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日誌》伊藤詩織對抗強權壓迫實錄!日本MeToo 運動代表第一人
2025-04-02

《黑箱日誌》是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基於自身受性侵的真人真事,所拍成的紀錄片,自各地上映以來,迅速引起全球關注。紀錄片的製作背後,充滿艱巨挑戰,伊藤用8年時間,不斷蒐集證據、撰寫書籍、起訴施暴者,並以紀錄片的形式公開她驚心動魄的遭遇。影片不僅在日本引發了廣泛討論,更在國際上贏得讚譽,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並橫掃全球40多項電影大獎及提名,成為一部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作品。《黑箱日誌》將於4月24日香港上映。

伊藤詩織打破了一般人眼中,性暴力受害者的弱勢形象,堅強面對強權阻撓,報案初期,警方對她的指控置之不理,甚至試圖草草了事,想讓她噤聲。作為一名本質是追求真相的記者,她慢慢收拾被摧殘的靈魂碎片,選擇以第三人稱記者的身分重新調查這案件。過程中,她坦誠獨白與真情流露,我們看見她的淚水、她的never give up,即使驚恐症發作,仍永不放棄的意志,勾出觀眾內心的情緒,絕對撼動人心!

《黑箱日誌》不僅是一部真實紀錄片,更是一部喚醒社會良知的作品。伊藤詩織用她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面對不公與強權壓迫,我們不能選擇沉默。她以驚人的意志力,激勵著全球更多女性站出來,勇敢發聲。這部電影,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性暴力問題的嚴重性,也促使我們反思社會對女性的平等待遇。
Text: Kelly Lai

受性侵後有冤無路訴
事發於2015年4月,當時25歲的伊藤詩織遭到一名電視台高層性侵,事件後,伊藤有冤無路訴,初期警方多次拒絕受理報案,只一味推搪證據不足,想讓她噤聲,即使在伊藤的胸圍上驗出施暴者的DNA。為了不讓事件石沉大海,她決心自救,把調查到訴訟的整個經歷拍成紀錄片,伊藤忍辱負重,面對性侵這一重大創傷,她決定不能沉默。她的堅持和勇氣,使她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公開指名性暴力罪行的女性。其勇敢舉動,不僅是對自身經歷的反抗,更是一種對整個社會的拯救。

涉事人具政治背景 有人濫用權力?
報案後想提出起訴,困困重重,這與涉事人山口敬之的政治背景有關聯,他是前TBS華盛頓分社長,他與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友好關係,疑似使他在事件後獲得了某種程度的保護與包庇,看得觀眾咬牙切齒。這一節揭示了日本社會中,男權主義的根深蒂固,以及政治、司法界對性暴力案件的隻手遮天。「這不僅是性暴力,這是一個權力濫用的問題。」伊藤的抗爭,不僅是對個人權益的捍衛,也是對整個社會體系的挑戰。

8年來不斷蒐集證據
面對警方與司法界的銅牆鐵壁,伊藤從受盡恥辱的悲哀中振作起來,運用她記者的專長,不斷秘密地蒐集證據,重新調查這案件,找回事發當日曾載她的的士司機、酒店門外當值的的服務員、處理案件的警察,收錄超過400小時對話錄音及錄影,不放過任何可帶來一絲希望的證據。伊藤表示:「我談論此事的唯一動機是活著並去做這件事。因為我是一名記者。」2017年,她勇敢地召開記者會,露面公開講述自己的故事,這一過程不僅是對事實的強調,也是自我救贖。同年,她更將調查過程寫成的《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出版,剖白心路歷程。

面對公眾的二次傷害
原來往往最毒舌、最缺乏同理心的,就是不留情面的公眾。伊藤的公開發聲,雖是勇氣的象徵,但同時也伴隨著巨大心理壓力。公眾質疑她的企圖,想利用強暴事件博出位、想紅,又批評她出席記者會的衣著,甚至以匿名電郵痛駡她,到達「Shame on You」的程度。面對二次傷害,她承受著外界排山倒海的攻擊。紀錄片中,她的內心獨白,讓觀眾感受到那種脆弱與無限委屈,揭示了性暴力受害者在社會中,獨自面對的巨大壓力與無助感。

掙扎公開後對家人的影響
「女兒被性侵,是每個母親的最大惡夢!」伊藤與家人之間的矛盾同樣引人深思。她的家人反對她公開經歷,擔心這會給她帶來更大傷害,怕她從此被世人標籤為一名曾被強姦的受害者。同時,伊藤內心也曾掙扎,一旦公開,她的全家人也會活在被指指點點的gossip下,她當然不想家人受連累。矛盾不斷,然而,她選擇了堅持發聲,她深知沉默只會讓不公平的事件繼續發生。這種矛盾情感,讓觀眾感受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出社會對性暴力問題的普遍偏見。

人身安全危機 不自殺宣言
在紀錄片拍攝途中,伊藤感深她正在對抗涉及政治背景、位高權重的人士,她的人身安全,某程度上是極危險的,觀眾也許會激進一些想,她這樣揭露案情,會否被勢力人士讓她永遠消失?伊藤對著鏡頭剖白,她說沒有想過自殺,至少在那一刻,如果她突然遭遇不測,請大家展開調查,找出不幸真相,同時將她正在撰寫的書出版,以及將紀錄片上映,看著她貌似輕描淡寫的神情,觀眾仍能想像到她內心深處的恐懼,即使她一直活在陰霾中,但仍奮力勇敢面對,令人動容。

法庭審判勝利 遲來的正義
由於刑事起訴不受理,於2017年,伊藤改以民事訴訟的方式,對山口提出起訴,對方卻認為伊藤損害他的聲譽而提出反告。2019年,民事訴訟一審判決結果,伊藤獲得勝訴,山口不服結果,上訴二審。2022年,東京高等法院決議維持二審判決結果,伊藤再度勝訴,纏訟五年的官司,至此落幕。這一結果不僅是她個人的勝利,更是對日本性暴力法律的一次重大挑戰。這一事件引發了對日本已過時的性侵法例的重新思考及修例,並促使社會對性別平等和女性權益的進一步討論。伊藤也成為日本 #MeToo 運動的歷史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