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Candy 拉出專屬的本地甜度

近十年前,香港就已經有拉糖的蹤跡,指甲般大的小顆粒,裡面藏了瓣三葉草,已覺神乎其技。事隔多年,冷不防遇上人手製造的拉糖裡寫了個「囍」字,甚至是「百年好合」。本地品牌Hey Candy負責人之一Manie,在嚐了千百糖果,也詢問過來來往往的吃糖人後,調配了大多香港人偏好的甜度,也在顆粒中注入本地的風光和日常。未見疲憊盡頭但仍埋首材料中,只因深信,人皆愛甜。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香港有種香港甜
日本有金平糖、澳洲有鳥結糖,連鄰近的澳門也有花生糖。「香港終於有手信」,到底是否適用於香港糖果界,答案似乎是明顯的。除了沒有具代表性的糖果,Manie還提到大多人對糖果的思維都有個不自知的框框:「黃色一定是檸檬味,橙色一定是橙味,但其實糖不需要是這樣的。它可以包含個人化的設計和訊息,巨型到30cm也可以,可以玩樂和挑戰的空間很多。」類似的定型,她理解為一種長年的潛移默化,廠方用機器大量生產,也懶得計劃新設計,於是只按著既有的色彩連繫繼續直線行走。要在這樣厚實的思想開闢個破洞,同樣需時。

她和甜有點淵源,在學時期在雪糕店做了七年兼職,也做過糖水店。本來在英國唸設計的Manie,回港後認識了糖果師Jeffi,二人決定創立首個香港自家的拉糖品牌Hey Candy。本來正職負責籌辦活動的她,留意到品牌活動裡對小禮物的需求,而無論是兒童或美妝活動,也不時選用糖果作禮物。但眼見被選用的,不是大眾老朋友能得利,便是欠缺設計的可樂糖,最多是在包裝袋上黏個品牌貼紙。對比下,拉糖貼心得多,可以是品牌的商標,亦可是準新人的名字簡稱。而比外國拉糖更獨特的,是除了廿六個英文字母外,團隊還堅持著糖裡的必定是繁體字:「聖誕快樂的『樂』也是繁體!它非常複雜,而香港人的要求也高,歪一點也會皺眉,但堅持著做繁體字這回事絕對有意思。」到底,要求高的香港人,對糖果有著怎樣的要求和喜好呢?經過多年的研究,Manie會概括為兩方面:款式和味道。前者要應節,後者要少甜、多水果味,像荔枝、西瓜,而不是外國很流行的草莓味。品牌調配的西瓜口味,跟舊日那種吹波糖西瓜糖很相像,只要是土生土長的也許都會吃過。

粒粒皆辛苦
於是,他們花了三個月鑽研味道,購入原材料,接著要煮糖反覆試味,再在各方獲取意見,務求設計貼近本地味蕾的模樣。拉糖的過程非常勞累,最花體力的是在掛在牆上的鈎上拉糖,出盡四肢之力為糖膏增添空氣感,然後在冷熱工作桌之間處理各個步驟,不能過份熔解或冷卻。「其中砌圖案和拉糖是最刺激的,因為偶然分神就會拼錯字,把糖拉出來才發現就很崩潰,而假若切糖時跟刀沒好好溝通,也有機會失敗。所以無論溫度、速度,以及和團隊的合作性也必須齊備。」她形容過程有點像做捲物壽司,先處理最中央的部分,再慢慢往外延伸,但兩者之間最大的分別,是做糖沒回頭的餘地,單是內部的糖條在凍檯放太久,裹上糖皮後就已經無法拉動。一板糖做三小時,因為是人手生產,於是要更加用心謹慎。

因本地之名
香港品牌之名像把雙面刃,由工廠轉為實體店的過程,她也聽過充滿落差的聲音。「很多大商場不喜歡我們,本來打算選址尖沙咀,自以為外觀上應該也挺好看。怎料對方會因為我們是本地品牌而拒絕合作,甚至鼓勵我們到海外走一趟再回來,但這樣根本不是支持本地作品。」後來品牌成熟了,加上會主動與機構自薦,例如源於設計人對M+的期待,便聯絡問能否為他們製作放置於接待處的獨立包裝糖果。和大型機構和高級品牌合作,這幾年她真切地體會到,香港人明顯地更支持本地出品,特別是個人化的,更是刺中他們的紅心。「以前送金莎才有型,現在過年送藍罐不如送本地曲奇,給喜歡打麻雀的老人家送個發字的糖會更開心。」

要吃甜,現在太多選擇了,賣馬卡龍的不難找,不少藝人也開了曲奇餅店,但專門賣糖、造糖的,實在少之又少:「單一產品確是難做,有人會問我們有沒有曲奇,以為品牌主打甜食。但糖就是糖,是專門的事。」儘管在鼓吹減糖的風潮裡,Manie相信不吃甜只是口裡說不的體現,若然有比較,仍會選擇少甜又美觀的糖果:「你也吃叉燒,也喝珍珠奶茶吧,真的要那麼沒趣乏味嗎?吃一點吧,一點甜就夠了。」

STEP 1 / 煮糖後把糖倒在凍檯上調色

STEP 2 / 在鈎上拉糖,增加糖的空氣感,令口感更鬆脆

STEP 3 / 砌字或圖案是最困難的部分,團隊需分工完成

STEP 4 / 為糖包裹上糖皮

STEP 5 / 拉成幼條,需注意力度要均勻,否則影響圖案

STEP 6 / 把糖條切為粒狀,在包裝前再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