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博物館 歎音樂如歎茶

傳統的博物館也許要走上整天才粗略了解,而銅鑼灣的樓上舖位有個唱片博物館,濃縮地展示著珍貴的唱片和唱機收藏。由唱片零售走到教育層面,創辦人James Tang設計了個音樂族譜,由最原始的母帶走到高清,每代都一清二楚:「如同喝茶,先教了甚麼是茶、如何分辨茶的品質、沖泡完、品嚐過才考慮選購,而不是隨便去便利店買支樽裝的。當全世界都懂喝茶,整體的茶文化就會提升。」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何謂好的音質?
有人說音樂是主觀的,這是在逃避研究學問。很多媒體以「好」與「不好」來討論音質,這就是無法說清的主觀。所以我們不說好不好,而是說真不真,基本上真就是好。我相信所有音樂名家在錄音房的努力沒白費,最理想的當然是能進入錄音房的空間,意即得到母帶燒製出來的第一代。只要聽過,你就知道何謂真實。

一首歌播出來好聽與否,除了唱片本身,還有甚麼影響因素?
找到好的音源後,第二項影響的便是播放器材,我發覺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器材,當中的衰退起碼有三成以上,本來鑊氣很夠的,誰知變了電池爐。到了民用的唱機和卡式機,七十年代走到九十年代,又打了個七折。所以找七十年代的唱機,播放七十年代的唱片,才會剛剛好。如果無奈地只買到新機,也是有方法解決,只要換個古董頭或唱臂,也可以改善一半以上的音質。

聽力觸覺是可以訓練的嗎?
聽力絕對可以訓練,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十二、三歲我擁有第一隻黑膠,是Johnny Mathis的作品,加上兄長裡有兩個是band仔,家裡已有一定數量的黑膠:Bee Gees、Deep Purple跟Carpenters都有,加上常收聽陳任的電台節目,緊貼最新作品,喜歡的就趕快去買。那時沒那麼多娛樂,耳朵會靈敏點。

聆聽的能力和品味有否被忽視?
現代人的聆聽能力可能跌到谷底,一個耳機標價數萬也有人付錢,但又如何呢?好音質不代表可以用數據顯示,但數據是營銷的重要元素,很多人看數字購物,買黑膠事實上是買黑色塑膠。高清是否代表原音呢?很多人並不會質疑。

追求高清和溫度是兩個派系?
我們聽歌著重兩個元素,一是溫暖度,一是音場,聲音有長度、能製造出距離,而不是死死地緊貼在唱機的附近。高清和溫度兩者的原意是對立的,是兩派人,要溫暖就不夠高清,高清比較乾淨,就會洗刷走溫暖度。音樂的溫暖度具有感動的能力,甚至能穿透毛孔,所以部分觀眾才願意購票去演唱會,而並非隔著螢幕看表演。

你抗拒上網聽音樂嗎?
不抗拒,網上的音樂是預設以耳機播放,已是不俗的享受,而並非在唱機播放的,如果硬要把他們在唱機播就欠缺力度,聲音都散開了。每個年代都有它的錄製手法,也許有些監製放置錄音咪的手法已失傳,現代人只可以接受,再加以模仿,減一點冷酷,多一點溫度。

如何在網上找到音質良好的音樂?
音質取決於音源,如果音源好,YouTube也可以找到像真的版本,但反之,無損傳輸也無法挽救,YouTube所用的mp3製式在這二十多年來完全是被低估的。現在Spotify和各個平台的版本,隨時比YouTube更差。

音樂保育是否一場與科技的角力?
某部分可以得到平衡點,部分唱機容許你用USB保存檔案,其實效果不太理想,保留的只有五成的質素。如果用古董唱盤,進入一個九十年代的燒碟器,再燒錄在CD裡,起碼可以保留到八成,可以橫掃那些所謂複刻版。現在很多人把歌曲上載到雲端,成了聽音樂的私人空間,科技在這方面的確幫到很大的忙。

香港不乏音樂創作人,音樂保育或音樂欣賞的重要性在哪?
我擁有那麼多原音,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希望音樂家能得益,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廚。聽唱片,有時根本聽不清楚低音結他演奏的是甚麼,於是他們只好自行處理掉。最近有個爵士樂結他手到訪,最後寫下的留言是「unmistakable」,Pink Floyd的設計原來是這樣的,原來這個位置有小號,後來的版本都聽不見了。不要以為做新創作就可以不懂以前的作品,他們需要了解過往的Rock Music和爵士樂等,因為一切都有關連。The Beatles被Ray Charles影響,其他樂手又被The Beatles影響。舊的方式如果正確就可以以它為依據,如果源頭消失或模糊了,就很糟糕。

Eric Clapton – Unplugged 的三個版本:

Master tape

Cassette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