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森林浴 ︳大病不死 森林浴之救贖 ‧ 療心 ‧ 聊森 ‧ 眾人專訪
2025-04-07

森林嚮導員Winnie Wong
眼前的Winnie Wong是考了美國自然及森林療癒協會(Association of Nature and Forest Therapy Guides & Programs,ANFT)證書的森林療癒嚮導,一身醒目而不過份喧鬧的橙色山系風衣。Winnie笑說,在森林中還真不能穿太大地色。她曾在日本屋久島受訓森林療癒嚮導時,獨自森林漫步中,然後離奇地仿如跌入結界般,迷路三小時,最後就是看到同學的橙色外套才找到出口。然而這樣的奇怪經歷也沒令Winnie對山林卻步,因為她知道,森林對她的寵愛和救贖,遠大於驚嚇的經驗。
Text:蘇花

2019年的香港發生很多事。社會運動除了關乎政治,也為社會整體蒙上了一層高壓氣氛。Winnie熱愛香港也熱血,愛得連自己身體出現問題也顧不了。終於,身體嚴重受不了,腦部瀕臨崩潰,結果要做手術。而出院後數天,她再度入院。失眠,幻聽,幻覺,瘋狂的身心折磨,迫她真正要停下來。在休養身體期間,Winnie經常在她家附近的柏架山漫步,回想起那些日子,她說:「更準確地說,是『慢步』,因為身體狀況,根本不容許我走得快。」日復日的森林散步中,Winnie的精神和身體開始好轉,真實感到森林給她的療癒。而這時她初次接觸到「森林浴」(Shinrinyoku)這詞語,更找到了她的ANFT亞太區的導師Amanda,展開了學習森林浴的新生活。
-576x1024.jpg)
2020年以後,香港繼續多事。這年開始,我們進入了讓全球錯亂的新冠疫情時期。Winnie在新冠只能線上聽課,然後要獨自一人去香港的各個森林和公園去漫步和實習,她說在課程最後階段,她又來到她熟悉不過的柏架山去進行她的森林漫步,在她完成漫步,還差森林浴最後的儀式Tea ceremony未做時,眼前的一幕讓她非常受衝擊:她看到經常在她家附近出沒的野豬媽媽和她的BB豬,被漁農署的人強行帶走。Winnie 目送這家野豬被帶走卻愛莫能助,那刻讓她感到作為人類其實有時也很沒用。但在她感到自己如此脆弱之際,大自然又再給她一份禮物。Winnie竟然遇上一條在過路的竹節蟲。她說:「我見到牠在慢慢的過路,我決定要保護牠,就在牠身邊護著,直到牠終於安全離開。」那刻她忽然受到感悟,就算一個人的力量再細,能做自己可以做的事便可,那怕再微小都要繼續做下去。這包括她想保護森林之心。

Winnie成為正式的森林療癒嚮導後,在香港帶過不少森林浴,有舊同事驚訝於昔日從事媒體工作,行事風風火火的她,在森林浴時會要求他們跟她「慢步」,這在以前是不可能見到的事。Winnie也說她真的被森林改變了不少,她現在最希望是能讓更多人懂得和森林重新連繫,因為那份森林浴之救贖能量和療癒,她親身感受了。至於做到幾多?她也不知道,但那怕個人力量再微小,她都要繼續做下去。

在香港推廣森林浴渡己渡人
「香港森林浴」創辦人Amanda
也不知是不是森林讓人變得溫柔,Winnie Wong的ANFT導師Amanda,跟Winnie一樣,有著非常有療癒感的聲音。Amanda除了是導師,也是「香港森林浴」的創辦人,2017年開始帶活動,直到2019年頭,因為受訪於「星期日檔案」,開始給香港人介紹了森林浴的概念。Amanda跟森林浴連繫上,也恰巧是在大病過後。

剛開始時,其實只是一場自我療癒,我並不想帶活動和工作。我只是覺得在大自然休息很舒服,跟在室內所謂休息是不同的方式。」然後因為受訓的需要,Amanda需要實習帶人,開始分享經歷和經驗,做著做著,她除了是森林浴嚮導,還成了導師。

「其實人的身體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存在。」Amanda一直分享這理念。城市的高度發展,人和大自然的關係愈來愈脫節。沒想到一場新冠疫情,卻又帶來另一番轉機。「在疫情之前,森林浴的參與者可能出於好奇和八卦為主,但疫情後的確多了人主動找尋關於森林浴的種種,他們的心態是支援自己而不是當純粹娛樂,也多了NGO和學校對森林浴有興趣。」

在香港生活有很大的壓迫感,而跟大自然重新連繫,正是一個出路,這也是Amanda現在努力分享推廣的:「如何修補人和大自然的關係,成為不只是破壞大自然的人。」在亞洲其他地方如日本、韓國和台灣,森林浴的療癒功效被大眾普羅市民接受,而這點在香港仍是漫長的路。「希望有天香港人認識森林療癒,就如認識做運動有好處那樣具不可妥協的重要性,而且希望有更多資源研究森林療癒,越多研究成果,便越能推動這概念。也希望現在的改變能幫到對下一代的影響。」

教孩子和大自然玩遊戲解情緒困擾
遊沐創辦人William Tsang
遊沐創辦人及首席導師William Tsang (威廉)從事跟孩子相關的社會工作超過二十年,也是一位父親。「遊沐2017年成立,至現在2025年,小朋友無論幼兒、小學生以至中學生,所受的壓力更大,人和人的相處更差,對未來也更沒希望。社會環境,經濟氣氛,電子生產品的依賴,Brain Rot(腦腐)的出現,導致心理、情緒都不健康,更甚不時會有學童慘劇的聞。」

「小朋友的世界只有父母和同學。如果學會在大自然減壓,得到空間喘息,或許到時便不需要見社工。」威廉修過森林嚮導課程,知道森林浴對人的療癒效果。他想把大自然加上遊戲,對小朋友亦有同樣的效果。跟傳統森林浴比較靜態和慢活的形式不同,大自然遊戲是充滿笑聲,流汗,讓人放鬆的。至少在遊戲的那刻,小朋友要放低電子產品,跟身邊人溝通,也跟大自然連繫起來。

在大自然中,人會自然的放慢放鬆,而不同年紀的小朋友,會有不同的引導。年紀較細的,讓他們自由地玩,去感受大自然是最好的。至於大些的小朋友,便會用引導的方式去帶他們,有點像森林浴那種引導手法,但同樣是要讓他們在大自然中得到放鬆,赤足大地日,抱樹活動,以及在大自然中玩遊戲,讓孩子開放感官和釋放情緒是最大的目標。現在遊沐除了服務孩子,也多了不同企業找他們,可見對這類需求愈來愈大。威廉近年也有代表公司到各地做交流,全球對大自然療癒推動是大趨勢,香港也的確是行得慢,推廣的也以民間力量為主,但慢也比沒有好。惟望有天會有更多資源投入,讓小朋友可以快樂的在大自然遊戲而不是成為Brain Rot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