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 studio 大會堂長椅的前世今生
2021-07-28
包括塑膠在內,香港人對垃圾回收的態度,大多等同潑出去的水。無論是棄掉或放進回收桶,只要不在眼底就好,回收物的後續確是沒人在意。建築設計室HIR studio在沙田進行收集膠樽活動,經過設計和處理,成為放置於沙田大會堂的公共膠長椅,完成「取之沙田,用之沙田」的目標。同時展示膠樽轉世後的第二次人生,原來可以悅目地回饋社區。
text.陳菁
photo.受訪者提供
回收後的明日
藍紙、黃罐、啡膠樽,這句回收口號細細個也聽過,以為是早已植根的常識,但膠樽實際的回收情況,至今依然強差人意。無論概念或意識,仍然顯得遲緩。前陣子,每回收一個膠樽,便退回一毫的回收機器,才開始走入更多場所。翻查了數年前綠色和平的污染物調查報告,HIR studio負責人Howard發現,原來每天平均有四千件塑膠流入河道。塑膠物飄流到大海,經過幾個階段,又重新跑到人體內。「塑膠回收後到底去哪了?這是很大的問號,沒後續,沒紀錄。政府也是這樣的態度,把塑膠送到回收廠、切成膠粒再送往中國,之後就不管了。似是完成工作,實際是無法提升質量。」
回收除了量,也看質。膠樽下有個三角形塑膠分類標誌,裡面的數字代表塑膠編號。不少產品並非採用單一種塑膠,有時甚至混了紙和鐵,或黏有招紙和蠟,香港回收廠的機器未及先進,儘管人手分類也會出現誤差。只要塑膠含有雜質,就難以轉化為良好品質的再生產品。後來在收到沙田大會堂翻新工程邀請後,Howard和另一負責人Irene,以及建築設計師Jeannie,就決定用設計為社區注入環保意識。
抗衡貪圖方便的慣性
先在沙田區收集膠樽,當中20%、約半噸為可用的高質素回收膠,切碎為膠粒後,再鑄造兩個用鋼鐵製成的模具,把膠粒注入再做成塊狀組件,把它們轉動至不同角度和形態後,最後製成以城門河為靈感、十二張放置在大會堂內的塑膠長椅。組件式的設計,除了節省成本,亦以便空間用途改變時,長椅可一同變身。假如長椅的表面變得殘舊,亦可熔掉再重新鑄造。
香港住屋空間有限,騰出地方儲存膠製品,再等待兩星期一次,甚至更長的回收絕非易事。回收團體「不是垃圾站」被Howard點名盛讚,義工班底為回收廠省下一大筆運輸和人力資源的支出,但普遍回收站都遠離民居,於是習慣方便的香港人會選擇直接扔掉可回收品。「沒誘因去回收,或許因為不常接觸回收塑膠製造出來的產品,不知道成品可以有多漂亮。作為設計師就是要去創造日常可見的精美產品,給予回收的動力。」
休憩處的用心
他以荷蘭回收膠設計公司Precious Plastic為例,在城市收集,然後在同一城市的回收廠處理,並生產產品,那可算是最理想的模樣。在沙田區長大,也目睹城門河水質日漸清澈,他相信該區擁有獨特的文化,居民間也因歸屬感而有緊密連結。要是回收文化能穩定推廣,灌輸環保意識想必並非難事:「新城市有甚麼餐廳,沙田居民都清楚不過,如果有一群人知道有張由膠樽而來的長椅,全沙田也會很快知道。」
椅子雖小,但可以更用心。涉及人為設計之處,Howard認為政府部門應要花上更多心神,並投放資源於公共空間設計,而並非在城市內把椅子複製、貼上,搭建出一式一樣的沉悶模式:「有時空間是有的,但並不舒適。大會堂現場本來沒甚麼椅子,他們考慮太多管理問題,蓋過了使用者的需要,以及設計的本質,這確是有待改善。」各區也有獨特個性,早前HIR studio也為將軍澳圖書館設計名為「Page Turner」的作品,紙版由回收紙改造而成,搭建如翻頁狀態的公共空間設置。只要揉合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具備歸屬感的設計即可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