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Style Cover| 影壇一隅的他和她 林明禎 盧鎮業
2024-04-09
林明禎和小野(盧鎮業),近年雙雙以演員身份穿梭於香港影壇,在水銀燈不間斷的閃爍下,二人漸漸從影壇側跟往影圈中心步近,雖然尚未有合作機會,卻因為一次造型照拍攝而碰上。情況像極初遇「阿Meow」的林明禎,根本沒想到「大佬」會離她而去,僅剩孤身一人的華麗,卻因此走近了家人;亦如同戲內佈滿傷痕的「鄭sir」,明明心態盡是脆弱,盧鎮業還是選擇與溫柔同行,引領觀眾們一起走過悲痛。這一隅,有著深愛香港電影的他和她,無論你喜歡誰,電影都是他們理解傷痛的言語,關於社會,也關乎失去的人該如何堅強走下去。
Text.Leon Lee|Styling. Sum Chan|Photo.HUNGMC|Hair.Matt Chau(MinChen)、Jay Yeung@The Edge salon and academy(盧鎮業)|Makeup.MinChen、Carmen Chung(盧鎮業)|Wardrobe.Theory
穿搭於演戲的份量
在思考穿搭之前,你會先從那部分開始篩選?
林明禎:我出門第一件事是要舒服,美是放在第二位的,所以我不算很懂得穿搭,只要第一件拿起來的單品足夠舒適就可以了。我認為時裝跟煮食很相近,每一次每一個廚師煮出來的成品都不一樣,可能會混和許多不同成分,然後創作出不同的味道,就是這樣一種特別的藝術,所以我會從感覺部分開始。
盧鎮業:我會從顏色吧!雖然我的衣櫃一向只得白、藍、灰,但總會有跟當日比較友好的顏色,譬如先選好褲子色調,我就會從那裡發展下去,我通常都是從下身出發選擇的。當然藍色也不錯,雖然很普通,但同理是舒服,穿上身能讓人感覺得到平靜。
衣服對你揣摩角色的重要性?
盧鎮業:我覺得視乎你如何擁抱它們。譬如我拍《花椒之味》就是做一個從男童院出來的青年去了做侍應,當時配給我的服飾是一套很不修邊幅的運動裝,卻配了一個玉墜,但我的角色背景其實並沒有設定為甚麼要有,又不是親人給的之類。還未埋位前我把玉墜鵮在嘴,你會去想這個道具對角色有甚麼意義,而又是誰送給他的呢?幾歲開始戴在身上形早影不離?所以我想當你進入角色時,衣服的精粹並不在於華麗,而是那些服飾的「重量」到底放在哪裡。
兩個人的自在圓滿
鏡頭前後的自己是?
盧鎮業:我想鏡頭前大家都會覺得我是寡言認真的人,但鏡頭後的我都會嘗試有得偷懶就偷懶,工作時當然認真至極,但也會把握時間去放鬆與耍樂。
林明禎:我覺得鏡頭前的自己是活力滿分的,但鏡頭後的我可是十分慵懶(哈哈)。
一個人獨處/兩個人相處的自己是?
盧鎮業:一個人的時候我很靜,會不斷找一些內容填充這段時間,可能是文章也可能是一部戲,書本也可以,若然甚麼都沒有的話也會選擇發呆。但兩個人的時候我說話會變多,感覺好像雙方該要輪著對話,你不開口我開口的樣子,所以我想當兩個人的時候,或是我很樂意聆聽對方的時候,我都很容易跟別人聊得上。
林明禎:一個人的時候……我是十分慵懶的,兩個人的話就……一起慵懶吧。
盧鎮業Varsity Jacket in Neoteric |Essential Tee in Cosmos Slub Cotton |Zaine Pant in Neoteric
兩心太入戲
關於進入/抽離角色的比例,你們的心得是甚麼?
林明禎:我是一個好需要「take action」的人,就是如果我沒聽到這句的話就很難進入狀況。但只要導演一跟我說action,我就會馬上立刻進入角色,就跟那個「CUT」是一樣的, 聽到「CUT」喊停我就回來了。因為目前我試過的角色也不算很多種, 最近就是很開心的賀歲片, 其實我自己剛好很享受本人跟「meow」很相似的感覺,所以也不太會有抽離的感覺。
盧鎮業:我感覺上進入角色的準備時間愈長就愈好,譬如前期多一點時間,而抽離真的是愈短愈好。尤其需要飾演一些比較多心事或者經歷了許多痛苦的角色。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會希望前期能盡量長時間,而離開的話則盼望能像林明禎,一「CUT」便回來就最好了,這樣便是最理想的方式。
我認為《年少日記》有一個很重要的安排發生得很好,我們最後一天拍攝亦是結局的拍攝日,意味著「鄭Sir」在天台重遇哥哥。對於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最後一日就是跟角色一同重溫復活,所以當拍攝結束後,就能很鄭重地跟這個角色說再見,這點得要歸功於劇組有投放這個小心思。
盧鎮業 Euclid Blazer in Paper Nylon | Essential Tee in Cosmos Slub Cotton |Gamme Pant in Paper Nylon
會發掘自己跟角色的相似之處嗎?角色之間有沒有地位之分?
