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專題】張秀賢:問題在制度,也在參選人的心態

台灣大選引起港人關注,政界中人也有不少前往觀摩,視察在完全民主制度中,候選人和政黨如何處理選舉事務。新上任的元朗區議員張秀賢(Tommy)亦是觀察團其中一員,他指港台選舉最大差別,除了制度上的根本問題,還有候選人對待政綱、選舉策略以至選舉後的心態。「若不解決這些問題,即使我們能夠學到台灣選舉的『形』,也得不到當中的『內涵』。」

Text & photo.Timothy Lo(部分相片取自受訪者及候選人官方社交媒體)
Photo edit.Bowy Chan

選舉對你來說代表甚麼?有何意義?
選舉對政治人物來說就是成績表,結果反應我們的工作是否夠好;選舉進行時,選民也能夠透過候選人的籌備得悉其工作態度。但選舉不應該是政治人物的唯一工作,我們該多思考究竟如何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當選後,議員身分讓有心服務市民的人可以做得更多。當然,無論是候選人還是當選人,最重要還是心態,佔了位置不做事也徒勞。

你覺得一個稱職的區議員該是怎樣?
區議員以往總是面目模糊,甚至連當選者都不太清楚知道需要做些甚麼。我們從今屆區議會能看到,即使區議員的限制很大,仍能透過議事和地區政策服務市民和發聲。區議員不應該像「街坊保長」班的角色,旅行團、派發禮品和福利固然會做,但吸引到市民的注意力後,也要跟他們解釋政治主張和理念,不應本末倒置為派而派。是次台灣立委候選人吳怡農便值得學習,網民和媒體大多關注其樣貌和身材,他反而藉此機會,「騷」完肌肉後認真介紹國防政策主張。

是次來台觀察大選,從中獲得甚麼啟發?
台灣政客所用策略或造勢技巧固然印象深刻,像如何動員選民、塑造政治明星等,但香港人未必做到——因為兩地制度有根本差異,台灣是真正的民主社會,香港則沿用半民主、行政主導的制度,無論選民還是議員也不能「假戲真做」,過分沉迷選舉的遊戲。我們能夠為他們的選舉感到震撼,但我們同時必須清楚台灣歷史,了解他們從哪裡走到現在這一步。此次來台也拜會了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與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在市政和地方建設上互相交流意見,參考他們的改革和成果。

你如何看「民意」和「民意代表」這兩個字?
所謂民意代表即受命於民(mandate),代表民意發聲;但從政者必須有原則,不能事事跟隨民意,更不應該因為選票而改變自己的立場。民意會提醒政治人物,不要遠離民眾太遠,但同時不能隨風擺柳,跟著民意轉軚。在選舉中,當選就是授權。再以台灣吳怡農為例子,他參賽的台北中山、北松山選區一向都是藍營鐵票倉,他也不會無端改變自己的立場遷就選民啊。

選舉策略較重要還是政綱較重要?
參選的人不能只看其中一樣!選舉策略重要,在於其塑造形象、打動人心的效果、合適的選舉策略能幫助從政者更有效宣傳自己的理念,幫助民眾了解你更多;但政綱是參選人的「中心思想」,呈現出參選人是如何的政治人物。像台灣大選中,藍綠陣營的選舉策略形成旗幟鮮明的感覺,單純看策略其實像看花紙,總要打開看裡面的內涵才能夠了解不同候選人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