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巧、麥曦茵 在反烏托邦世界中同行

在旺區的街上跌個人仰馬翻,明明膝蓋滲血仍要裝作不痛不癢,還要輕輕地執回那飛躍到天際的高跟鞋。與其自己獨自尷尬地站起來,倒不如身旁有個好友見證,開懷恥笑也沒所謂。

或是和朋友看恐怖片,明明自己也怕鬼神,怎料對方比你更恐懼,你自然變得勇敢,甚至能把肩膀借出。

對鄧小巧和麥曦茵而言,這就是與人同行的好處了:「其實你沒有很好,但當對方更不濟的時候,你會自然變得更強。」

是誰人的問題?

《雙層公寓》的木村花死了,大家都說她是被網上惡言推向死亡的。這是最近叫鄧小巧很難過的事,因為有代入感,大家都說當藝人要食得鹹魚抵得渴。她偶然也為歌手朋友抱不平,社交專頁上一句刺耳至極的說話,就足以讓對方淚流到深夜。「是要怪我們不夠大方嗎?他們都勸喻別管網上留言,這樣簡直是縱容!我管不管是一回事,但你不要覺得我去理會是一個問題,寬宏大量才不是這樣用的。」明明只是在人前表演的職業,卻要承受無底線的評頭品足,怎至這貪口爽又毋需被追究責任的行為,已被塑造成理所當然。最該死的,是當你表達不滿,他反過來再咬一口,強調市民享有言論自由,資訊也是流通的。某藝人流出床照、某藝人被拍到遭受家暴,她都身心如一,盡力阻止所謂的「開心share」:「你多分享一次,就等於那人再被強姦一次、再被打一次。」

對於網上惡言,麥曦茵也曾經構思過一段短片,主角設定為一位滿口詛咒說話的人,某天開始,那些詛咒一件一件在他跟前發生。但又同時反思,這種以恐嚇來對抗恐嚇的循環,又有甚麼意義呢?她歸咎於社會有指責受害人的習慣,反而欺凌者受的怪責更少,是個莫名其妙的風氣:「最可怕的是,慣性的風氣會令受害者產生自我怪責,以為除了承受以外並無選擇。」近年雖常聽到創傷後遺症,但那後遺有多深入、有多長遠,似乎無人能知。

字裡行間的真實痛楚

2018年,鄧小巧推出「Whatsapp鄧小巧」,呼籲有需要人士可以Whatsapp跟她傾談,她本人亦會親自回覆,就像個活人告解室。她深信尋求協助者對她的信任是源於不認識,故此不會受到批評。當中有位被欺凌的學生,無力處理情緒,選擇以鎅手的刺痛去暫忘鬱悶。翌日便拉好毛衣衣袖,繼續日復日的無間輪迴。曾在學校工作的小巧尤其心痛,她知道社工人手根本不足以照顧校內學生。天生一頭曲髮的她亦因此而記得,在學時因為被取笑髮型像鳥巢,所以後來只要有點餘錢,就會跑到髮型屋把頭髮拉直。頻密的程度連髮型師都看不過眼,把曲髮限定的髮型都搬出來,說直髮的人想弄都沒本錢。「那時我欠缺擁抱自己特質的能力,試想想,花名是小事一樁,我到現在仍然印象清晰,那鎅手的會有多長遠的影響?」

她憑借著當年的Whatsapp記錄,今年帶來新作〈與人同行〉,邀請了麥曦茵執導,自己則擔當填詞人的角色,在藍奕邦的協助下道出連貫的故事脈絡。歌詞中的「誰每天沿著傷口手臂割花,長袖衫中早已結疤,長夜捲縮一角早慣」,正因為她對那位學生念念不忘。〈與人同行〉是小巧和阿曦的首次合作,以往只憑對方的作品和社交平台了解一二,多得馮穎琪介紹,才把兩位內心具備柔軟度的愛貓人士拉在一起。小巧今年的作品想嘗試由女性觸覺出發,她深信女性和女性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化學作用。在未有交代過多方向下,阿曦就憑著自己對歌詞的理解,建構出需要用心意會的畫面設置,當中的氛圍正是小巧所期待的。

雖然旋律和歌詞皆柔和,但阿曦偏想跳出溫柔歌配溫柔畫面的標準套路,把Cyberpunk和Retro-futurism融和,建構出一個地下的反烏托邦世界。那世界裡有個盒狀的時間房,四位主角似處於不同時空,被各自的苦難纏繞著:林耀聲、陳漢娜、盧鎮業及黃溢濠的角色分別遭受家庭暴力、性侵犯、工作壓力和身體受傷,都在創傷後遺中迷了路。已故日本畫家石田徹也意外身故時只有三十二歲,他筆下超現實又抑鬱的畫作中,往往集合現代社會的人類病態,車廂中的乘客身驅化為運輸的貨物、輪胎狀的人類入院,重新充氣便是簡便治療。把血肉人類機械化的想像,令阿曦的創作草圖更為立體化,當中小野盧鎮業飾演埋首工作的社畜,為了生繼而終日困在辦公室案前,直至有天拉開身旁抽屜,看到死去的自己安躺於雪白的木棉之中。「靈感是源於這城市,去年和今年這種荒謬和受壓迫的環境,很多人都無法消化,形成集體創傷。」

