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類運動先鋒之一】 何允輝 揭開滑浪風翼的速度美學
2025-11-14

滑浪風翼(Wing Foil)由風力推動充氣風翼,結合水上滑板及水翼,讓板手可以升起離開水面,御風滑翔。比起傳統滑浪風帆運動,滑浪風翼的器材更輕盈,風翼與滑板分離,需要板手具備更強的核心肌肉、平衡感及心肺持久力。「風翼運動最困難和最具挑戰性的地方是平衡,因為剛開始學的時候,還要兼顧手上的風翼以及風向,但是一旦成功令板離開水面,便可體會到暢快的速度感。」
text Will Chan
photo courtesy of the Interviewees

動作瀟灑 速度感強烈
何允輝 (@kikkfeek) 自2012年起代表滑浪風帆香港代表隊征戰世界舞台,曾於2018年耶加達亞運會摘得銀牌。疫情期間,他困於無法出海進行滑浪風帆訓練,看見別人在沙灘上舞動風翼,馬上被這種嶄新的水上運動吸引。「風翼動作瀟灑,速度感強烈,令我深深著迷。」今年退役後,他便全身投入這項運動,並一舉奪得亞洲冠軍,再次刷新港隊紀錄。
風翼運動在香港剛剛起步,但憑輕巧的器材,即使在低風速下也能練習,比滑浪風帆更適合本地風勢變化多端的地理環境。但何允輝認為,風翼未必會取代風帆,「每個項目都有其獨特性,我自己也是從滑浪風帆中長大,所以我期望兩項運動都可以在香港及世界順利發展」。


對大自然的敬畏
風翼運動比賽節奏極快,每位選手都要用最高速度線路角逐,技術上要兼顧板身、風翼,與環境判斷。對運動員來說,更重要是強大的專注力,以及對大自然的敬畏。例如在荷蘭小島Texel一役,面對沙灘上的大浪,以及極長的淺水區域,何允輝幾乎耗盡體力才避免擱淺離開海邊,最終順利完成比賽。「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但也是最難忘的回憶」。
何允輝坦言,運動中最大的成功感反而不是奪獎的一刻,而是很多零零碎碎的運動時光,例如前述在荷蘭小島橫風橫浪的環境下成功出海比賽,還有曾經用風翼器材以最快時間圍繞港島一圈,此外,在瑞士漂亮的雪山以及極度寒冷的環境下比賽,這些挑戰對他來說也是滿載著成功感。
未來,何允輝希望在世界錦標賽中爭取前十名位置,並且努力令自己維持更好的競爭力,至於有沒有機會突破過去在滑浪風帆的成就,他沒有想太多,因為這樣反而會為自己添加更多的壓力。
從領獎台上的榮耀時刻,到成功以最佳時間環繞港島、在瑞士雪山極寒環境下比賽,這些零碎而獨特的體驗,構成了他對「成功感」的全新理解。對何允輝而言,風翼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與自我、自然對話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