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潤二恐怖體驗展2  ︳ 專訪日本恐怖大師伊藤潤二:所有恐怖都有美麗一面,因為它完全無法知曉與看清

讀伊藤潤二的漫畫,從來都是一場在日常裂縫中遭遇恐怖的驚心旅程 ——《富江》的詭譎增殖、《人頭氣球》的窒息追獵,每一頁都藏著讓人脊背發涼的驚悚,難怪會讓人不禁揣測:這位能從生活中榨取絕望的創作者,該有著何等乖戾孤僻的靈魂。

 然而現實卻與想象判若雲泥,伊藤老師出席見面會時說話輕聲細語,甚至會彎下腰來拉近與傳媒間的距離,像位溫和的鄰家兄長細說著見聞,全心不見所傳目光。這位從齒模技師轉型的漫畫大師,早已用畫筆將陰鬱化作故事,反而養成了溫潤性情。

近日,伊藤潤二再度抵港宣傳《伊藤潤二恐怖美學體驗大展 2》—— 這場展覽不僅沉浸式還原老師筆下經典場面,更陳列各式立體裝置與動畫原稿,讓觀眾直面「恐怖」。藉著這場黑暗美學盛宴的契機,伊藤老師敞開心扉談起了那些詭譎靈感的源頭,以及他對「恐怖本質是人自身」的深層思索。

Text:Leon Lee Photo:Oiyan Chan

你在成為全職漫畫家之前,有一段時間當了齒模技師,那份工作對你日後畫漫畫有甚麼影響嗎?

齒模技師的工作對我日後的漫畫家工作事實上沒有太大關連,我想到它唯一帶給我的好處,是我當時花了很長時間用手製作立體的東西,培養出一些技巧,到後來轉行畫漫畫,我可以利用過往的技術在林林種種的畫筆上,做一些細節的改裝。例如把它們打磨到一個最適合我的抓度,令它們更好用更省力,而且是獨有的。我在台北展覽時有一段訪問,就是展示家中各式各樣由我親自改裝的筆,回想齒模技師的工作的確在這方面對我有重要的影響。

你的漫畫題材如此獨特,創作靈感來自哪裡?

其實也是一般的在生活之中對周遭的觀察,無論見到的東西,聽到的東西、四處步行時各式各樣出現在眼前的東西,都會成為我的創作靈感,甚至在家做家務時,也會引發一些思考。以《富江》為例,靈感是來自在生活中經常看得見的蜥蝪,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切掉牠的尾巴它會再次長出來吧,我就是這樣想像富江這個角色出來。

你對恐怖的定義?能分享一下恐怖美學的創作方法嗎?

我認為,恐怖來自那些完全無法知曉、無法看清本質的事物 —— 它們會讓人感受到死亡的氣息,而當這些連本質都無法理解的事物逐漸靠近自己時,內心的不安就會轉化為恐怖,我覺得大概是這樣一個過程。例如在畫面構圖,或是繪畫時的角度選擇上,我會嘗試在大家對普通畫作的認知基礎上,融入恐怖元素,我採用的是這樣的創作方式。

你認為恐怖漫畫作者有甚麼獨特的性格特質和思維模式?

最起碼要喜歡恐怖漫畫,這是一定的。而且他對生活環境的觀察不可以太直接,所有事物要從切面看、從裡面看、從各個角度看。不會一看到瓶子就會想這是個瓶子,而是想到裡面裝甚麼之類,擁有與別不同的觀眾方式與角度。我也覺得自己在很多事情的思考模式是有點扭曲,想法是比較奇怪一點。

你從小時候便已有這樣與眾不同的觀察和思考模式吧?一般小孩子畫的都是太陽、家庭這些光明的東西,你那時候喜歡畫甚麼呢?

