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 Max 2》擔當油荒末日開路先鋒!啟發《北斗之拳》用暗殺拳法配合末世觀

承上集Mad Max電影《霹靂神探橫掃飛車黨》殺出新血路,米勒得到更多資金拍攝第二部Mad Max電影:《開路先鋒》(Mad Max 2)。當時,米勒注意到不同國家的人,對電影中Max形象的解讀也不同,例如,對於日本人來說是類似於武士;北歐國家就比喻為神話中的英雄;法國人卻認為Max有點像西部片中的槍客…… 米勒就開始研究神話人物,讀了Joseph Campbell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的書,書中概述英雄性格發展的軌跡,米勒\亦有意識地使用這些材料將Max寫成流浪神話英雄形象,有點像通過篝火故事才被人們記住的傳奇(大多數Mad Max電影結局Max也是孤身離去)。

Text: 黃駿

我想拍一些不需看字幕的電影

另外的重大改變,就是因為資金多了,米勒就想到改變電影的視覺語言:他經常引用緊張大師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的名言:「我想拍一些不需看字幕的電影。」因此,他希望新的《Mad Max》電影能成為一種非常視覺化的體驗,不用太多對白(就如今次《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飾演芙莉歐莎的Anya Taylor-Joy也是很少對白),純以視覺衝擊觀眾,呈現反烏托邦世界的面貌。

社會實驗引爆恐慌

換句話說,米勒在《開路先鋒》要有稍為完整的背景故事設定,於是他找來負責撰寫《Mad Max》小說的Terry Hayes創作今次的劇本,為了創造一個令人信服的反烏托邦世界。要做到這點,Hayes必須在故事中加入現實材料。Hayes曾在過往的訪問中提到,在擔任廣播節目製作人時做過了的一個社會實驗:放一些關於中東爆發戰爭的假新聞在真實廣播中,聽節目的人並不知道這是假的,旋即引起大恐慌,「《開路先鋒》的背景故事,來自一場石油危機,這次是1979年的石油危機。那時候沙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發生真正的緊張局勢。在我筆下的另類現實,導致了伊朗和沙地阿拉伯之間的戰爭,讓中東所有油田都著火…… 我想通過這事件解釋世界上燃料短缺的原因,並概述沙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戰爭之後,沒有燃料,世界上所有國家無法運作,人們走上街頭、政府開始崩潰、通信停止…… 剩下的燃料車隊都遭到騎自行車的幫派的伏擊和騎劫。」

油荒導致末日

上一齣電影中Max的事件是在MFP 的最後存在的幾天內發生,就在我們所知道的「社會」徹底崩潰之前。故事講述,Max孤身上路化身浪人,在汽油和食水極度短缺的未來荒漠闖蕩,卻不小心捲入煉油廠攻防戰,Max以信念為後人開路播下希望種子(種子這Motif實在很《北斗》,後面再討論,而今次《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也以種子製造一個意象)。那麼,《霹》和《開路先鋒》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大概就是停電、食物變得稀缺、銀行和發電廠關閉,維護治安的MFP解散、軍官流氓和普通人開始互相掠奪資源…… 城市太危險,人們決定逃到內陸,但在那裡他們不得不四處尋找資源生存和自保。機器不再演進,人們會用僅餘的材料或剩餘的交通公具自製越野車、改裝電單車和汽車獨自打獵還結成幫派,諸式人等都會加入這些幫派。像前員警、前軍人、梳雞冠的Punk友和光頭黨等等,有足夠能力生存的人聯合在一個領導人的統治之下,《開路先鋒》一開始世界就是這種狀態。

堅持不拍核災之後

在上集失去一切的Max,徘徊荒原上,在《霹靂神探》事件之後,他變成了一個空殼。《開路先鋒》發生在第一部電影上映三年後卻與末世/核災無關,導演米勒明確表示,不想設定《開》後核災環境中,因為,這會給劇本帶來很多問題,例如,沉降物、輻射、疾病、糧食短缺等等。事實上,它發生在社會衰敗的最後階段,編劇Hayes不排除當時其他地方有核災出現,或可能性發生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許在北半球也說不定。但是,核災真的發生了嗎?卻從來沒有明確說明過。

啟發武論尊

讀到這裡,心水清的讀者(但可能至少也要是Y2K世代)就肯定想到,80年代紅極一時的日本漫畫《北斗之拳》(原哲夫 作畫、武論尊 編劇),當中故事背景和不少角色造型設定,也是源自《Mad Max》,而編劇武論尊則表示,在創作《北斗之拳》時,因為看過《Mad Max》電影,因而想到要用暗殺拳法來配合電影所呈現的末世世界觀。而《北斗》開端的末世時空是「19XX年」,有點Mad Max的「A few years from now」。而負責作畫的原哲夫,亦為今次《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的宣傳親筆繪畫了女主角芙莉歐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