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踏(Step C) 動畫師先生

張小踏(Step C) 動畫師先生

從事動畫行業,從來不是易事,而要兼顧教育工作,更是任重而道遠的壯舉。動畫師張小踏(Step)在理大設計系任職導師多年,不但對於培育學生責無旁貨,更熱愛於用動畫訴說故事。在她眼中,動畫短片《極夜》的創作除了讓她直面心中恐懼與自我救贖外,更是再次讓「香港動畫」映入世界眼簾的契機之一:「獲獎只是額外收獲,因為畫動畫是一種療癒自己心靈的慰藉。但香港不是一個很藝術的地方,要提升動畫業界的地位和待遇,我想除了創作還要著眼於人才栽培和圈中人彼此的聯繫;這次特意為專題加上翻頁動畫,便是希望能與觀眾來多一點互動。」

text. Leon Lee
photo. Oiyan Chan
illustration. Step C

掌控故事的神明存在

《極夜》的故事大綱,主要講述一些有關內心恐懼的問題和情緒,是一種十分抽象而零碎的情感表達,並非一般傳統動畫的劇情走向。張小踏說要讓一般人得以理解,其實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世界觀設定,因為故事的底蘊才是核心靈魂。「這部作品花了一年半時間創作,但當中長達一年時間都是用於構想,因為要讓脈絡串連並讓觀眾明白,不能只依賴純粹的自娛心態創作,要有身為創作者的自覺。」她形容,創作就好比在一個空曠的草地上踢足球,踢遠了要撿回很費力氣,但給你一面石牆反而能控制回彈方向,空間和自由度有時才是阻礙角色走向的源頭所在:「正如《極夜》的三位角色設定都是身體帶有殘缺,但要決定他們受傷的部位,最初也考慮和掙扎了很久。所謂『魔鬼在於細節』,就算觀眾末必能夠感受,但也要警剔自己不要忽略這些重要細項。」

動畫界的罕見之人

當然,她的作品一向都與香港動畫師的風格差異很大,箇中原因有很多,像是深受歐美畫風影響﹑到了加拿大留學﹑不擅長3D動畫製作等,但主要的還是受到心境驅使。張小踏說自己是個很怕無聊的人,因此近年創作既不會拘泥於特定風格,也難以仿效別人繪畫日系動畫,有著一種罕見的執著。「我一直認為他們十分厲害,可以為了一塊石頭傾力雕琢;因為自己一向都是按感覺來畫,角色動作的流暢和情感表達會先於場景,因此我很喜歡與其他動畫師合作,能夠碰撞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

她所說的火花,不僅僅是雙方不同的取向,還包括了不用害怕厭倦自己作品的情況出現,因為整天處於「不斷求變」的階段,讓她能夠利用不同的鏡頭和角度去訴說故事。而這種心態,原來也反映在張小踏的教育理念之上。「在香港身兼動畫導師的動畫師少之又少,只是自己既喜歡動畫也鍾情於教育,所以即使分配時間很難,我也無法取捨兩者。可惜香港學生普遍根基較差,我想問題在於他們沒有從小培養藝術觸覺,但也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年輕新血加入這個行業。」作為同行一份子,張小踏明白學生創作時很易迷失,因為對動畫師來說,靈感說沒有就是沒有,就算別人能夠提供意見,但最終負上責任的還是作者本身。相反,動工環節只要開始下筆,畫稿便會逐張減少,就算張數再多,也是實實在在的一種回饋,而不是虛無飄渺的目標。

堅持下的成果

故即使《極夜》作為她的獨立作品名揚海外,但原來創作過程上也有其他動畫師的參與部分,而非她所能獨力完成:「這次的創作雖然是由我主導,但動畫師Tommy Ng也給了我很多意見和想法;他所擔任的導演工作,就像是一個檢查者的身份,在消化文本內容後負責安排角色的演繹和運鏡。我十分肯定若然沒有他的協力,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會跟現時版本有巨大出入。」

她續說,《極夜》的片長逾十三分鐘,畫稿多達一萬張以上,雖然自認草稿比成品更美,而2D手繪的形式亦更有質感,但她也曾擔心觀眾會不喜歡這種類近初稿的畫風:「清晰明確的線條和動作的確能讓他們更易理解,但許多時外判出去的工作,就算根據指示塗上同樣色彩,在我眼中也不能完全反映創作者當下的情感;有時一些概念藝術的初稿表現更佳,其真相就在於此。」


最終,《極夜》的優異成績有目共睹,不但在IFVA比賽上獲頒動畫組「特別表揚獎」,更先後入選台灣金馬獎與外國多個動畫影展。對於這些嘉許,張小踏表示當時的心情十分興奮,甚至差點喜極而泣,因為入圍意味著被國際認可了他們的努力,而衝出海外也有了拓展香港動畫產業的可能。回顧現在,張小踏依然在為教師的職務拼搏,可稍有不同的是,現在動畫師們的聯繫和合作相比以往來得更加緊密,也許終有一天,在這班先進動畫人的帶領之下,香港的動畫業界能再次興旺,打造出各位心目中的首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