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 將診所帶到家

如今非常時期總想盡量減少外出,但對長期病患者而言,需要看醫生時少不免擔心。加上公共醫療系統因疫症爆發,未必能照顧非緊急病人。如此一來,醫生上門診治便成為另一個選擇。提倡「在宅醫療」的馮治本醫生說:「當初成立社企推廣遠程醫療和上門診治,便是希望私人醫護能幫輕公共醫療系統,同時提供多一個服務選擇。」

Text.Timothy Lo
Photo.Bowy Chan(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初怎麼會提倡上門診症和遠程醫療?能否簡介一下診治服務?

當初有感急症室使用率高企,公立醫院長期「爆棚」,我跟其他醫護人員才會想合作,成立提倡「遠程醫療」的社會企業,希望能夠幫輕如此情況。後來因為患者不習慣運用手機、視訊等科技看病,因此我們跟院舍合作;近年更推廣到在宅醫療服務,方便不同的長者和病患。除了普通科、專科醫生或護,我們亦會提供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等服務。只要透過短訊或社交媒體找我們,同時便能因應病人情況、緊急程度、病歷等,安排適合的醫護人員幫忙,並相約時間到府診治。醫護人員亦會要求患者或照顧者拍照或拍攝短片,以供他們觀察病情或傷口狀況。若是情況緊急,我們還是會建議到急症室,以免耽誤治療。

這種診症服務能為長者提供何種方便?

上門診治其實一定比診所或醫院更方便,全因不少長者都是長期病患行動不便,要坐輪椅、長年臥床等亦不罕見。老人家總會有種恐懼心態,覺得「入了醫院便出不來」,因此有病都拖延甚至拒絕求醫,覺得「捱得幾耐得幾耐」。病情嚴重到一個程度,便只能叫救護車把他們送到急症室去。如今我們提供「在宅醫療」,醫生親自上門到患者家中診症,便省卻了以上麻煩,省卻舟車勞頓,長者在家接受治療也更安心。

在你們提供上門診治服務前,病患有甚麼需要注意?需要做甚麼準備?

一般而言,長期病患,尤其是長者看病,我們都會建議照顧者在旁為佳。溝通上不僅能夠更順暢,照顧者亦能從旁記下資料,如使用藥物的方法、吃藥的次數等。他們也能在病患未能順利解釋自己的病歷時,告知醫生所需資料。當然,旁邊的照顧者最好是與病患同住的親人或傭人,好讓我們致電跟進情況時,得到更全面的資訊。在上門診治前,我們會叫病患者開設「醫健通」——這是政府開發的電子醫療紀錄互通系統,透過它,在取得病人授權後,我們能夠從中獲得已登記病人的相關紀錄,好讓我們對他的健康狀況有完整的了解。

你們何時會使用視像診症?何時會親自上門診症?

主要交由負責的醫護人員決定,部分相對容易處理的病症,如皮膚病、痛症等,都可以透過拍照、短片或視訊觀察病患的狀況,小病如傷風感冒等,有時候也能透過視像進行治療。另外,曾經接受過上門診症服務的患者,他們亦可選擇以視像覆診,或透過短訊、錄音留言等詢問醫生藥物的用量、用法等。若需要親自觀察病症或病患情況,醫護人員則會上門處理,也看患者是否覺得方便。一般來說,在長者需要用視像覆診時,後輩或照顧者在旁協助會比較好。

如今武漢肺炎肆虐,對你們提供服務有何影響?

相比以前,現在我們的確有較多的求診個案。以前大多數是老人家不想去醫院,家人無可奈何便在網絡上搜尋到我們的服務;現在更多則是連患者身邊的家人和照顧者,他們擔心到醫院或診所覆診會提高染病的風險。而且,如今疫情嚴重,萬一患者需要留院,家人也不能前往探望照顧,因此他們便會希望醫護能夠上門,為患者提供治療,減低他們外出的次數。

你認為上門的醫療服務,在未來的香港能成為趨勢嗎?

我想在宅醫療於香港未必能夠成為主流,因為成本相對比開設診所較貴;但我相信,因為人口老化的關係,這種服務的需求會愈來愈多。在日本和台灣,提供在宅醫療服務的私人醫護人員能獲得政府資助,病患能以合理價錢得到醫療服務,醫護人員亦能為公營醫療分擔壓力。雖然香港的醫療制度完善,但缺乏社區連結,醫生未能因應不同病患的情況而提供服務,病患的照顧者也沒有相對的回報機制,有起事來只能掛急症。若私營醫護能有足夠的支援提供在宅醫療,相信對未來的醫療制度有所幫助。


馮治本醫生,上門醫療服務平台「老友所醫」創辦人。馮醫生及其團隊一直認為在宅醫療更能幫助長者擁有更好的安老生活,因此自一年半前增設上門醫療服務,為安老院舍以外的病患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