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專題】Matthew Kwan:與本地雀鳥建立關係

說起雀鳥,可能我們會想到街上的小麻雀、尖沙咀天星碼頭的白鴿,還有米埔自然保育區的明星雀鳥黑臉琵鷺。然而年輕觀鳥專家Matthew Kwan(關朗曦),卻走遍山野,甚至建立Project Crow嗚鴉自然教室,為的是拉近大家與雀鳥,以致本土生態的距離,「只要讓大家認識了,建立了關係,自然想要保護環境。」

Text.STELLA
Photo.Matthew Kwan

六歲觀鳥
稱得上觀鳥專家,還沒到三十歲的Matthew Kwan,原來自六歲開始觀鳥,目前已有22年觀鳥經驗。「那時候姐姐在九龍公園學游泳,爸爸和我在附近等著,看到紅鶴池和公園內的其他雀鳥以外,原來還有很多野生雀鳥。於是開始搜集資料,研究牠們到底是甚麼。」這習慣自此融入他的生命裡,至今沒有停止過。爸爸成了他的啟蒙老師,雀鳥則拉近父子關係的距離。爸爸常常帶他去不同郊野公園,直到Matthew長大後一起拿禁區證進去米埔觀鳥,看到整個泥灘都是鳥的影象,印象深刻。「幸運的是爸爸也喜歡遠足,喜歡觀鳥,這成了我們的共同話題,討論哪裡有甚麼鳥,而且相約一起去本地郊野以至外國觀鳥。」


對於Matthew而言,香港是自己居住的地方,在這兒看到最多雀鳥,也覺得最有趣。「記得有一年四月尾,去了大埔滘自然教育徑。一般都選較短紅路和藍路,那天卻有點預感,於是去了最長的黃路。忽然看到山背線站著一隻鳥,原來是一隻八色鳥,牠是香港罕有過境鳥,每年出現數量只有個位數。那時覺得好像遇到神仙般幸運,拍完之後一邊笑著一邊下山。你想像一下,香港那麼多山,那麼多觀鳥者,那麼多雀鳥,而偏偏我在那時候於這地點遇上牠,所以覺得很開心,真的是緣分。」


我們和雀鳥的距離
談到本地雀鳥,Matthew好像介紹好朋友般娓娓道來。「我喜歡黑臉琵鷺,牠固然是具代表性的雀鳥。目前世界上數量很少,然而在香港的冬天卻頗容易遇上。另外有白頸鴉,頸項有一圈白色羽毛,香港比較常見的濕地鳥,但在內地可能因濕地減少而絕跡。所以香港成了其中一個比較容易看到牠的地方,可惜上年起變成頻危物種。大帽山有一種很特別的雀,叫大草鶯,全世界只有幾個地方可以看到,近二三十年都在香港有記錄,直到近三四年才在越南開始出現。」他坦言,觀鳥與人相處一樣,觀鳥距離也各有不同,唯有靠經驗和對雀鳥習性熟悉,才知道牠們怕不怕人,可不可以用某項方法走近而不會嚇怕牠們,使牠們不再害怕。「水邊和叢林出現的秧雞,有時一等就半小時、一小時,到傍晚時分就會看到牠。如果你了解牠們,就會知道牠們會飛回來。所以我們不但要用心了解牠們的習性,也要耐心等待。」既然每次相遇也是靠經驗和緣分,Matthew看到漂亮的鳥都想做記錄,所以開始拍攝,近年亦為香港觀鳥會擔任「香港鳥類生態藝術工作坊」導師,結合保育和攝影創作。最近他更擔任「Hike & Seek: TrailWatch 5週年展覽」策展人,從用戶拍下的70萬幀郊野相片之中,精選出多張相片及影像,呈現山友這些年來在山上走過的每一步、流過的每一滴汗水,屬於山友的共同回憶。


別讓失去了才可惜
正如Matthew所言,喜愛觀鳥的人都熱衷於保護環境,因為環境破壞了就不能回頭。「以前每年米埔都有卷羽鵜鶘,站起來像成人一樣高的水鳥。自2004年開始不再來香港,2006年更是紀錄以來最後一次看到牠。看著這些變遷,看著一些事物由有變無,覺得很可惜,更加覺得要宣揚環境保護。」於是他與太太於2018年成立Project Crow 嗚鴉自然教室,開辦各種生態導賞團,讓更多人認識,繼而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我們的出發點,在於動植物和我們之間的關係。例如我們去看飛蛾,到底飛蛾和我們有甚麼關係?原來香港有一種叫長喙天蛾,特別幫木瓜授花粉,我們才有木瓜可吃。大家到外面,未必留意大自然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盼望透過嗚鴉,跟大家介紹本地生態。不只是郊外,在城市裡,甚至居住社區附近,到底有甚麼生態和動植物。」


他帶團到過港九新界的山徑與綠林,例如龍鼓灘、大生圍和塱原,以及大欖郊野公園甲龍林徑及城門水塘等。在保育層面,他鼓勵家長帶小孩接觸大自然。「不只認識環境,也會與世界連結,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帶導賞團,希望大多未有或鮮有接觸山野的群眾,透過比較容易到達的郊野地點,慢慢建立親近山野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