我在幼稚園的時候就已經很喜歡楳圖一雄老師的恐怖漫畫,自小深受影響,到我小學的時候已經不斷畫可怕的東西,鬼、幽靈之類,即使在美術課也如此,的確是從小就跟的小孩不一樣啊。

有沒有試過被自己的作品嚇到?

其實我自己很少會覺得我畫的漫畫恐怖,不過在過去,有過一次稍微感到脊背發涼的經歷,那是我早期的一篇短篇作品,標題叫做《惡魔的理論》。那個故事是我創作的漫畫裡,比較早期的作品。裡面有一個內心如同惡魔般的人物,這個人物就處在身邊,而且這個人物是一位老師 —— 這位老師會勸說學生去自殺。其中有一個場景是,被老師說服的學生四處尋找自殺的地方,看到那個尋找自殺地點的場景時,我當時就稍微感到了一絲寒意。

在你眼中,有沒有一些適合新世代漫畫家「有效驚嚇觀眾」的思路可以分享?

我覺得自己已經屬於老一輩了,所以其實也很想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去貼近新世代的觀眾。不過目前來說,我首先會秉持著想要創作的初心去做。有時候在動筆前會先有一個大致的構想,但真正開始畫漫畫、思考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時,偶爾會突然冒出一些靈感,覺得 「這個想法或許很新穎」—— 尤其是那些偶然出現的靈感,說不定能孕育出全新的東西。

你的創作生涯已近四十年。如今再看《富江》這個角色持續三十多年的影響力,你對「死亡與存在」的理解是否改變了?

沒什麼特別的變化呢。小時候我是相信像 「白色世界」(指天國)這類事物的。我以前說過相信天國以及天地間的神明,但長大成人後,就開始不怎麼相信了,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所以我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從那時候起,我的想法就沒怎麼改變。其實我也不知道天國到底存不存在,不過總覺得它可能不存在吧。畢竟我從來沒見過像是幽靈之類的東西,所以沒辦法憑空去相信這些,不過我也不會去斷定它們不存在 —— 我不會下定論。

你的作品常將日常事物轉化為恐怖符號,例如《漩渦》中從蝸牛殼到星空軌跡的螺旋意象。這種對日常生活的「恐怖轉化力」是否需要特殊的觀察習慣?

是啊,我身為漫畫家,為了獲取靈感、找到創作思路,也會時時刻刻留意各種事物,就像豎起 「天線」 一樣去觀察周圍。不過,要說這種觀察…… 我也不知道它能不能直接幫我創作恐怖元素。所以我通常會先畫出一些有趣的漫畫內容,之後再加入一些 「恐怖調味料」。

你筆下角色常呈現「美麗與詭異」的矛盾體,如富江的清麗面容與扭曲人性。為何選擇以俊男美女作為恐怖敘事的載體?

我之前連載漫畫的雜誌是少女向雜誌。既然是針對年輕少女讀者的漫畫,一般來說,少女漫畫裡出現俊朗男性角色是常規操作,我也是遵循這個慣例來創作的 —— 這樣更容易抓住讀者的心思,是有考量的。

「雙一」 系列帶有強烈的黑色幽默,與《富江》、《漩渦》的嚴肅恐怖風格差異明顯。塑造這個愛惡作劇的角色,是釋放創作壓力的一種方式嗎?

確實有「減壓」這方面的原因。我平常畫的漫畫,主題大多比較沉重,像是有人死亡、被鬼怪吞噬之類的嚴肅內容,這類作品還挺多的。所以偶爾會想創作一個 「能撐到最後」、帶有較強搞笑元素的系列,我覺得這確實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

你有沒有想嘗試的新題材或新方式呢?在創作上目前有什麼計劃或構思嗎

雖然還不確定具體時間,但計劃從明年開始連載一部新作品,是一個基於《白鯨記》的鯨魚怪物復仇故事。將會在明年開始連載。不過,原本計劃是明年6月推出,但現在創作進度有點趕不上,所以時間正在往後延期,目前還沒有確定具體的日期,所以有點擔心。至於我想嘗試的新挑戰並不是漫畫,而是想創作單幅畫作。雖然現在說可能還太早,但還是希望能畫出這樣的作品。

最喜歡跟最討厭的角色分別是甚麼?

