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電影無聲 擬音師余家祿

電影中有三種聲音:對白、音樂和音效,假如完全沒有聲音,就如差利卓別靈時期的默劇,就算只有演員在唸對白,也總是欠了點氣氛。由邵氏入行至今,擬音師余家祿在承繼前人的經驗後,就在音效房裡自創出各種聲效:椰子殼跟報紙,就是在草地上奔馳的野馬:「創作的不一定是大位,誇張的觀眾必然會察覺,但當中比較自然的,也許不容易被留意得到,一切都需要雕琢的。」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當時應徵邵氏音效員的工作是怎樣的?
入行正值是劉家良、劉家輝和惠英紅剛冒起的年代,那時的電影對白、音樂和音效分開錄製,經過混音後,電影聲音的部分才完整。以前我們這行幾乎必然是師徒制的,因為入行難,通常需要有人介紹。要接受音效訓練,進大公司是首選:邵氏、嘉禾、無線和麗的,他們不斷有新劇推出,也有資源可以撥出培訓新人。

現在算是現代版師徒制?
我們做聲的,沒做上三、五年,畫面也不一定懂看。你眼看到畫面,但卻不知道哪處要做聲。剛開始當然人人都覺得有趣,每天做就一定覺得悶。現在我們請人,也有點變了質,像是「公司制」多於師徒制,是打工的關係,以前那些跟師傅學習,對方給你兩餐飯的日子都不復再。於是就形成了行內嚴重的斷層,小公司的工作要接得夠多,又要花時間和資源栽培新人,但又不知要栽培多久,對方才有能力為你分擔,做聲不是半年就能學會的技術。

一套九十分鐘的電影,通常要錄製多少條聲效呢?
要視乎資金和要求,一條九十分鐘的電影,有要求和沒要求,相差的效果不是一倍的距離,而是十倍、百倍。要令電影看起來更高級,也營造更好的氣氛,背後需要大量思考和創作。假如動作片中有個場景,先是開槍,再有車經過,但開槍後會出現大量聲音細節,單是開槍和車聲就太單一。

電影中不會有完全安靜的部分?
靜也是一種效果,甚至需要更加細緻,才能突顯出那張力和力量,不是永遠都要豐富,要視乎戲種。靜和豐富是兩種處理手法,不是靜就比較易做。有時電影公司那邊會說:「這個部分不要那麼多聲音,要靜。」靜,也需要創造出來,沒有其他聲音遮蓋,難度會更高。電影中就算沒有音樂,也會有音頻,必然有music dialogue,只是多與少的分別。

如何幻想並設計出那些不存在的聲音?
我剛為一套關於太空的電影設計了聲效,電影公司說想配點月球漫步的聲音。但在月球漫步會有甚麼聲音呢?我也是看畫面幻想出來的,應該像踏在灰塵上,沉厚而有質感的聲音吧,而不是清脆俐落的。又例如《蜀山》那雙伸出來的翅膀,都是按感受創作的。其實電影裡有很多聲音,現實中並不如此,只是音效師創造了,觀眾看過後,就覺得聲效理所當然。打人一拳的聲音怎會是這樣呢?那為何聲效要這樣處理,不過想氣勢厲害一點,看起來刺激點。

聲音也可以看到當地文化?香港有獨特聲音嗎?
以前外國打鬥片沒太多聲效,沉實得多,也許是看到成龍參演的電影聲效,覺得誇張效果也挺特別,現在的也明顯地誇張了。說實在,西片掌握聲音的成熟度和細膩度明顯佔優。而香港獨有的聲音是嘈吵,去外國會靜到耳鳴,如果要在香港收一架巴士到站的聲音,是極困難的。我們習慣了市區的嘈雜,儘管到郊外露營,耳朵也會不習慣。

音樂有情緒,為何說音效也有情緒?
簡單來說,一支筆,大力放和輕力放就是情緒。動作慢的時候,聲效就要柔,我就算放一張紙也有情緒。它是左右飄下來的,其實沒有聲音,也許那場是關於離別的,就要做一個傷感的效果,而不是橫風橫雨那種。這很難解釋,其實你也知道聲音有情緒,每人都有能力分辨聲效的好與壞,在那場景適合與否。

以外套模仿心跳聲音

以報紙碎模仿步入草叢聲音

以牛仔褲模仿空拳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