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安藤櫻:比起職業本身,我更專注追求人生中自己想要表現的自己

全世界圍著安藤櫻發問之際,她提到自己拍攝代表作《100円的愛》正值二十尾的年歲,一度感觸落淚。「我相信大家都會明白,那是人生一個轉變期。」她表示在這部電影中,傾注所有的情緒;那些掙扎與戰鬥屬於角色,更屬於安藤櫻。言談間發現,其實比起演戲安藤櫻更重視自己的人生,她打從出生有意識以來,便希望呈現自己,而這種希望呈現自我的渴望,除了某程度上促使她在演藝上比其他演員走得更高,也是她能夠打動人心的主因。被觸動、拭擦淚水、破涕為笑,又以半鹹淡的廣東話笑說「無問題」,安藤櫻不只是最高演員,更正在活出最高人生。

text yui
photo Oiyan Chan
makeup Vanessa Wong 
hair Him Ng @The Attic 

之前提到喜歡香港電影,對香港電影有甚麼認知?

很難具體地形容喜歡香港電影的原因,因為那更像是一種情緒,一種感受。無論是杜琪峯、王家衛和周星馳,雖然這三位導演風格各異,但他們的作品總有一些能觸動我個人情感的元素。要具體說明並不容易,但我覺得香港電影構建了一個令人憧憬的電影世界形象。香港電影有日本電影所沒有的特質,它有種善意在裡面,同時也蘊含著淡淡的憂傷與哀怨,這種情感層次特別能打動我。

提及喜歡周星馳,你最常重溫的是他哪部電影?有沒有哪一部戲的女主角是你最想代入的?

最常看的是《美人魚》和《西遊記》(系列)。我和女兒偶爾會一起看些輕鬆的電影,我會跟她一起看《美人魚》,雖然如今想來,《美人魚》對女兒來說可能還太早了。但比起迪士尼的《小美人魚》,我還是更想讓女兒看周星馳版本的。至於最想代入哪部作品,其實我本身並非會刻意挑選導演或作品的人,但周星馳是我長期以來少數欣賞的導演之一,如果能演出他的電影一定很有趣。我的前經紀人也常說,如果我能演周星馳的作品,那就真的太好了。

媒體常形容你是個性派代表人物,而你由因為外貌一度放棄演藝事業,到現在如能自稱是女演員中的「醃蘿蔔」,作為一個「不愛美」的女演員,有哪些好處?

早在有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識之前,甚至是比孩童時期更早的時候,已經感到自己想要做的某些事,想怎麼樣去表達自己。不是說當時已經決定要成為女演員,而是很清楚自己該如何表達個人的想法。老實說,我很難說清這種感覺,但從年少時,我就知道自己想如何呈現自我。

對我來說,演員只是職業的一部分,更是我展現自我的一種方式。其實比起職業本身,我更專注於追求人生中自己想要表現的自己。不是說我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想做甚麼便做甚麼,但我確實從沒有意識去思考,「女演員」或「實力派」一定要是哪種樣子。甚至乎在某些場合中,外界的評價也曾讓我感到受傷。但如果大家能享受我的存在與我的作品,那就是我想達到的目標。

一般人對女演員的期待與我內心的想法也有所不同。更年輕的時候,我其實特別介意別人如何定義女演員。尤其作為女演員,我想表現的部分與大眾的期待不盡相同,但我從未放棄追求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例如在本屆的國際電影節中,大家可以看到我飾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包括要觸碰污物或需要用身體呈現邋遢感覺的角色,比如《100円的愛》。即使過去大家認為某些東西(在女演員身上)是具違和感的,我都希望憑著自己的身體去成就這些可能性。

2014年出演《100円的愛》,你受訪時提到是以「必死」的決心去演這部電影。如今回望十年前的自己,當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態?當時的狀態如何?

當時《100円的愛》只有兩周時間拍攝,那年我處於二十後代的年歲,正處於於人生的轉變期,心中充滿著許多不同看法與感受。也不知是因為荷爾蒙問題抑或是其他原因,當時我的內心充滿對人生的後悔,覺得自己在很多重要的事上都未盡全力。這些情緒一次過在這部作品中爆發出來。尤其是改變體格的部分,想來只有當時的年齡和精神狀態才能做到,現在或者已經無法那樣拚命。

看《100円的愛》的中國版《熱辣滾燙》,電影一開始我便不禁眼眶泛淚。雖然大家很喜歡《100円的愛》,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很高,但其實它的拍攝預算十分微薄。因此我內心仍有許多不甘,覺得明明可以拍得更好。有這樣的前提下,看到中國版有著高預算和厚愛,更翻拍得如此出色,我感到相當欣慰;同時也發現自己心中一直有個受傷的角落,覺得當年未達到理想。但現在再回看,我已非常滿足。

提到比起言語表達更擅長以身體表達,你如何以此作為媒介,去準備演某個作品?

人生中有許多事,我們並不完全理解,演戲也是如此。有些對白或情節,我未必知道為何要這樣表現,但可能是透過身體、氛圍或片場的整體感覺去呈現作品想表達的內容。我更相信是整個團隊共同創造的成果,而非我個人的想法。我更相信透過動作產生的表現比腦中的訊息更真實。譬如我現在一邊說話一邊玩橡皮筋,其實可能正在表達某些東西。因此,某程度上我可能更像一個「動作派」女演員。

你是一個容易受觸動的人,在演員這份工作,目前的狀態是如何的呢?

雖然沒跟其他人比較過,但我相信自己是感受力強的人,即使是與大家首次會面的當下,於我來說我都在感受著許多的事情。我很珍惜自己人生所面對的一切,在裡頭吸收很多的資訊,活出很充實的人生;當然相對地也比較疲累,長期吸收大量不同訊息。然而不要誤會,雖然我如今落淚了,但我從不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痛苦的。只是我未必能夠接拍很多作品的人,因為一個作品已經足夠在我人生牽起一個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