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寧兒 實體的暖

「你記住要替電話做備份!」說得著緊又激動,因為岑寧兒(Yoyo)的電話在前一天消失了好幾個小時,世界就如此崩塌了。她一向都偏愛實體紀錄,那是儘管全城斷電也改變不了的安心感,當中包括紙、書,還有錄音帶。她在舊居找到兩歲時和母親一同錄製的聲帶,加上故事和翻唱歌曲,成為全新黑膠作品〈Bedtime Story〉,讓一眾已成年的小孩好好服用。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makeup.Onki Lau

hair.Sam@Orient4

wardrobe.agnès b.

venue.The Record Museum

以往在多倫多唸書,再到北京,在香港留了一陣子,最後到台灣定居,今年是岑寧兒在台灣的第十個年頭。習慣了空中飛人的生活,有哪位朋友生日或成婚,她隨時都可以回港一、兩天。這種來去自如的狀態,在今年並不適用,但她那老是東奔西走的心卻反而得以安定。以往連冰箱都不敢存放太多食材,最近她開始種植盆栽:「整個時間觀不同了,我知道今天是星期幾。在台灣的時候,我出現強烈的想家情緒,也清楚自己會想念家人、會想念香港。」長年跑來跑去,她總是冒起關於家的疑問:在此地是否紮根、是否等於家,或只是住的地方,種種仍是現在進行式的自問自答:「家鄉在香港,但家是進行式。地方會變,你可以明明住在同一個地方,某天才發覺你的家已經不再是家。當下我對家的定義,是家人所在的地方。」

去年母親搬家,她在舊居的房間中整理出一堆錄音帶,也整理思緒,更為此再三更改機票。小時母親工作忙碌,在錄音帶中錄好自己的聲音,讓女兒隨時播放,包括《阿里巴巴四十大盜》等童話。有天她察覺到家傭在睡前把收音機放到枕頭下,隨著顏聯武的深宵音樂節目入睡,她亦有樣學樣,播放著母親的錄音,沉沉睡去。「有的母女對話也錄起來了,錄音很神奇,是一種心意。儘管那個人不在旁邊陪伴,聲音可以陪著你。」

回憶的精華讓她想創作一系列的搖籃曲式作品,首先想起的,是她為羅大佑演唱會當嘉賓時演唱的〈舞女〉,講述台灣舞蹈家羅曼菲用舞步貫穿生命的故事。而在翻唱張國榮的〈我〉時,讓她特別安慰。灌錄的過程裡,她尤其掛念孩提時代的岑寧兒:熾熱地要盡早背好合唱團的歌詞,儘管就讀的學校著緊分數,她就只專注於合唱團和乒乓球,考個零分也沒關係。「我的版本是想告訴心中小孩:『你就是你。』成長時也許我們總擔心自己太奇怪,反正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倒不如好好接受自己的模樣,我八歲時就是這樣子了。」接著還有張震嶽的〈抱著你〉,最後翻唱的是母親在1987專輯〈City Girl〉裡、送給女兒的單曲〈常願意〉,這樣就組成黑膠新作〈Bedtime Story〉。九月在台灣的音樂會裡,還配合朋友撰寫的故事,組合成穿插歌曲和文字、有點劇場成份的「音樂散文體」。她強調所謂的床邊故事只是概念,並非只適用於睡前,也非針對那些撒嬌的真孩子:「儘管變了大人,亦不應無視童心。心中的小孩可能很累,可能受了傷。我們在面對社會時學會了各種應對,但請不要忘掉他,甚至要跟小時的自己和好。」


本來最理想的,是以錄音帶的模樣呈現,礙於技術考量,無法保持音樂質素和轉速的穩定,加上想呼應原版的〈常願意〉,她才選擇採用富有懷舊感的黑膠為載體。她笑言想大家從頭聽到尾,不要跳播,好好投入這23分鐘:「其實是有點霸道,上次的作品也推出黑膠版,原來很大分別,音質和諧得多,也少了數碼版的高清感。就等如菲林和4K,後者的確比較清楚,但前者有溫度嘛。」她偏愛貼近原貌的東西,例如糙米總勝於加工後的精緻澱粉。黑膠唱片這個發明,把聲音實在地刻畫在唱片上,儘管不擴音,只要唱盤針輕輕經過唱片表面,也能發聲,對Yoyo而言具有物理上的奇妙。

她最近常鼓勵朋友,也要好好錄下跟家裡兩歲孩子的對話,而對方卻自然地打開智能電話的錄音機功能。說罷,她表情頓時有點耐人尋味,在虛無的電子發明中獲得心安是難以穿越的心理關口。喜歡錄音帶,也熱衷於菲林相機,是源於偏愛兩者的實在感,像是可以凝結一段時間、一個空間:「我覺得實體有種安全感,雖然說出來很老,但我真的不喜歡。我也會看電子書,但看67%和揭了多少頁是兩回事。拿著紙或書,揭開就感受到存在,覺得文字正等待著我。唉,簡直是恐龍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