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翰煬 再見設計大師

「你認識哪位本地平面設計師嗎?」杜翰煬(Leumas)如此問著身邊親友,而主流的答案有兩個:陳幼堅或李永銓。「說得出已經很好了,但明明李永銓以後不是沒新人,為甚麼會這樣呢?」源於如此異像,加上發現香港缺乏深入探討設計師歷程之著作,在繼《乒乓》和《進念人人人︱︱香港流行文化的異數》後,推出新作《The Next Stage──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集合十二位新生代設計師,為正前來的新人勾勒出一幅參考地圖。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venue.見山書店

十二位設計師,包括毛灼然(Javin Mo)、黄樹強(Kenji Wong)、羅德成(Katol Lo)、林偉雄(Hung Lam)、陳濬人(Adonian Chan)、黃嘉遜(Jim Wong)、高少康、歐俊軒、陳淬清(Sarene Chan)、許瀚文(Julius Hui)、鄧志豪(Wilson Tang)和麥朗(Jonathan Mak),分別歸類為「店舖和活動」、「本土文化和社區參與」、「中國內地、澳門和日本」以及「網絡文化和應用程式」四個層面。去年起Leumas把正職以外的周末都安排了訪問,各以萬字起跳,這是他所演繹的文字深度。現職顧問公司,負責處理社交媒體項目的他,明白市場趨勢,卻不願流水作業:「要看數據、內容不多於兩分鐘、最好每句都是精華摘要,我明白這是潮流,但總有人要寫字、多說一點。」以往曾在端傳媒工作,相信了深度報道的力量,也拒絕當標題黨。同一套信念投放在設計業,就是要了解設計師,切忌用作品結案陳詞:「看著一家大公司的標誌,總有人覺得醜,覺得這般工夫便收幾百萬很過份,但討論就如此結束,在欠缺分析下絕不公道。」

這類深度訪談的書籍在台灣有一定市場,台灣設計圈的凝聚力強,連圈外人也會被吸引而找尋相關著作。身兼平面設計師及插畫師的他,亦深感新一代設計師難達致非常團結,比較之下,因為著重設計師協會,也多和商業掛鉤,前輩級的則不時聚首:「你不會在設計營商周看見年輕人,那些場合都是讓西裝友握手和交換卡片,顯然不是為設計圈服務,官方未能凝聚整個行業。」在香港經濟起飛的黃金年代,商業項目的設計機會甚多,近年冒起的則是藝文項目,也不乏民間自發的展覽,於是心態也隨生態轉變:「這十二個人都沒想過當大師,大師一字現在有點負面,也不馨香,年輕一代不太賣賬,寧可改革。」Leumas先以高少康作例子,原本的「靳與劉」因他加入為合夥人而改名為「靳劉高」,他卻沒有打算成為靳埭強2.0,在培訓新人之際,也沒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另一個人辦則是Hung Lam,年輕時也替靳叔打過工,那個年代的龍頭公司像四大天王,頒獎典禮沒獎到手會天崩,潛移默化地設計前總牽涉獲獎的計算。後來成立了CoDesign,加上信了佛,方回歸做好設計本質的初心。Hung Lam也在書中分享,以往買一部蘋果電腦要供半年,九十年代他曾工作的小型設計公司中,只有老闆才有資格使用,Leumas說這是科技把行業劃分的關鍵點:「打工打到某個時間,便看有沒有那個大師賞識你,沒就繼續打,科技未進步所以你只可以打工。」十二位設計師的年紀橫跨七十後至九十後,但同樣歸類為新生代,皆因他們都見證網絡興起,甚至是喝網絡奶水長大的一輩。不但排版毋需再手動操作,也充滿被看見的渠道。

「以前要接到中銀、馬會的項目才能成為大師,現在無論是畫玻璃或是做文字設計,各人都憑仔細的鑽研而變得知名。」他舉例,為《The Next Stage》負責書籍設計的九十後設計師麥綮桁,早前憑《香港北魏真書》獲得香港出版雙年獎的「出版大獎」,因為不時在社交平台發佈亮眼的作品而獲得關注。現在剛畢業的設計系學生,擁有著比過往幾代更強的硬件配備,寫程式、剪片樣樣皆精。Leumas卻認為他們在好奇心上差了一截,部分也要歸咎於網絡。「暫時還沒封網,網絡世界還是自由的,但不代表你掃過螢幕就是自由。很多人讚好後不會了解更多,你不能等社交媒體派發資訊給你看。」看到一本帥氣的書,他還是鼓勵大家去書店找實體版閱讀,甚至出席作者的分享會,透過人與人的交流,才能在封面以外看到更立體的真實風景。

九年前的一個訪問,Leumas說了句「前輩們都想辦法達成理想,但新一代很快放棄」,他重新審視後,整理為九年後的版本:「這九年世界複雜得多,現在年輕人的求變心態強多了,也不再跟隨傳統步法。」在政治上可見同樣趨勢,以往只有泛民和建制,當察覺到過往那套似乎不可行,年輕人便會思考在傳統泛民外的可能性。他亦以香港漫畫為比喻,漫畫和設計皆需要傳承,儘管以前風光,現在算不上流行,亦並非要立馬放棄:「現在畫風還要像《龍虎門》嗎?頭髮還要像《風雲》般飄揚嗎?這便是時機思考如何轉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