林明禎:會的。但怎麼說呢,如果以我自己跟「阿Meow」相比,我其實不太認同她的愛情觀,我算是比較瀟灑的類型,然後理智神經比較大,所以我們唯獨相似與有共鳴點的地方是「家人」,因為我是「哎吔大嫂」,決心一個人擔起頭家,然後我自己也是想先把所有家人顧好,再來專注自己的事情,也是優先顧家的。不過我始終演過的戲沒有很多,所以所有角色對我來說都同樣重要,很期待了解自己的「天花板」還可以去到甚麼高度。
盧鎮業:我不會去區分角色的地位高低,但又確實會因為場口比較多,變相我有更加多空間去搵跟「鄭Sir」的接觸面。去細閱他生活的質感,他的關係網絡,這些事都令到我跟角色有變得更親近。但這點不代表一些戲份少的角色就很疏離的去演。其實你反而要更加用力與方法去貼近他,那些空白的部分如何填補呢?都是一個難度所在。
成為演員後,對香港有改觀嗎?
林明禎:以前我尚未入行時,我是不會進戲院看電影的,只會在家中看。但成為演員之後,我不知為何就變得很愛到戲院看,感覺真的是完全不一樣,變得跟電影跟演員的感覺好近。始終我小時候都是看香港電影長大的,作為馬來西亞人,當時自己對香港一直有一種憧憬,覺得香港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很多很有地道風味的五顏六色的招牌,很像是置身另外一種夢境當中。
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機會涉足香港電影圈,成為香港電影一份子,這點對我來說是最神奇的。因為我自己每天起床都有個習慣,我會把整個家的窗簾打開打亮,跟這個世界說早晨,然後我就會跟自己說真的很奇妙,「我現在人在香港,準備要去拍戲了。」直到現在還是覺得這際遇很神奇。
盧鎮業:其實我跟林明禎一樣覺得很神奇,因為我也是看香港電影長大的,而小時候總覺得「香港電影」很遙遠。我入行第一份工作是做收音拿咪托的,2009年麥曦茵作品《前度》的收音助手,當時已經覺得很神奇,因為從小覺得演員就是在電視機的四方框裡,我入VHS播放錄影帶就看他們演戲,然後慢慢長大了看VCD入戲院,你怎會想到有一天是自己拿著Boom,然後阿嬌(鍾欣潼)、杜汶澤就在身旁。跟電影的距離感一下壓縮了很多,我認為是從那刻開始發現,自己跟電影可以走得這麼近。
Fitted Shirt in Silk Georgette
High-Waist Slim Crop Pant in Oxford Wool
Morton Double-Breasted Blazer in Stretch Wool
Hugh Shirt in Cotton
Zaine Pant in Neoteric
關於盧鎮業對港產片的話
覺得近年香港電影的主題為何都集中在「社會」上?
盧鎮業:我會認為這個題材不是突然爆發出來,不過是九十年代期間它不是電影圈主要的題材,因為香港電影最外顯的當然是動作片、功夫片、警匪片、笑片之類,但不代表我們沒有社會議題。很深印象是自己到了20多歲才第一次看張之亮導演的《籠民》,是很深刻地刻畫住籠屋的人所面對的狀況,他們將要被趕走時有多無助,這一類的電影好明顯不是唯一,前前後後其實都有好多書寫社會狀況的作品,只不過在大眾層面沒那麼認知到,因為我們有其他更響亮、更被外界所認識的片種,但這件事關係到很多層面。譬如
製作費;又可能因為亞洲其他電影市場在八、九十年代尚未成長,但當其他市場都成熟以後當地觀眾都會看本地片,自不然香港電影賣埠會變差,製片成本又變相再減少了,這件事的發展是一件很自然的脈絡。
從獨立片到商業片,對香港電影的看法有沒有變更?
盧鎮業:其實獨立電影與商業電影,當中一定有差異,一個可能是工業體制去製作發行,另一個則是以相對低的成本去開一部戲,兩者的skill可以很不一樣,而它們書寫的題目、方法甚至拍攝的方式都很不相同,本來就是兩種生態。只不過是我過往跟現在,可能是投身了不同的生態,好自然兩者是不同的東西。所以對我來說理解之所以沒有不同,就是因為我依然清晰香港電影的生態吧。至於適應與否,如果以「演員」作切入點的話,其實不論獨立片商業片,它們的共通性在「演員」上是最大的,因為演員的崗位其實都是要進入角色,要學習這回事,在這個「創作」上來看獨立片商業片差異不算大。
盧鎮業 River Trucker Jacket in Neoteric Twill | Ryder Quarter-Zip Polo in Relay Jersey| Raffi 5-Pocket Pant in Neoteric Twill
提名金像獎的感受是?
盧鎮業:從演以來一直到現在,我慢慢轉跑道做幕前演出,然後提名男配角,或者做金像獎頒像司儀、嘉賓,感覺是處身夢幻之中旋轉,而實情到現在我也還沒能夠想像,自己以「最佳男主角」提名人身份親身走入金像獎現場的感受,所以我不想太多,相信到時候就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