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小飛俠紅靴」引起時尚熱話,背後團隊MSCHF出名踩界、犯禁?
2023-02-08
現今的時尚世界,高端與街頭可以好好融合,美學與實用可以互助,就連近年的怪比例、破舊法都有受眾群的時候,大眾接受程度的提升相信是近代時尚歷程中,最具價值的一大變化。不太相信此說法?看看近日在各地變得火熱的「小飛俠紅靴」MSCHF BIG RED BOOTS,你就會明白。
模型配件?還是藝術展品?
價值350美元、名為BIG RED BOOTS的紅色膠靴,是知名創意單位MSCHF日前最新推出的特別作,並在日前面世後隨即被不同的知名時尚達人、KOL推祟,更成為了本星期的觸目話題。
這對簡單易明的「BIG RED BOOTS」,顧名思義乎合了又「BIG」又「RED」的特徵,而不少報導均取日本漫畫宗師手塚治虫首部長篇漫畫《小飛俠阿童木》(Astro Boy)作為介紹,但看似合理的背景,其實另有故事。據了解,MSCHF的創作藍本均非來自日本經典,反而是取材自美國千禧一代的人氣節目《愛探險的Dora》(Dora the Explorer),當中主角Dora Márquez的好朋友Boots所穿著的紅靴子,並找來美國知名KOL、火熱女生Sarah Snyder拍攝造型照,率先示範「BIG RED BOOTS」的穿搭。
從外觀上可見,BIG RED BOOTS線條圓潤,看起來似是一體式的製作。而且,整個鞋身均以類近TPE或TPR橡膠的物料製作,跣水、具彈性,而且一如普通波鞋設有防滑坑紋,MSCHF的字眼也同樣印於底部近後跟位置。唯一與Boots不同的是,BIG RED BOOTS的鞋筒加設了沿邊設計,改變了鞋筒輪廓及加強貼服感。
單從Sarah Snyder一系列照片的分享,也可見女生著用BIG RED BOOTS已經顯得它相當龐大,未知如果是男生著用,又會否看起來更大更誇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敢穿起來上街,已經是嬴家。
MSCHF?新的品牌?
來自美國布魯克林的MSCHF,由英文字「Mischief」衍生出來,有著「惡作劇」、「搗蛋」的意思,是一個最初期由一行12人組成的創意單位。所謂的創作,往往都是沒有規律,不按常理,務求引起到大家的注意 — 正如惡作搞的本意一樣。
不過,團隊背景仍然可以了解一下。MSCHF在LinkedIn上也有個人檔案的,而介紹上只有兩項相關且「有用」的資訊,分別是「乳制品公司」和「沒有東西是神聖的」。Gabriel則解釋,因為LinkedIn本來就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Gabriel是誰?全名Gabriel Whaley,是MSCHF的聯合創辦人,他在2016年選址布魯克林區的一個破舊倉庫創辦了MSCHF。Gabe Whaley本來本來是個軍校生,後來中途綴學後轉到BezzFeed工作,然後聚集了一眾程式開發員、設計師等人,或者曾於Twitter等大公司工作的人,而且各人都在其各自的領域擁有過人的專長,看起來就像一群創作特工隊。
團隊成立的目的,不是要整頓世界或者闖一番天下,而是如Gabe Whaley在訪問中所說:「我們不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我們是在輕描淡寫地呈現眼前一切有多爛。」
成名之處?
有多爛就享受有多爛,過往MSCHF曾經做過大大小小、涉及不同範疇的創作項目,包括最為人熟悉、同樣與人氣鞋款有關的「Satan Shoes」(撒旦之鞋)和「Wavy Baby」,但幾乎很多次都有引起爭議,尤其以上兩大代表作分別惹起了Nike、Vans官方的不滿,最終更被迫將事情呈上法庭,透過法律途徑才得以妥善處理。這部份,暫時不作太深入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留意後續報導。
除了以上的惡搞鞋款,MSCHF此前亦進行了涉及藝術、數碼、網絡等的創作,理念一次比一次有趣,但同時,惹起的火頭也一次比一次厲害。出發點奇怪,產品也無稽,但有所不知的是,MSCHF的官方網站都有記錄過往不同項目,而且兩年前曾有指網站限定了88個欄目,現在也越來越接近這個數目,未知假以時日如果達標的話,他們又會否作出或帶來一些驚人的想法。
不過,這也是一眾MSCHF成員覺得最有趣的地方。由創立到現在,MSCHF由最初的12人團隊發展到目前超過40人 — 甚至有資料顯示,參與的人員可能上百人,唯獨不變的是團隊上下對於創作智慧的追求,即使過程中全部人都經歷無盡的壓力煎熬,但他們和Gabe Whaley仍然堅信帶動創作的動力,世界上就只剩餘「有趣」。
最後,即管看看不同KOL的率先示範
圖片來源:New York Times、LinkedIN、MSCHF.com、SneakersNews、The Fashion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