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才鑼鼓專訪|南音裊裊 鑼鼓點裡期盼著誰

南音在現今香港算不上流行,但不少人仍能隨口背出幾句〈客途秋恨〉︰「涼風有信,秋月無邊……」這 點某程度上還得歸功《胭脂扣》,也多虧有班年輕人自組藝團專攻戲曲音樂,為大眾以南音演繹舊日木魚 書中經典故事。藝團「一才鑼鼓」成立第十二個年頭,一直致力以音樂會、說唱、劇場、即興等各種表 演形式呈現戲曲之音樂感和戲劇感,傳統現代不拘。 卻又引出了不少值得深思的問題:昔日十分流行的南 音,目前傳承顯然不及粵曲。在瀕臨失傳的背景下, 該傳承的是甚麼呢?眾說紛紜的「打破傳統南音」, 又只是邁著蛇行雀步之態嗎?且聽藝團的兩位成員 (陳志江、李勁持)娓娓道來。

text Leon Lee | photo Oiyan Chan

一才定南音

所謂一才鑼鼓,「才」,是鑼鼓經之記譜用字,亦用 作「槌」字之簡寫。「一槌鑼鼓」亦是一鑼鼓點之 名;又廣府戲班有云「一槌鑼鼓十日」,即連演十日之意。據聞不少人對鑼鼓都有先入為主之見,把「鑼鼓聲」看成是中式婚喪喜慶的代言人,然後忘記了其音樂性本身。兩位成員在保留鑼鼓點概念的大前提下,呈現鑼鼓不只用來襯托戲曲之唱做唸打,更有自身之藝術在內。身兼導師及監製的李勁持笑言:「團名呢,其實來自陳志江當年的研究專題。因演出急要組合名字才借用,但卻奠下了重要的一步,便是請鑼鼓樂師坐到台上,使觀眾能夠清楚看到鑼鼓的『聲源』,以及宣導我們想要推廣的南音。」

創新是起點抑或歸處

這年頭要推廣南音不易。對「一才鑼鼓」來說,成立以來面臨過數之不盡的挑戰,唯獨難應付的問題有 二:跨界交流合作與南音創新。「我肯定,我是近年其中一位重新帶起南音創作風氣的人。不是我特別有膽量,而是這件事本來就正常,一百年前的師傅都會演繹自己的版本,甚至沒有記錄,因為南音本就是不 斷變形的載體。倒是近年大家習慣了先寫好再唱,然後照辦煮碗翻唱。」

自小隨父親習粵曲的陳志江回應,南音的妙處與西樂不同,不講究不崇尚可以重複的東西,也不是要把作曲家想法再現出來,而是透過即興衍生新詞。「以前是跟師傅學的,但如今時代變了,都是從興趣班上認識到南音。所以教學也總往一板一眼的套路走。然後有志的人覺得不夠吸引,才又想方設法說要『創新』 來延續它。但我認為先不要假設南音需要『創新』,而是要看表演迎合的對象到底是誰。」

他隨即舉例,譬如演出是要見公公婆婆的話:「如果聽眾比我還要熟悉,當然要準備更多懷舊曲目。尤其 有一班『識聽』的街坊在。有時只要看他們在甚麼節點拍手,那些地方有反應,就大抵知道他們的理解程度了。」李勁持補充,「如果玩好新潮的南音,我會建議不要用『傳統南音』來做招徠。不過我們沒有甚麼限制,我認為要推廣南音,首要是提供相對應品味 的場地。然後持續活動,總有人行過路過產生興趣; 自己也幻想過社會出現更多與南音匹配的空間。只不 過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中,傳承南音是為了回應它的哪些方面?是作品、生產環境還是其他呢?這點又得要再考究。」

一才鑼鼓「講下嘢,唱下歌:南音有聲書」計劃

舊時的有聲書

他們強調,許多人在南音話題上說要「Outside the box」,但陳志江指其實應該要「Inside the box」才 對。李勁持亦認為傳統不是不能打破,但首要前設是 你經已真正讀懂。「你真的確定已經了解所有南音, 所有曲目都唱過了嗎?南音作為一種以廣州話表演的 傳統說唱音樂,底蘊很深厚,要追求知識與新鮮感的 話,其實反而會愈探愈深,而『古本』便成為了我們 音樂的根源,每一次遇著難題就回到傳統裡去,看看 有沒有遺留沒看明白的東西,總會得出個所以來。」 像木魚書便曾是民間流行讀物,亦是南音、龍舟等傳 統說唱曲藝之唱本。「一才鑼鼓」推出「講下嘢,唱下歌:南音有聲書」計劃,為大家選唱木魚書曲文, 用南音演繹書中經典故事,「你會看到舊時木魚書的 排板七個字一行,是可以跟著唱或是閱讀的。但畢竟 當時『新人』出道,普遍不會去唱經典作品,以避免 被聽眾拿來跟傳統比較。如今出道十年,便覺得該是 時候重溫木魚書上的無數經典,好好整理一遍曲本、 歌文再錄音,讓大家享受南音聽、唱、讀、寫的多重 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