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專頁「香港街上觀察」版主M 城內的Emo世界

不知從何時起,在迷亂的城市漫步成了一種浪漫。我們隨意遊蕩,用眼睛探索,在無法離港的當下渴求離岸,而那不起眼的牆壁街角,近日亦輾轉成了塗鴉溫床,在夜幕低垂的時分,被某人用歪斜筆跡隨意宣洩,仿佛牆上充滿詩意的夢囈與情話,就是城內的每段故事章節,在默默吸納眾人情感,與你一起「Emo」(情緒化或傷感的表現),直到被白漆遮蓋,故事才暫告一段落。

Text:Leon Lee
Photo:Oiyan Chan、受訪者提供(graffiti)

字在街頭默念

「我想這種Emo塗鴉是由上個冬天開始增加,也許季節變更會影響人的心情,始終手腳冰冷也更易傷春悲秋。」Instagram專頁「香港街上觀察(@hkurbanrecord)」開頁一年半,便已累積了七萬名粉絲;專頁上紀錄了很多香港街道的塗鴉,從Tagging(簽名標記)到歌詞,甚至憤世嫉俗的短詞詩句應有盡有。版主M(化名)說,自己是名建築系學生,因此對於建築外表相對在意,而自疫情開始後略感生活苦悶,便開始分享自己日常所見的各種有趣塗鴉。

「我起初不太留意街頭藝術,因為Tagging類型的塗鴉沒甚麼信息內容,但現時這種抒發情感的很是有趣。誰又想到公屋牆上的一句『老派愛情』,能讓大家開始『文藝復興』呢?」據版主M的觀察,Emo塗鴉與以往需要「捐窿捐罅」四處尋覓的種類不同,它們大多都盤踞於電箱、燈柱或垃圾桶等當眼位置,就像在街頭等待著目光似的,是種默默靜臥著的盼望。「我想這是一種圍爐心態,像日常放上專頁的照片底下,都會有很多網民和應這些塗鴉句子。許多時我都很費解,他們為何開始訴說往事和感情,也許是感觸?也可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溫暖,讓大家在街頭默唸起來。」

社區留言版的溫馨假想

對於塗鴉藝術的隨性,M想了很多,也想不通很多;專頁短時間內「爆紅」,讓他分不清自己想要與網絡流量的必要,也無法猜透能夠觸動各位心靈的作品類型,正如兩句出自台灣作家李維菁的名句「老派約會」及「只有散步,我們才真正聊天」,雖然奠下了專頁的「文青」風格,卻也比不過簡簡單單的一句「生日無Frd子」與其他較鬱悶的「Emo」。M自問掌握不了這種模稜兩可,便索性把專頁化為「社區留言版」,好讓各位以塗鴉交換心事。

「現時篩選出來貼堂的都是些『是日金句』,希望盡量讓城內的人共享這些情感氛圍。從牆上到線上,我想就算彼此陌生,但也總有一點共鳴之處;即使不認識對方,但大家為了同一Emo停留拍照,也是一種相互理解,能再現出『有人明白我』的溫馨假想。」牆上塗鴉雖然拙劣,但剎那間依然能夠劃過心房。

明白甚麼都總有限期

如果說街道生命是人活出來的,塗鴉便是生活的落腳點;這種關係雖然不符律法,卻依然令許多人鋌而走險,為那面舊牆粉飾。在密集的街巷罅隙中,版主M看到「嚴禁塗鴉或標貼」的告示上,有著一句「點解我要跟你個beat?」,這是某人的心聲,也是一種疑問,到底塗鴉該洗去還是遮上?是「毀市容」還是藝術美學?他說自己難以評論,但用觀察的角度來看,除非提及的內容十分敏感,不然「被清理」的一般都是圖畫先於文字,而無傷大雅的「情情塔塔」則會存活得比較久,但也總有被解決的一天。

正如一個月前所拍下的一幅Emo「世界唔可愛,但你好撚可愛」,原來在訪問當日經已被白漆蓋掉。M邊說邊感可惜,話音也滲露著一縷失落,他明白定期清理在所難免,但塗鴉也要耗費時間和心血來畫。這種「清零」收場的結局,既勾起了他對專頁未來的擔憂,也終讓他有了「瀟灑走一回」的設想。


「我認為現時專頁一直在瓶頸的關口徘徊,有點樹大招風的感覺,所以未必會保留很久;但在離開之前,也希望藉著現時關注度去推廣香港街頭藝術,與一些藝術家舉辦展覽,交流彼此想法。」興許牆上的字畫沒了,我們以為再沒下文,但心心念念的總會留下,不論塗鴉還是情緒,曾經的領會與感觸,定會在下個不經意的回眸中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