、《麻雀女王追男仔》,以及馬來西亞取景的《哈哈哈新年喜戲》,另有驚慄愛情片《完美伴侶》、真人系列第三部曲《柏靈頓:秘魯大冒險》,奇幻神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以及大製作《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等等等等,另有優先上映的中港猛片,一文睇晒
香港紀錄片專題|《香港四徑大步走》導演ROBIN LEE、跑手曾小強專訪:跑步困難、拍攝更難、發行最難
《香港四徑大步走》可說是2024年香港的一大驚喜,當香港電影為《破.地獄》勇破票房紀錄而高興,卻沒想到一部紀錄片的場次每每爆滿,一票難求之下,成功爭取《香港四徑大步走》在戲院每日上映。電影拍下2021年多位跑手參與山跑界的殿堂級賽事「香港四徑超級挑戰」,參賽者需要在72小時內橫跨298公里的香港四大
香港紀錄片專題|《十方之地》導演 黃肇邦:拍紀錄片是一場冒險
「拍紀錄片是一場冒險,拍攝者都有一種冒險家精神。那種膽量、刺激感,還有隨時迎來的失敗,很能訓練一個人的心臟能力。」從2010年展開「冒險之旅」的黃肇邦,去年12月上映的《十方之地》,已是他第四部紀錄長片,「拍攝一個作品,儼如跟自己宣戰:到底我做不做到?我可以走多遠?這是一場自我的旅程。」 text.
香港紀錄片專題|《木送》導演 韓潔瑤、鎅木廠負責人王鴻權:致志記漫長的告別
位於上水古洞馬草壟的志記鎅木廠,不小心踏中政府發展新界東北的範圍,2022年9月被收地清拆,一時間引起廣泛關注。導演韓潔瑤,夥拍攝影師傅俊偉,以一齣拍足五年的紀錄片《木送》,向志記原址作漫長的告別,「志記還沒結束啊,暫時搬到原址附近。」從《木送》所見,木廠大型機器不卑不亢隆隆作響;漫天紛飛的,有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