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志傑 荒路上譜戰曲

鄺志傑自小於本地雜誌《突破少年》上刊登作品,與港漫緣份可謂始於微時,雖然後來因留學緣故而銷聲匿跡多年,但後來幸運重遇麥天傑導師,並聯同陸偉昌合力完成《崑崙異說》,成功以新人姿態重投畫壇,並帶來原創作品《焚城戰譜》。今次故事發生於一個充滿秘術與異獸的虛構國度,主角身為「築城人」,不但身懷興建城市的秘術,更為了幫助一座被入侵的城市尋回古物而展開一場熱血大冒險,最終在經歷文明興盛和衰落後,成功從絕望中闖出一條希望之路。歡迎「漫畫新人」鄺志傑歸隊。

Text:Leon Lee
Photo:Oiyan Chan
illustration:Kwong Chi Kit

歐式筆觸大雜燴

「或許是到了美國留學的關係,我認為我的作品就像是一種『大雜燴』,揉合了不同地區的審美和文化,因此很難定義實際上是屬於甚麼風格。」細看新作《焚城戰譜》,不難發現當中齊集了各種漫畫風格的元素,由港漫的細膩、日漫的故事分鏡到美式的多元通俗題材,只要是鄺志傑當時喜歡的一些作品,他都會把這些在地文化統統加入自己的創作裡頭,就像近期他鍾情於歐洲漫畫,便自然會在故事中發現很多歐洲風情的影子。

「我想這是一種專屬於我的新鮮感,是深自砥礪的成果。因為港漫雖然一直在變,但從黃玉朗老師最初的『小流氓』風格,到後來馬榮成老師的寫實風格,這些大師級作品的魅力根本難以抵抗,要不去模仿和繼承真的十分困難。」鄺志傑指,早期港漫走向寫實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如今「走下坡」也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在行業式微之下,以往那種流水作業的出版模式早已過時;而在這個階段決定「自投羅網」,為的也只是忠於自己的答案:「因為沒有賺錢機會,創作人才能『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成就更大的自由度。這也是我明知日系畫風深受歡迎,卻依然選擇用冷門筆觸的原因。」

王道套路演繹王道想法

畫歐美畫風故然是因為自身喜好,但《焚城戰譜》的出現,卻是源於一本有關神秘學說的書籍。鄺志傑提到有本名為《地球編年史》的書讓他思考了很久,因為他很熱衷於神秘學研究,而故事又與現實世界十分相像,既有完整社會結構也有歷史譜系,因此對於創作冒險故事很感興趣,甚至用上兒時最愛的王道漫畫套路來包裝故事。「我認為成長總是源於一股熱血,只是需要釋放的機會。就像今次作品的世界觀中有著很多不同種類的職人,他們每個都身懷秘術知識,而主角作為『築城人』,本來只專門負責興建城堡和城市。但當一座城市被別人入侵破壞時,主角面對當地居民的苦苦哀求,即使明知自己並非戰鬥職業,也為了尋回失落的古物和精神支柱『護神獸』,而毅然踏上了這趟危險的旅程,我想這種決心才是他後來進步的關鍵。」

他又說道,這次故事的英文名叫「The Architects Epiphany」,意思即是「建築師的頓悟」。鄺志傑希望所有角色到達旅程終點時,都能像王道漫畫般找到各自專屬的答案,去解開心結和尋得意外收獲,因為這種堅持拼博的心態,尤其適用於面對難關時刻。「我認為每個漫畫師入行前都有一種頓悟,就是畫漫畫是賺不了錢的;當你想通過後,接下來才是決定要不要實行的契機,就像主角為了正義和使命『頂硬上』,我也是為了自己的心願而回歸。」

港漫失勢不失態

不過,戀舊情懷始終難以撇脫,因為許多港漫愛好者依然活在當年的世界,難以跨越和改變這種既定印象。要推廣和發掘港漫潛力,一眾漫畫人除了仰賴由政府贊助的「港漫動力」支援計劃外,其實重心也應該落於市場策劃之上。「我認為香港作品在技術上比外國的精美,因為我們不像美漫出書時間相隔較長,也不會經常替換作畫組合,但卻能在極短時間做出完成度這麼高的作品,就像是昔日的港漫薄裝書一樣;只可惜香港漫畫行業的生態過於倚賴『慣性』,才無法展示真正實力。」

在鄺志傑眼中,港漫生態圈一直處於十分被動且很不健康的狀態,因為從大眾購買的意慾、到製作團隊的出版形式和銷售方法,幾乎一切都是慣性,變相大家只能無奈地習慣「趕交稿」的模式,而令出品變得單調沒趣。「我想不是港漫能否撐下去,而是我們願不願意繼續去做香港漫畫。其實政府援助已經分薄了我們的壓力,只要創作不被出版所限,一班技術精湛的漫畫家也不會被埋沒掉,相信許多以前遺留下來的癥結也會逐漸解開。你看,連我都回來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