嗯,其實我對筆下的每個角色都有感情,但果然還是最喜歡出道作《富江》裡的川上富江呢。畢竟那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有許多難忘的回憶。至於最可怕的角色則是《時裝模特兒》淵小姐。

你最想與之見面和對話的角色是甚麼?

我筆下的角色,大多都融入了不少我自己的性格元素,所以我不太想見到「另一個自己」,因此大部分角色都沒有想見面的想法。不過,我大致上比較喜歡那些個性有點扭曲的角色,他們身上有種和我年輕時有點像的、如夢似幻的感覺。如果要說一個比較 「正常」 的,那就是《漩渦》裡的主角 —— 名叫五島桐繪的角色。這個角色沒有融入太多我的個人元素,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見一見也無妨。

伊藤潤二的漫畫與實體展的恐怖區別在於?

漫畫裡的恐怖,即便再嚇人,那些恐怖的元素也不會從畫裡跑出來,所以讀者可以安心地閱讀。而目前正在舉辦的這個鬼屋,是把角色以真實的形態呈現出來 —— 這些恐怖元素是實實在在存在於那裡的,這種衝擊力是漫畫無法比擬的。我希望大家能透過這次體驗,更加喜歡我的作品。至於希望大家在鬼屋裡有怎樣的感受 —— 裡面有演員們的演繹,他們的表現非常出色,我相信能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那種(令人脊背發涼的)恐怖氛圍。

這次鬼屋選取了《人頭氣球》、《富江照片》、《雙一》等經典篇章,這些故事和角色老師已經創作多年了。當您看到富江的美與魔性、雙一的怪異與荒誕,透過真人演繹或機關裝置在現實中重現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出道38年,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樣一天 —— 有人會把我筆下的角色以這樣的形式(鬼屋)再現出來,還有人會製作這些角色的手辦。想到現在有這麼多觀眾來體驗、來享受這份樂趣,我心裡就充滿了感慨,真的非常感動。

在剛才提到的作品中,你認為哪個角色或場景最難被還原呢?

嗯,是「富江」這個角色。因為富江本身就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所以要還原她的這種特質其實很難。雖然有漂亮的演員來演繹她,也能讓觀眾被富江的魅力所吸引,甚至徹底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但要完全還原出富江那種獨特的魔性美感,還是很有難度的。畢竟觀眾需要徹底被富江的魅力吸引,之後陷入她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你的作品根植於日本的日常與鄉郊傳說,卻能讓香港這座城市裡不同背景的人都產生共鳴、深受觸動。你認為潛藏在人類心中的恐懼,是否具有超越文化和地理的共通性?

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美國作家 洛夫克拉夫特(H. P.Lovecraft),他是一位已故的小說家。他曾說過,恐怖是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之一,我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為,無論國家、文化如何,恐怖都是全人類共有的重要情感。

在香港這樣一個人口密度高、資訊爆炸、生活節奏極快的城市裡,人們心中的恐懼會是怎麼樣的呢?如果為香港創作一個故事,你會從這座城市的哪個角落或哪種現象開始呢?

我到香港後,第一個感到驚訝的是這裡的建築 —— 有非常多的高樓大廈。看到這些高樓時,我就多次想到自己以前畫的《漩渦》這部漫畫,那部作品講的是住在一棟很長的建築裡的人們的故事。我也會好奇,生活在香港的人們,他們的日常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一想到這些,就覺得很有趣。另外,雖然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在日本很有名的 「九龍城寨」(Kowloon Walled City),我對那裡也很感興趣。那一帶(的景象和生活)其實還蠻特別的,我能想象到以前住在那裡的人的生活,未來希望能夠嘗試用這個元素來創作恐怖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