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謙封面專訪|台灣拍戲重新學習 享受矛盾的此時此刻

劉俊謙說,小時候是個夢想家,心中有好強的信念。「無論對世界抑或演戲,我都很有熱情,哪怕可能是錯,一直太相信自己。」出來社會十多年,多少有點改變。「可能化了一點,或是我要進入別人的世界。」

作為演員,尤其香港演員,可演出的作品數量不多,相當被動,衍生很多無力感。「有時候,希望在無力感下嘗試主動一點,將被動化為主動。」以無法為有法,劉俊謙一方面在香港等待拍攝機會,除了本月上映的《潛行》外,亦有兩部港產片《武替道》及《九龍城寨.圍城》排期上映。

另方面,劉俊謙嘗試踏進台灣市場,完成了Netflix台劇 《此時此刻》後,演出廣受好評,《誰是被害者2》 亦即將登場。遊走台灣與香港兩地,是地域也是年紀,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演戲再有新想法,此時此刻的劉俊謙,其實有點矛盾……

Text.Nic Wong|Interview.金成、yui|Photography.Tyler Yeung|Styling.Calvin Wong|Styling Assistant.Alexiar|Hair. Nick Lam@Orient4|Makeup.WiLLWong|Wardrobe.Burberry, Dior, Gucci|Watch.TAG Heuer

台灣再出發

這一年來,劉俊謙在台灣相當活躍,繼早前現身金馬獎頒獎及走上紅地毯,有份參演的台劇《此時此刻》在Netflix上架後廣受好評,《誰是被害者2》快將登場,而他與陳意涵主演的電影《小曉》亦將於1月25日上映。劉俊謙坦言,疫情期間獨自去台灣,是一趟無盡的冒險,也是孤單的旅程。「去年我自己一個人去了台灣,留在台灣半年。那半年一直處於疫情之下,面對語言及文化差異,自己的國語說得不好,極度孤獨,放假時留在酒店,一直都在想想想,很感恩在台灣能夠拍到不少東西,但又擔心回到香港可能沒東西拍,不只是我,我這一代的演員都遇到這方面的問題……」

劉俊謙不諱言,經歷三十歲後對人生對世界有好多看法,卻只能夠累積在心裡,處於一個鬱悶的階段。「於是我開始想寫東西,亦是我主動去找人生意義的一個方法。」他問自己不少問題,首先問:為何自己這樣想寫東西?卡住人生的最大問題是甚麼?為何有這麼大的慾望想說故事?透過寫下來抒發,與好朋友聊天,劉俊謙慢慢在過程中探索自己。「為何生命中總是有低頻不停地響?我想找這個低頻出來。」

到了台灣一段時間,劉俊謙自覺像初哥一樣,再次重新學習演戲。「我已經沒時間想太多如何處理好角色,這是很挫敗的,同時間亦給我很大啟示,演員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

改變思考邏輯

演員累積一定的表演經驗,或許慣用自己最舒服的表演方式,但當劉俊謙去到台灣,語言不通,感受到文化差異甚至有些用字不同,再不能在台灣用舊有一套。「語言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讓我改變自己的習慣。」利用新語言來演出,他必先處理的,當然是說好國語。「我來到台灣第一部拍《小曉》,那時候他們說我的港腔很重,經過一年時間,至今已有進步。」改變語言,也會改變思考邏輯。「我習慣了用廣東話的邏輯思維,才翻譯成國語,亦令我想到能否有天用國語拍戲,能否用國語來思考;他日用英文拍戲,能否用英文來思考?語言,的確會令我的表演不同。」

《小曉》即將上映,香港觀眾先睹為快的卻是Netflix台劇《此時此刻》。「這是我在台灣拍攝的三部作品中,離開台灣前的最後一部,那時候自己一個人很孤單,留在台灣很久,帶著一份豁出去的心情,沒有表演好不好看的包袱,只想玩得開心。」

原來劉俊謙主演的角色,最初設定只是個溝不到女的外賣員,而非聽障人士。「那時候跟導演傾談,他說我不像溝不到女(笑),同時指出我的國語有口音,想到不如給我一些障礙,然後加入了聽障這個設定,當中是大舌頭(癡脷筋)的那一種。」於是,劉俊謙與一些聽障朋友見面及相處,又在網上聽聽他們的說話方式。「我覺得很神奇,這明明是我的缺點,但跟導演傾談後,創作團隊將缺點變成既新奇又適合我的元素。」加上這個故事所說的是兩個世界的人,聽障本來令兩個世界拉得更遠,最終兩個人卻可以走在一起,讓這個故事變得更浪漫。

荒廢了身體

劇中的焦點之一,當然是劉俊謙露股上陣!被問到有否考慮,他居然說考慮不多。「其實我對表演沒有這種負擔,如果劇情有這個必要,我都樂意的。」以前讀體藝中學,運動神經出眾,加上劇場出身,他一直很注重身體的線條。「過去我很在意自己的體型,擔心自己胸肌腹肌橫不橫,現在瘦了好多,整個身體弱了,有時還有點腰痠骨痛及頸痛。」他直言,現在簡直是荒廢了自己的身體。「以前注重身型令我花上好多心神,從而對其他部分的付出很少。當我不注重身體時,意識去了其他方面,自此我的思考更多,專注更多內心世界。我也不知道這樣好不好,其實覺得不太平衡,我的性格是經常想找到平衡,可惜經常都找不到。」

台灣與香港之間,看來也出現了不平衡。現在榮升為台灣的傳媒寵兒,比起開心,劉俊謙其實有點矛盾。「身邊人如經理人及爸爸媽媽開心過我,我自己反而比較負面、悲觀一點,就算有開心事發生,開心過後我會很抽離地看這件事。所有演員都在等一部戲,我慶幸地自己等到《此時此刻》,我這一代好多演員都未等到,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卻只是未有作品被觀眾看見。」

從台灣返回香港,那麼未來會否花更多時間在台灣?「我開始不太想受地域限制,無論在香港、台灣,或者亞洲,甚至乎歐洲,我覺得如果留在單一市場,可能創作上變得狹窄,希望出去跟不同國家導演合作,然後再回來香港。我經常思考,能否作為香港演員衝出去,似乎是突破了一個局面;想得大一點,如果我去到,又是否代表其他新一代演員都能夠做到?這樣的話,香港電影又會否在困局中闖出一條血路?」

純粹與妥協

不斷思考想來想去,到底想得通透,還是愈想愈亂?想著想著,劉俊謙開始掛念之前可能魯莽衝動、敢於亂闖的自己。「小時候想法不夠深思熟慮,過度單純,但現在看回去其實很浪漫、很純粹,現在每想一件事卻不能像十多年前的自己那種很純粹,以往我說要這樣做就怎樣做!」人愈長大,愈看到好多現實的東西,可惜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無法改變。「長大後學懂的是,好聽就是配合,不好聽就是妥協,這些都令我覺得少了以前一鼓作氣的劉俊謙。」

心底裡,有機會還是想突破一下。正如現在的速食文化,一定要做一些搶眼球的東西留住觀眾,或者凡事以收益為先,已是大勢所趨,但劉俊謙依然相信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被時代趨勢的影響。說到底,他體內仍留住廿幾歲的自己。「只不過,兩種力量會在內裡打架,一種是長大了入世的劉俊謙,另一個是很憤怒的劉俊謙,好多東西看不過眼,很理想化,但更多時候都受到很多打擊,所以我想保護他,不要想得太美好,開心一會兒就好。至於未來有否機會叫廿多歲的他出來,可能就是之後要面對的人生課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