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日誌》伊藤詩織對抗強權壓迫實錄!日本MeToo 運動代表第一人
《黑箱日誌》是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基於自身受性侵的真人真事,所拍成的紀錄片,自各地上映以來,迅速引起全球關注。紀錄片的製作背後,充滿艱巨挑戰,伊藤用8年時間,不斷蒐集證據、撰寫書籍、起訴施暴者,並以紀錄片的形式公開她驚心動魄的遭遇。影片不僅在日本引發了廣泛討論,更在國際上贏得讚譽,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
《牛仔返嚟喇!》X《貓貓的奇幻漂流》|奧斯卡最佳動畫聯乘香港IP 牛仔&貓貓7大漂流共通點
《牛仔》今年強勢回歸,四格漫畫重出創作畫集,廣邀藝術家延伸創作到《牛仔伴你尋找回憶之旅創作展》展覽,早前亦舉辦跑步嘉年華活動《牛仔3K親子跑》,原來還創作了動畫短片!4月4日《貓貓的奇幻漂流》上畫日起,本港6分半鐘動畫短片《牛仔返嚟喇!》將獨家於百老匯院線上映之所有《貓貓的奇幻漂流》放映前播放。到底
陳法拉專訪|闊別12年再拍港產片《贖夢》難得角色有發揮 未來目標劍指奧斯卡獎項
《贖夢》電影一出,可說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陣陣驚喜。張家輝蔡辛強兩個「癲佬」難以分得清,夥拍「文醫生」劉俊謙繼續大受歡迎,同時看到陳法拉豁出去的瘋狂演出,今次亦是她繼2013年《李碧華鬼魅系列:奇幻夜》後,十二年後再看到她主演的港產電影上映。 近年進軍荷里活拍過Marvel電影,陳法拉坦言在美國拍戲的
不用一句對白感動人心,五個關於奧斯卡得獎動畫《貓貓的奇幻漂流》的製作故事
以黑貓為主角,又以「奇幻」、「漂流」等熟悉字眼為題材,到底《貓貓的奇幻漂流》有何特別能夠奪得一眾電影人的芳心?號稱極低成本的製作又是怎樣完成?
衛詩雅封面專訪 ︳關於我演戲與相愛的#命題:一個理性一個感性是愛情真面目 電影愈貼近人生愈圓滿
愛情就像一場朝聖之旅,當愛意與條件俱備,欠缺的就是一份衝動的決心。衛詩雅(Michelle Wai)至今仍然懼怕著婚姻,原因無非是從出演女主角身上,發現到愛情往往不如想象的美,於是專心演員工作,目標亦不斷在改變: 甚麼時候演技能備受肯定?甚麼情況下會遇到互相理解的人?又是甚麼方法,能夠判定愛情裡沒有
EAST Hong Kong香港東隅酒店成立15周年!與藝術家THE FRENCH GIRL合作攜手宣揚環保意識
香港東隅酒店(EAST Hong Kong)位於港島東區的一隅,去年推出全新服務願景「The Alternative」藉此匯聚一眾擁有奇思妙想的異想家(Alternative Thinkers),包括創意先鋒、文化探索者和冒險家特質的旅客。香港東隅酒店今年為慶祝成立15周年,酒店將於繼續與本地藝術家
YOASOBI專訪|銳意將J-POP超越動漫框架 齊來重溫日本二人組「超現實」世界
YOASOBI–這個將創意寫作轉化為流行音樂的日本二人組,由作曲家Ayase以及創作歌手Ikura組成,今年就踏入成軍的六周年。去年底,他們強勢殺到香港舉行兩場演唱會。而在他們來港演出前,先後有milet、藤井風;Clockenflap有Creepy Nuts和Yama,M+ 又有滿島光/Mondo
《看我今日怎麼說》鍾雪瑩、游學修專訪|3字頭「新生代」演員勇奪影后提名影帝之啟示
游學修、鍾雪瑩,到底是否一個人所共知的演員名字?34歲的游學修,十年前主演黃修平導演的《哪一天我們會飛》少年彭盛華,與十年後《看我今天怎麼說》聾人角色子信,仍然在成長路上跌跌碰碰。當初的沖天志,有沒有踐踏碎? 30歲的鍾雪瑩,首部電影同樣是黃修平導演執導,當日她只串演《狂舞派3》配角,她的經歷也像《
談善言專訪|《虎毒不》《打天下2》連奪影后視后 野孩子成功踏上堅毅人生路
恭喜談善言,第一次得到電影獎項,就是影后殊榮,憑《虎毒不》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獎。然後喜訊接踵而來,首度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另外談善言憑劇集《打天下2》莊惠一角奪得全民投票選出的「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2024」民選視后, 談善言入行逾十年,從廣告模特兒中途出家轉戰電影《點五步》,她
ViuTV新劇《弊傢伙!我要去祓魔》|專訪強尼、岑樂怡 - 人鬼不分,偏執不放
《弊傢伙!我要去祓魔》講述的不僅是靈異和惡鬼,更多的是人性、趣味、超現實和生命。到底這個異域世界發生甚麼事?毛無邪、端木零與一百零八隻惡鬼的命途又是怎樣?
彩虹邨重建|愛群快餐店 每隻雞髀都是生炸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香港快餐文化興起。愛群快餐店(下稱愛群)的老闆蔡文強眼見市場需要,由原先經營藥房生意,大膽轉型開辦快餐店。當年仍未有大快活大家樂等連鎖快餐店,蔡先生眼見政府招租,便嘗試投標開店,結果愛群一開便是四十多年。而蔡老闆直到現在,而是會風雨不改每天早上9點、10點到愛群睇檔。
彩虹邨重建|陳記報社 見證紙媒沒落
因為職業的緣故,每逢路經報攤也有幾分留神,經過彩虹邨陳記報社(陳記)也不免其俗。第一眼被陳記吸引的,是店面的招牌,嚴格來說那可能不算是甚麼招牌,只是四張各自印有「陳記報社」四隻紅字的紙張,用透明膠紙隨意地黏貼在店簷,簡單粗暴。第二眼是檯面上並無任何雜誌出售,只有各種馬報馬經,以及估摸不超過30份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