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底深處!潛水高手「亞橙」:「潛進某些洞穴甚至比登上月球更艱難。」
2020-03-06
疫境之下苦困在家,「不見天日」的生活,夠可怕沒有?你還記得兩年前泰國少年足球隊「野豬隊」12名少年及教練被困於睡美人洞,足足十八日不見天日的事跡嗎?今個星期,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奇蹟救援》就活現這件轟動全球的事件。香港潛水教練Alvin Orange(亞橙)就是因為當年這宗意外,因而得知亞洲區也有眾多洞穴潛水高手,藉此拜會當日有份參與救援的兩位救援英雄Ben Reymemants及Claus Rasmussen學習洞穴潛水。現在就由阿橙深入淺出,解開洞穴潛水(洞潛)的謎團。
Text & Interview: Nic Wong
Photo: Bowy Chan (Portrait)、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Courtesy of the copyright by Gigi Fu)
Special thanks: Diving Adventure(潛水歷險會)
問:與一般認知的潛水比較,「洞穴潛水」有何分別?
答:洞穴潛水可視為X-game,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活動之一,必須有心理準備隨時失去生命。只不過,洞穴潛水亦可分為「遊樂」及「探險」,有些洞穴很大很闊,危險性較低,以遊樂為主,但有些是探險,未知洞穴的盡頭是哪裡,潛入洞穴是為了不斷尋找一些新的位置,例如找出湖泊與湖泊之間如何接駁等等。
問:「洞穴潛水」是潛水界別的最高難度項目?
答:從整個潛水界別來說,洞穴潛水屬於「技術潛水」的界別,可分為兩個主要因素:第一種是需要減壓(Deco,全寫Decompression),潛到不同深度後,就不可直接上水面,過程中必須停低一段時間,或者利用特別氣體作減壓,慢慢回到水面;另一種是閉封式(Overhead),頭頂是密封,例如身處沉船或洞穴內,無法直接上水面,必先尋找洞口離開,所以非常講求技術、知識、程序,而裝備上亦與一般休閒潛水有分別。
問:洞穴潛水,可分為多少個難度級別?
答:第一級名為「Cavern」,意思是入到一個overhead的地方,卻會看到最後一絲自然光,意味著一定有出口;第二級是「Intro the Cave」,將會受到嚴格的氣容器限制下,亦有深度限制;第三級是「Full Cave」,有能力進入完全密封的環境;而我自己則是再上一級「Stage Cave」,意思是要帶上很多支潛水樽(氣瓶),然後將不同的潛水樽放在洞內不同環境,逐點逐點放樽,方便減壓,亦有更多空氣量,從而進入更深的地方。
泰國少足隊被困獲救後,亞橙(右一)特別聯絡上兩位有份參與救援的潛水員Claus Rasmussen(左三)及Ben Reymemants拜師學習洞穴潛水。而來自芬蘭的Mikko Paasi(右二)亦是事件中的救援英雄之一。
問:得知你因為泰國少年足球隊被困事件,才特別找到事件中的救援英雄學習洞穴潛水,對嗎?
答:那次事件絕對是很大的誘因。起初我玩潛水已經學習側掛潛水(Side-mount Diving),終極目標就是入洞,以前所聽到的洞穴潛水,都是遠赴墨西哥、巴哈馬等地方,距離亞洲很遠,花費很大,亦不方便聯絡。當泰國洞穴救援事件曝光後,才得知原來亞洲區都有一大班洞潛高手,於是我聯絡了兩名有份參與救援事件的人員,拜訪他們教我洞穴潛水,最終也成了我的師傅,前後學了十多日。
問:側掛潛水(Side-mount Diving)又是甚麼意思?
答:一般潛水員的潛水樽都在背在後面(Back-mount),只能背著一支潛水樽,但在洞穴環境的話,背後有潛在危險,可能被東西纏住而無法活動,所以側掛系統的好處是,可以身上配備兩支或以上的潛水樽,並將兩支潛水樽放在身體前方的兩邊,就能夠確保背後不會被纏著,就算不幸被任何東西所纏,都只會是伸手可及的範圍及位置,就能及時解決,尤其經過一些窄位,就一定要透過側掛系統而通過。我最多更試過同時間拿上7支潛水樽下水!
問:香港有學習洞潛的課程?香港有多少人有認可的洞潛資格?
答:沒有官方數字統計,我估計大約100人左右,活躍的都是50人以內吧。
問:作為潛水教練,學習洞穴潛水沒有難度吧?學習過程是怎樣的?
答:我在2013年學習潛水,2015年考成潛水教練牌,2018年學習洞穴潛水。只不過,學習洞潛與一般潛水不同,學習時超過一半時間都會被蒙住雙眼,與當初學習潛水有極大分別!當你看不見水底的一切時,教練就會給我很多難題,例如現在只剩下很少空氣,怎麼辦?電筒突然壞了,怎麼辦?纏上東西如何逃生?洞潛期間會有條引路繩,確保位置,但失去了繩索時又如何找回?上述一切問題,我都必須跟足正常程序去解決問題,所以挑戰極大。
問:學會洞穴潛水之後,有否一些難忘經驗?
