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都市詩路 陳李才
2022-01-27
詩,是現代文學的一種積極探索。有別於小說和散文,詩在一般人眼中都相對冷門,即使篇幅較短但「門檻高」的印象總會讓人望而卻步。本科修讀哲學的「詩人」陳李才(Raymond)先後推出的兩本詩集《只不過倒下了一棵樹》及《漫長的霧 黝黑的光》,便以最簡單的文字,來一探城中逸軌:「我希望能以筆管記下城事,詩人若果沒有全身投入的覺悟,倒不如當個旁觀者罷了。」
text.Leon Lee
Photo.Bowy Chan
生於斯 長於斯 鍾情於詩
作為哲學系畢業的「文青」,Raymond言談間總帶著一股書香氣息,舉手投足都彷彿流露著詩意。喜愛文字的他打從中學時代開始,便不時到二手書店閒逛尋寶,一次無意間被書中詩句觸動了他內心的悸動,便由此與詩結緣。「我第一本接觸的詩集叫《在天涯》,當時只是被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根本完全看不懂。對我來說,那本書應該改名為《在雲端》,整個人看得雲裡霧裡。」儘管如此,Raymond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並沒有放棄研究,甚至把書珍藏至今。「這本書是我寫詩的原點,即使現在甚少翻閱仍依舊收納於父母的家中,如同供奉般擺在書櫃上。我認為詩之所以觸動人心,正是它的開放性之大能以一個新鮮的角度去重新體會熟悉的事物,讓人找回初心。」
不過比起《在天涯》,原來《瘂弦詩集》才是他心目中影響最大的作品,甚至為他帶來寫作生涯的首次波折。「瘂弦是啟發我創作的詩人之一,他曾在香港舉辦過一次工作坊,而我便是他的學生。當時甚至帶書讓他簽名,像個小粉絲般興奮數天。」嚐到甜頭的他鼓足幹勁不斷創作,卻忘記過於熾熱的心,有時亦會在無意中帶來反效果。在一次詩詞發表會中,一位香港前輩便曾向Raymond搭話,讓他不要模仿瘂弦,因為這算是剽竊。「他說我句中用到的『咳嗽』只有瘂弦才會這樣寫。即使是無心之失亦是默默地抄襲了別人的風格,自此便變得十分刻意地躲開所有可能出現相似的地方。」當然「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這位詩人亦令他常常自我提醒,更一步步奠下自己的風格。「其實當年我還參加了城市大學的文學作品比賽,獎項便是由瘂弦頒發給我,我便覺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筆落盈尺之間
喜歡詩的人,多少總會沉迷於詩裡意象。這些似是而非的句子在Raymond眼中,某程度上與哲學概念如出一轍:「都是在現實世界中以抽象概念解答抽象問題」。多年來生活於這座城市,他看到城中畸型,亦選擇以筆墨回應這寸地尺土。「很多時候寫一個城市並不是寫其本身,因為城市的概念很抽象。你想要一個城市的話,我給不了你,但我可以記下『城事』。」Raymond強調,寫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很多時候其實都沒有特別的想法和顧慮。「正如你喜歡那樣東西,熱愛拍照的話會以相片紀錄;喜愛文字的話則會把它寫下,就好像本能反應一樣,隨心而發的。」
然而,不少人都對香港詩有一個刻板印象,就是詩中必須呈現出紛繁的生活細節。雖然他的題材也來自於現實,但卻習慣刪去過多的細節。「我認為香港一直以來都擁有優良的文化土壤,以至現時的詩人在創作時可以發揮更濃郁的想像力,並不一定要被舊框架局限。」正如他的作品〈只不過倒下了一棵樹〉便直接道出政府草率鋸下百年老樹的問題所在:對生命毫不憐惜。「人類自身的適應能力很強,並不會因為失去任何東西而沒法生存,詩亦如是。一位我很喜歡的詩人辛波絲卡曾經提及,詩有種獨特的魔力。平日可能可有可無,但在關鍵時刻往往人們會捉緊詩,就如捉緊救命的欄杆一樣。樹不在了,馬照跑、舞照跳;詩不在了,生活依然繼續,但在一些至關重要的時刻,你將會失去了那救命的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