被救和自救

創傷以不同姿態呈現,有的是有溫度、有濕度的滿頭鮮血,有的卻是無色無味的狀態,但小巧留意到後者大多會被輕輕帶過:「我們通常會無視看不見的傷口,但既然你相信Wi-Fi的存在,為甚麼不能相信那個人傷痛的存在呢?」她形容正面的同行像互助委員會基金,需要時各人都能獲得所需的支援。與人同行雖好,但同行者也需要經過精挑細算,當對方說你比自己幸運,就是展開鬥慘擂台熱身賽的前奏。小巧的想法帶有丁點幽默,她笑言鬥慘不是負面的事,而是逞英雄的一種,自覺比較可憐但仍然活著。但鬥慘注定是沒有結果又白費力氣的,把悲劇主角接手後,又如何呢?她的鼻子能嗅出鬥慘的氣息,選擇遠離慣犯之餘,也嘗試體諒:「有時你把手伸出來,有人會把你拉下水。他並非故意,而是以為把你踢進水裡會比較好,卻不知道你不諳水性。」人很容易掉進一個陷阱,阿曦看過不少人把自己的經驗和成長背景刻成尺,用作量度其他人:「對一件事的衡量,不來自生命的長度而是密度, 年長的人不會因為比我們活得長,而更了解當下處境,因為那處境不曾在他身上發生。」

這次的拍攝,令部分人驚訝麥曦茵在說愛情事以外的能力,阿曦多次解釋,自己並非只針對愛情題材,而是圍繞在自我發現和自我療癒之間。所謂的自我療癒也能套用在逆境的解難上,看書放鬆也好,確實就醫也好,儘管同行者站在身旁侯命,所有決定都源自自己:「沒有任何事情只能依靠別人才能解決,也沒有任何事情必然由你一人面對,最終要視乎你願不願意被拯救,願不願意拯救自己。」沒有人比你更清楚傷口的形狀,小巧認為傷口毋需用力遺忘,只需要認真正視:「感冒都會變肺炎,傷口放著放著不會自己好過來。」她引用印度詩人兼瑜伽大師薩古魯的說法,人要學習的是原諒(forgive),而並非忘記(forget)。和傷痛共生,卻不容許它成為枷鎖。

信人

〈與人同行〉的末段,鏡頭拉闊,四個主角原來活於同一盒狀空間,釋懷地步出畫面,相信有人結伴的信念,是這個時代中必須緊抱的。創作正向,但被問及對城市的希望,二人一個長嘆一口氣,一個靜默了好一陣子。離開無邊際的創作國度,一下子都陷入斷了線的狀態,那個壓頂的烏托邦,都不是我們渴望的棲息地。先打破長嘆的是阿曦:「我們不敢說未來,不敢想像明天,但我對城市的人有希望。這個城市所有事情都在淪陷,只有邪惡和樓價是屹立不倒。」反烏托邦的電影情節出現在現實中,油價可以跌至負數,偉人石像都被拉倒。城市甚至全世界都叫人絕望,但她相信擁有相同遠景的人會自然地連結。讓她有著如此信念的,是2019年和2020年的香港人。在高壓下的適應力和抵禦能力愈來愈強,展示著驚人的進化速度。井上雄二告訴她,弱小不是要道歉的事,認知自己的能力所在,再不斷解鎖能力才是進化。她不忘笑著補充,她對香港人的佩服,皆因在磨難中仍保持極端的幽默,小巧來了個親身示範:「我以為今天已經夠絕望,不要緊,明天會更絕望!但香港之所以是香港,是因為香港人,而不是國金一期。」

在最壞的時代,我們可以無力地陷於泥濘,也因為幽暗才看得見發光的人。阿曦曾看過友人分享,去年底在街上掉了零錢包,零錢掉滿一地,路人在五秒內替他統統拾回。她估計在集體創傷後,大家的同理心都突飛猛進。她形容香港人是個具有反差的群體,挑剔、刻薄兼表面冷漠,但要集眾人之力之時卻又非常慷慨。「在好時代做個好人,比在壞時代做好人容易太多。我常反問自己,做好人是容易的事嗎?其實做個不算壞的人已經很難,要保持不壞已是我們每天的功課。」她所定義的好人,必需的條件是擁有對身邊人的敏感度,以及分享的慷慨。在互助委員會中,把手上僅餘的麵包分一半,再喝點水,同行者才有機會雙雙活下去:「我們勝出還是失敗,還未有定案,但我會想見證最後的結局,想身在其中。」■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On 鄧小巧.
Makeup.Leo Tam
Hair.Wing Wong@ The Attic
Wardrobe.Atsuro Tayama

On 麥曦茵.
Makeup and hair.Tammy Au Make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