答:我定期有去洞穴潛水,試過有次差點沒命。那次到了泰國喀比(Krabi)的Spider Cave,那個洞穴以狹隙多而出名,我們特地尋找一下有否新地方。結果,我選了一個位置去放繩,慢慢卻發現塞住了,完全無法活動,向前向後都不行。那時候,我的細支裝潛水樽只剩下30BAR,那時候深約二十多米,相信只餘不夠10分鐘的空氣,結果真的出現了「人生跑馬燈」。不過,潛水員真的有一種求生意志,結果呼出體內所有氣,收窄自己的軀體,左逼右逼,雙手完全磨擦到損傷,最後成功逃了出來,但過程真的很驚險。
問:洞穴潛水有何吸引之處?
答:對我來說,我真的很喜歡洞穴潛水,如果再去潛水,一定是洞穴潛水。洞潛的吸引之處,首先是通向未知的好奇,讓我到達一些無人探索過的地方,我曾經去過一些洞穴,當中潛入過這些洞穴的人,比到過月球的人還要少;同時,潛入洞穴的感覺,就像進入大地母體之內,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有一種回歸原始純粹的感覺。總括而言,洞穴潛水對技術、體能、心理質素的要求很高,每完成一次洞穴潛水,都會覺得自己升了level,而且洞穴環境令你必須面對自己的脆弱,亦是我鞭策自己進步的動力。
問:以你所知,那次泰國少足野豬隊意外被困,當中最大的搜救困難是甚麼?
答:泰國睡美人洞本身是一個開放供人遊覽的Dry cave(乾旱洞穴),出面亦有告示牌寫著7月雨季後不准入內。當中主要一帶的地理結構是石灰岩,岩石中有很多小洞,如果下雨就會沿著小洞而流入洞內變得淹沒,而野豬足球隊當日是6月23日入洞,他們沒想到雨季提早來臨,所以不幸被困。
當時搜救的難處有很多方面,洞內環境相當崎嶇,有些地方可能小孩子爬過去很簡單,但成年人穿過很困難,就算乾旱都是這樣,更何況淹沒了?另一方面,事件中經常提及洞穴中的Chamber 3,這是開始潛水的地點,但從洞口到達Chamber 3已經要攀爬超過兩小時,當中帶備很多裝備。我的師傅到達Chamber 3後,曾經詢問泰國海豹突擊隊是哪裡下水,他看到後形容那是一個有漩渦的泥沼,就像攪了起來的cappuccino,正常人是不會在那裡潛水,但救援隊抱住救人心態才嘗試。加上整件拯救行動中涉及多個國家,如何溝通也是極大挑戰。
問:你覺得《奇蹟救援》又如何呈現了當日搜救的情況?
答:我覺得,從當時事件中的每個人的角度去拍攝都可以,例如那個從緬甸深山修行中突然出山的僧侶、負責拖繩到發現小孩子那邊的搜救人員、找到方法麻醉小孩子而逃生的澳洲醫生,當中實在有太多太多的故事,看出人性的生命力。整件事件真的很傳奇,最終被困的十多名孩子能夠全數成功獲救,真值得讓更多人認知這個故事。
《奇蹟救援》
上映日期:3月12日
電影簡介:根據真實事故, 12名少年足球隊的成員及其教練因暴雨被困泰國北部的睡美人洞洞穴內,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及士兵齊集與時間競賽進行搜救。《奇蹟救援》以救援人員的觀點描繪每一個關乎生死的決定,展現他們無私的毅力和捨己的精神,克服所有困難成功完成救援及脫險。
下列圖片為一般休閒潛水裝備,以及洞穴潛水裝備的簡單介紹,可見洞穴潛水比休閒潛水裝備更多:
1)潛水樽(氣瓶); 2)調節氣; 3)背掛式浮力控制裝置; 4)面鏡、呼吸管; 5)濕式潛水衣; 6)潛水靴; 7)蛙鞋
1)S80 氣瓶; 2)主潛水燈; 3)後備潛水燈; 4)頭盔; 5)潛水鏡; 6)後備潛水鏡; 7)繩轆(Reel); 8)側掛式浮力控制裝置;9)氣瓶索具;10)洞穴標誌; 11)繩轆(Spool); 12)調節氣(Stage); 13)水底訊號棒; 14)後備水底訊號棒; 15)蛙鞋; 16)頭套; 17)潛水衣; 18)技術潛水短褲; 19)潛水褲; 20)潛水靴; 21)調節氣(短喉);22)調節氣(長喉); 23)氣瓶索具
亞橙’s profile:
PADI IDC參謀教練 (IDC Staff Instructor)
PADI 側掛氣瓶技術潛水教練 (Sidemount Instructor)
PADI 獨行俠潛水教練 (Self-Reliant Instructor)
緊急第一反應教練 (EFR Instructor Trainer)
DAN 專業潛水員急救教練(DFA Pro Instructor)
TDI 全洞穴潛水員 (Full Cave Diver)
TDI 洞穴階段減壓潛水員 (Stage Cave Diver)
TDI 氦氮氧混合氣體潛水員 (Trimix Diver)
Facebook channel: https://www.facebook.com/divesit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