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立 誰都可享受做Zine的快感

Zine不只是展現文化的拼貼藝術,也是湊合人性的思考結集。譬如本身對香港年輕藝術家陳惠立的初印象,始於其與丘國強在2010年創辦的二人組合Dirty Paper,那些圍繞回憶、個人經歷或身邊荒誕事的畫作;及後,當他獨立發展以 「游水」為主題的藝術系列,又了解更多他對城市環境的感受或想像。

惟真正深入陳惠立的內心世界之作,卻要數兩本他與母親合作的Zine《她說 你係乞兒婆到執返黎》及《媽媽,你認唔認得我?》。這兩本運用日常文具、現成物及印刷物料手作的小誌,滿載創作者對母親、家庭及成長的情感,捧在手中翻着、讀着,既富質感亦見窩心,甚至令人看後忍不住想動手,重新發掘自己的生命中,有哪些值得好好記住的尋常細碎,別讓一切隨時日消逝。

text.Ko Cheung
photo.Bowy Chan

哪時起接觸到Zine?

個人來說,讀設計時因為做一條講「怎樣逃避賣旗的人」的手繪動畫,畫了好多Storyboard想「唔好嘥」用來做導讀小書,忙於排版、編撰,最後愈做愈過癮,排了十幾頁,萌生「錯重點但享受」的感覺。可能就是做Zine起點吧?宏觀的說,近年設計、排版及印刷技術普及,許多人做產品都會配上紙本的明信片、小冊子或小書作介紹,甚至獨立出書。坊間又多了創意市集、獨立書店如艺鵠書店(ACO)等寄賣Zine,讓人多了渠道去接觸及購買。

你特別喜歡哪類型或題材的Zine?

外國Zine文化發展頗全面,我鍾意行紐約、倫敦的書店或歐洲的Vintage店找書,從影視次文化、性別、社會到生活文化的Zine均有之,呈現方式不一定以文字為主,不少是純圖集,好精彩。這本《Geographie, Liret Educatif》談的是地理資訊、《Sciences Les Diseaux》畫滿雀鳥圖片,畫風典雅又精美。香港都找到得意Zine。例如我去游泳池找資料,發現以插畫配資料的「游泳人士手冊」,有點像Zine的模式。在大館買的《黑間之光 雷光夏》用紙及色調精美,大陸出版的《甜圈》則視覺震撼。台灣創作人Hai Hsin Huang的《Quality Drawing》(nos:book)模仿宜家說明書,幻想沒有兩個人砌傢俬只可單人進行的情況,好有趣。Zine的魔力在於視覺上精心,可給觀者「一望就Get到」、「明就明」的快感,但內容佈局用心,亦可讓人慢慢品味潛在隱喻,達到多層次的體會。

就你的觀察,香港Zine於題材、設計及製作等方面,有何特性或傾向?


類型上,愈來愈多人採用Risograph,其原理是每次只印一種顏色,若要做雙色或以上效果,則需重印兩次或更多,適用於小量出品,創作前要構思多點畫圖、用色等細節。題材上,做Zine概念或可比喻成Instagram,當事人都有話想說及傾向短式分享,不用透過主流出版或大平台,已可自發想做就做。內容更私密、個人化。像我做Zine不是最主要的創作方向,也會想像別人未揭書前好奇自己想說甚麼,會想做更個性化、更內在、更實驗的小誌,甚至用生活細節講故事。連May Fung(藝術教育家馮美華)都說「你咁大膽,賣阿媽的故事都有人來買?」

可以就《她說 你係乞兒婆到執返黎》及《媽媽,你認唔認得我?》分享做Zine經驗嗎?
兩本Zine共通點想引起別人的「問號」。每當被人問起困難、考驗,往往不在於技巧方面,而是在於「我究竟最想講啲乜?又想令人感受到啲乜?」。《她說》比較純粹,想呈現我成為創作人之前,媽媽是「先將我創作出來的創作人」的故事,運用好多成長儲下的生活照片、學校通告、資料等,還原那過程,有點像一本「母親的寫真集」(笑),記得媽咪看到幾開心。


但《你認唔認得我?》作為母親系列的延續,我想讓她參與度更高。留意好多牽涉親朋的作品,都是對方離世或不在時去懷念,但我會問「點解唔趁喺度時一齊做?」尤其經歷媽咪在酒店工作,面對防疫的清潔壓力,幾個小時Panic到「啪熄了腦海的總掣」短暫失憶,只有我目擊一切,更覺得自己不紀錄就無人會做。於是決定入住她工作的酒店,搜證般拍照了解她的工作處境與日常,再選來文具店的資料板、酒店的鉛筆做素材,並邀請媽咪在我策劃之下,親筆寫下失憶時的對話、畫下時鐘、甚至我和她的樣子等。過程中,看到她模仿iPhone畫畫、留意我的表情,發現她也有她的創意和美感,很可愛。

從觀看到創作Zine的過程,最大領悟是甚麼?
兩本談媽媽的Zine透過書展接觸不同群眾,收獲很多人的迴響,提到他們的家人有類似遭遇,很震撼。大家又會問候媽咪的健康,好窩心。人與人的連結很珍貴,讓我感受大歷史以外,失落的小人物歷史,也是值得關心和補充的時代碎片。比起談「主流與小眾」,我會說「Zine更似益力多」,袖珍、濃縮,有種當你「突然想飲,就飲吧!」的舒暢。它不用日日飲,一時Click中,好Junky,耐唔耐試少少都幾好,當你撞到、鍾意,有緣份,就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