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 用愛的視覺向香港問好

有人因工作前往異地,有人因升學而離家,擁有57萬訂閱者的台灣YouTuber劉芒,就因為愛情而來到香港。和香港男友的異地戀快步入第四個年頭,為了找到建立新家庭的城市,二人在疫情期間各自飛到對方的居住地,認識城市也認識戀人:「我對家的理解,是此時此刻的悲傷都能被治癒的,就是家。」身旁坐著的是默默陪伴、把她的焦慮轉化為安心的男友,於是她補上一句:「有他的地方就像是家。」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Calligraphy.Annie@Lovespreading Calligraphy

甜絲絲的地圖
儘管已來港數次,劉芒還是苦惱的說香港道路好難辨認,大概有摩天輪那邊是港島、有雷射燈那邊是九龍。22歲她第一次來港,那時唸完服裝系出來工作,終於儲了點小錢,可以去迪士尼朝聖。到後來當上台灣《Marie Claire》的服裝編輯,便放下旅遊書,用工作的眼光匆匆看過這城市。辭職後,某次因為前東家和香港旅發局的合作,她再次到訪,並在Tinder上認識了現任男友。早前她完成廿一天的隔離,展開在港的三個月生活,以全新姿態感受香港,為城市賦予新意義:「以前用第一視角認識香港,現在另一半是在這裡長大的,那兒是他媽媽以前的家、這家是他最喜歡的炸雞店,用他的視覺去看待這個城市,用你喜歡的人的地圖,也更有人的味道。」說到她最鍾愛的地方,絕對是第一次約會的摩天輪,劉芒笑說那摩天輪多大方,付一次錢可轉三個圈,那夜登機時的滿頭大汗絕對畢生難忘。

上網斷 感情斷
關於異地戀,她自言有異地戀的體質和遺傳:父親是軍人,母親先嫁到花蓮再回老家嘉義、姐姐嫁到美國、她的前男友是新加坡人。兩次異地戀的分別,在於這次她不想留下遺憾,因為這類感情稍一不慎,可以脆弱得很:「手機沒電、上網費沒交,基本上可以切開和感情有關的一切,原來你生活裡頭可以沒這個人。如果封鎖對方,你毋需擔心會在台北街頭遇見他,距離太遠了,真的會走著走著就散了。」兩地的文化和用語差異,很容易成了誤會的致敏源。一句「你高興就好」,在香港人眼中大多是友善的「隨你喜歡」,背後有種「是但啦」之意,加上打字沒感情,在台灣人耳裡就可以成為爆發點。Oscar Wilde對情的描寫,符合她的戀愛觀,因為「others might pick them up」,才更珍而重之,不能再承受失去。

憑著對異地戀的認知,劉芒早就理解到委屈的情緒是埋藏於關係下的地雷,只要不是同一個城市認識的戀愛,必然有人覺得委屈。若要一起生活,有人就必須為此離開舒適圈,最後演變成解不開的情緒勒索,大叫一句「我犧牲是為了你一個人。」所以她決定和男友輪流當白老鼠,一同體驗委屈,看看誰的適應力更強,誰的委屈指數較低。「但這不是一場比賽,我們最後要組成一個家庭,所以要得出二人都感到自在的地方。如果都不舒服,就開始計劃C,前往第三個城市。」

離家 體驗另一城市的好
不時被問及因愛離家這回事,到底含有多少的掙扎,她似乎回答了太多遍,平淡地微笑說:「其實還好。」在對話期間,她不時穿插在香港遇到的微小趣事,她覺得香港人把熱情藏在骨子裡、好可愛。「台灣人會把喜歡都寫在臉上,在香港未曾被要求合照,卻不時收到訊息說剛才在街上看到我、叫我加油,還會告訴我哪裡弄指甲比較漂亮。」目前她和男友一家同住,畢竟是華人社會,總要和未來老爺奶奶打好關係。礙於工作關係,她需要長時間在房間剪輯短片,但長輩們卻體貼地在她拍攝時降低音量,甚至在煲湯時問她要不要拍成短片。無論是未知的「港式湯水」特集,還是各種窩心美好,都是在來港後才能真實地見證的。對她來說的真實感,還包括二人遷出的計劃,租一間她口中「很經典、小小一間」的單位同住:「很多的文章說,香港的壓力很大,生活平均空間很小,但我也想試試看,要一起生活就是好的、不容易的地方同樣要體驗。」

在港隔離期間,不少觀眾都說是她片量最高的時期。她一直都很忙碌,特別在準備來港前,知道物價高,所以定了個目標,要以拍片、拍攝去維持日常的生活開支。支撐著她努力生活的,是希望和不願丟棄和走失的另一半,一同安然生活的心願。「感覺只要我能達到這個門檻,我就能把香港看待成一個我喜歡的城市去生活,在這片土地擁有話語權,克服種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