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最強本土亞洲戲碼!宋康昊、役所廣司、岩井俊二訪港交流
年度電影盛事「第20屆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在10月至11月登場!今屆踏入第20個年頭,主題為「光影創異 拾回樂軼」,搜羅超過100部亞洲影片,既力撐本土及亞洲各國新導演,亦選映重量級導演及影人電影。除了電影放映,HKAFF更邀得重量級影人,包括最近兩屆的康城最佳男主角得主,分別是韓國影帝宋康昊
Netflix又一游水神作《Nyad》!電影高開100%爛番茄的熱血53小時渡海泳故事
Netflix又一神作即將推出?繼早前紀錄片《屏息心動:自由潛水之夢》(The Deepest Breath)大獲好評後,11月初將有另一套講述長途游泳運動員的電影《Nyad》(泳不放棄),由《美麗有罪》及《非單親關係》提名金像影后的Annette Bening,以及演過《沉默的羔羊》及《房不勝防》
《黑的教育》專訪|柯震東 善惡八十
大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實在過於深入民心,柯震東身上那種青春躁動大男孩的味道從未消退過,即使已經事隔12年,「柯景騰」好像還在他身後,保持著高中生的狀態還沒畢業。不過那或者更多是在印象上的,現實中的柯震東與九把刀在《那些年》後永續青春餘韻,前者演後者編,打造了《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月
擁有人工智能後人類不再浪漫 導演Tim Burton:「AI會吸走我們的人性及靈魂」
近年AI開始作為工具融入所有人的生活,在各種範疇開始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在大家正為尹光AI的歌聲捧腹大笑,荷里活電影人發起業界63年來最大工潮,其中一個苦思,正正是要討論如何減少AI對電影的干涉,除了因為它威脅著編劇及演員的生計。 著名驚慄小說家兼編劇Stephen King亦都開腔表示,「極難相信,
何超儀、白川和子專訪:《怨泊》促成「香港異色驚后」與「日活情色女王」恐怖相遇
恐怖電影最可怕的地方不是鬼,而是人性。 《怨泊》女主角 何超儀 農曆七月前後,未知猛鬼是否出籠,但一連串鬼片恐怖片驚慄片悉數登場,其中一部是何超儀(Josie)主演的《怨泊 ONPAKU》,日本導演藤井秀剛執導,邀得「日活羅曼」時期最具代表性女優的「情色天后女神」、當年拍過逾200部色情電影後轉型多
《從前的我們》(Past Lives)影評:橫跨24年的姻緣錯配
當你離開某個地方時,你總會有一部份的自己留下而帶不走。 ——《從前的我們》導演 Celine Song 宋席琳 A24又一新作,韓國人追尋美國夢,感覺似《農情家園》(Minari),但《從前的我們》(Past Lives)簡單得多,美國與韓國只是分隔二人的場景,愛情片牽涉人數不多,但三人關係複雜足夠
《仇恨透視》影評:我們與外地新移民的仇恨距離
羅馬尼亞電影對香港觀眾相對陌生,多年前看過《4月3周2日 - 墮胎日記》念念不忘,《仇恨透視》最近上映,再次想看羅馬尼亞電影,卻有難得的驚喜,至少要佩服百老匯電影中心的勇氣。《仇恨透視》故事主軸圍繞著外地勞工,也牽涉宗教、種族、人權、動物權益、移民等道德問題。男主角為了生計,離開羅馬尼亞的家鄉到德國
《全個世界都有電話》影評:全個香港都有共鳴
如果你是香港人,每日都收到一些垃圾電話的滋擾,甚至差點或已經墮入過電騙陷阱,那麼看《全個世界都有電話》多少會有共鳴。故事講述三位中學好友(周國賢、陳湛文、韋羅莎)相約在25年後聚首一起,但各自因電話衍生的問題而有阻滯。 周國賢住長洲坐船後才發現無帶電話,記憶靠不住,好不容易兜兜轉轉才借到電話,要打電
朴敘俊越洋專訪:《烏托邦浩劫》探討住屋問題鄰里關係!災難中見盡人情冷暖
災難中盡見人性,韓國年度災難大片《烏托邦浩劫》本周四(8月17日)上映,主演之一的朴敘俊接受訪問時提到,因為前輩李炳憲而自薦參演電影,合作後見識對方如何以幽默帶領現場所有人,又表示今次拍攝後再次思考自己與鄰居之間的關係,笑言平日打招呼以外,亦要想想多做一些事情好了。 大地震後 生死激戰 《烏托邦浩劫
東京復仇者|不良少年穿越時空拯救最愛!入場前必看7大亮點 武道穿越機會只有一次?
由安樂影片榮譽發行,狂掃43億日元票房,勇奪全國開畫NO.1的真人版電影《東京復仇者》(Tokyo Revengers),將於本周四7月27日盛大獻映。作為改編自和久井健創作的同名漫畫作品,這次故事依然囊括時空穿梭、青澀的校園愛情及超熱血兄弟情等精彩元素,講述「不良少年」武道如何跳入時空裂縫重回暴走
Barbie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個粉紅Ken
今個夏天,Barbie電影勢將橫行霸道,天下間的女生鍾情芭比天經地義,但天天花枝招展的女人背後總有一個男人,芭比也不例外,她的長期螢幕情侶/男友Ken,其實都有一腔時裝精的熱情熱血。假如你深入研究,你肯定會跟我一樣,發現我們或多或少,都有受到Ken哥力場所影響。 text.黃大衛 Ifeelcool
《奧本海默》之前,細談《路蘭變奏曲》中的六個有趣點
近年流行YouTuber出分析/解構影片,每當電影有前導預告甚至片場上流出的硬照,總有大把「知情人士」馬上作出Breakdown,快如閃電。但在資訊超級公路上,唯快不破,準確度卻成疑,但不少YouTuber先戴頭盔預計分析初誤就遭打臉,先講為快。籌稿時在讀由Tom Shone執筆的《路蘭變奏曲》(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