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碟,回來了 唱片店老闆 阿威

 香港的音樂產業曾經冠絕亞洲,從四大天王的年代到「哥哥」張國榮、梅艷芳等經典歌手,每張熱賣的廣東大碟都見證了當年樂壇最輝煌的時刻。後來香港樂壇一度陷入低谷,被韓團和國外的歌手取代,但值得慶幸的是,廣東歌在重整旗鼓過後終於捲土重來。

「只要香港樂壇沒有放棄實體唱片,唱片行便不會率先投降。」進駐信和近三十年的唱片店老闆阿威,雖然目睹了本港明星偶像的斷層,但無改對本地音樂的熱愛,一直本著滿腔熱情賣力捍衛自身對於唱片的執著。

text.Leon Lee
photo.Bowy Chan

銷售成績見行業真章

所謂「入行即巔峰」,「SKY Music」於九十年代開業,恰巧趕上香港樂壇和唱片業的高峰時期。老闆阿威表示當年行業十分興旺,廣東碟的銷量以幾千幾萬來估算,根本不用擔心生意的好壞。「當時每日都要跟其他行家搶單接貨,只會憂慮貨存是否足夠的問題。」在百花齊放的盛況下,他接著說舊時的廣東碟甚至有所謂「三白金」的名銜,以當年的標準衡量,銷量到達五萬隻稱為白金唱片,故三白金實際上是賣出了十五萬隻專輯的驚人數量。「其實那時候的歌手幾乎支撐了整個香港唱片市場,他們每年出2至3隻專輯便足以抵過我們這些小店一年的生意額,所以把店舖做到如此大規模真的很有成就感。」

有低有高也不失為過

後來香港樂壇迎來一段為時不短的低潮時期,對於廣東歌的下滑,阿威認為市場萎縮的確讓日子變得難過,但放眼現在卻並非壞事。「我們店舖最初主力售賣廣東CD,只有一個百分比是來自外地,但後來每況愈下,甚至有某些歌手的專輯我們根本不會購入,因為不可能賣出『只會蝕本』。」

要撐過低迷景況,阿威為了維持生計開始購入各地的唱片,從台灣、歐美到K-POP韓團,這些外來文化雖然令唱片行的本土風味褪去不少,但他依然抱著樂觀心態去看待。「在商業的角度來看,因應市場需要來供應是營商的基本,正如當韓國音樂在亞洲形成大熱趨勢時,我便自然會著眼於韓星的專輯之上,好讓歌迷選擇。」阿威認為,多一種音樂文化的出現可以擴闊對世界的認知,作為歌迷,要學會聆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才是對耳朵負責。「我認為以往韓團的成功正是本地偶像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吸取一些可取之處融入到廣東歌內,對腦袋也是一種新的衝擊,正如今日MIRROR能夠崛起便某程度上托賴於此。」

為唱片另闢「精品」新徑

如果有仔細觀察的話,其實不難發現「SKY Music」從開業至今都在最大的牆上掛滿本地歌手的唱片。雖然口裡說著廣東碟難做,但其實多年內阿威都以力所能及的形式為香港樂壇鼓舞,「以前年輕人會取笑本地樂壇,但近年大家的焦點逐漸回歸,許多客人身上都有著一股『使命感』去捍衛本土文化,我們作為傳播的渠道之一當然要略盡綿力。」故即使其他年輕歌手如林家謙、林奕匡等的影音產品還算不上多,但唱片舖依然會把他們的新作放在中央來爭取更多的曝光機會。

與此同時,在MIRROR風潮帶動之下,店鋪人流有顯著上升,來店光顧的客人種類亦相對以往更為多元。從客源的年齡層面來看,阿威提到近期多了不少年輕人專門前來購買唱片,經過一番交流,發現原來部分顧客並非只是以粉絲的身份支持偶像,更多的是全心鼓勵年輕歌手創作的有心人。「這群『後生仔』真的讓我喜出望外,原來他們看到店內擺放著許多以往巨星的重製版或復刻版CD,便勾起了對舊時廣東歌熱潮的好奇,買了不少四大天王時期的精選回家。」另一邊廂,他又直言現時實體唱片成績有進步,對於傳媒推動廣東歌的力度是值得欣賞的:「就像叱咤903多年來一直大力支持本地創作,每年的叱咤頒獎典禮真的是樂壇盛事,上台領獎的十有八九都淚流滿面便知其認受性相當不錯。」可見媒體提供的空間和宣傳能令更多觀眾認識這群「新起之秀」的作品,買碟意欲便自然而然地蔓延開去。

始終處於「串流聽歌」的年代,阿威有感大部分年輕人購買唱片也許只是出於「保育」之心。唱片公司要保障銷量和產量,踏上「唱片精品化」之路真的無可厚非。「現時幾乎沒有人會為了用唱盤播放而購買CD,許多客人在下訂單時便已表示只會用作收藏,甚至不會拆封包裝。」他指其實一隻包含10首歌曲的唱片價格素來都在100元左右的水平,試過下調到80元但未曾想過加價,生怕些微增幅也會成為阻力讓客人卻步。不過自從「唱片精品化」後價錢調度變得十分鬆動,正如早前麥浚龍與謝安琪的新碟以模仿「小說」的外形來包裝,228元的定價同樣極速賣斷,證明這些包裝精美且質素良好的唱片確實能夠吸引歌迷,「唱片公司製作唱片成本有一定的壓力,以往不敢調節定價就是害怕收入和支出的差距過大。如今CD有了收藏價值,客人相對上亦願意花費更多為偶像『賣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