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課室遊戲延伸到學校操場!再生物料Nike Grind運動場設計師Kay Chan專訪

近年球場大翻新,ViuTV劇集《季前賽》就去到不同屋邨天台球場取景。早前Nike發布最新一份《影響力報告》,目標於2030年前在大中華區建造總共100個Nike Grind球場,當中已包括兩個位於香港的「石籬Grind主場」,以及閩僑小學Nike Grind鋪設的多用途運動場。今次負責設計後者的設計師、KaCaMa Design Lab創辦人陳韻淇(Kay)談及「學校操場」的設計,想起以往操場功能比較單一,地方較細,今次銳意突破框框,聽取一眾小學生及老師的意見,將小息時候所玩的課室桌上遊戲,延伸到學校操場,更利用回收運動鞋、塑膠瓶及生產廢料製成的再生材料Nike Grind,建設這個前瞻性「校園Grind運動場」。

成為設計師後,你為何會選擇專注永續設計及社區藝術工作?

我覺得社區設計是一件放在大自然的藝術品,它不但能夠美化社區,亦可與公眾互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資訊越發達,社會急速進步,大家都開始依靠手機對話,人與大自然開始越行越遠,我們都開始為生活,而不是在生活,社區藝術可以令大家停下步伐,好好欣賞環境、感受大自然。社區設計不只是單一功能,能美化環境同時連結社區,並可成為教育的工具,帶出環保的訊息,所以我的設計都是以可回收及不污染環境為原則。我曾參與很多設計遊樂場/公園等項目,每一次和小朋友的對話交流都會令我有所啟發,他們總是非常簡單,你給他們一卷膠紙、一塊泥膠,他們會給你一個樂園。我深信小朋友就是改變未來的關鍵,遊樂場不只是嬉戲玩耍,還是一個學習、社交、成長的場所,所以希望透過我的作品帶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及重要性,讓孩童在玩樂時學習環保、社交技巧、發展內在潛能,不知不覺間培養到勇氣、創意等特質。

當 Nike 邀請你參與設計閩僑小學運動場時,你有何感受?

當我一聽到 Nike 邀請我去幫手設計閩僑小學的一個運動場時,我第一時間的感受是:「終於可以入到學校了!」以往的項目大部分都是關於一些公共空間議題和遊樂場等,今次卻是我第一次特地為一間小學設計,但對我來說,今次是一個與運動連結較多的項目,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新的嘗試,有機會設計到學校及小朋友使用的運動場地。而且了解到今次 Nike 翻新球場背後的原因,所追求的可持續發展願景跟我的想法及過往的創作相符,都是致力建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可以介紹一下你今次設計的特色?有没有什麼元素是新嘗試?

今次新運動場的最大特色,就是將遊戲夾雜在運動裡面,令小朋友做運動時,能夠增添更多不同有趣的玩法!今次設計將他們在課室會玩的桌上遊戲,放在運動場裡面,將遊戲與運動結合於一起。同一時間,運動場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想像,增加可以使用的機會!今次新嘗試中,其中一部分是視覺上的嘗試,在運動場裡嘗試把一些立體元素加入錯視效果,令平面巧妙轉換成「立體感」。另一個挑戰是,今次所用的物料是用上 Nike Grind 的元素,那是一種將回收運動鞋、塑膠瓶及生產廢料製成的再生材料,應用在舖設場地上,而本身這些材料有一些原有顏色,當我們處理及思考顏色選擇的時候,遇到一定的挑戰,究竟最後會得到什麼顏色?這些都是我們要在短促的時間上,作出新的嘗試。

為何運動場會用上一大片藍色?環形跑道旁的數字及跑道上的白點有特別用途?

你第一眼看到就是一大片藍色,因為藍色亦是最代表閩僑小學的主要顏色,而其他顏色就是近年比較流行的顏色,來配合藍色主題。跑道上的白點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大點,另一種是細點,希望同學在跑步的時候,容易估算他們跑過的路段長度,例如從「Start」開始跑完一個八字的話,整個跑道的總長度大概接近五十米,白點就像一些check point,讓同學們可計算到他們跑步的距離。而跑道旁邊的數字,就可讓同學們作後備席或排隊使用,方便同學們用作舉行接力賽。

設計運動場地時,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身為設計師,我們都會準備好幾個不同類型的設計,到最後取決的時候,我們都會問校長和體育老師的意見。我覺得最重要是,如何可以將一個有限的空間劃分及作不同用途,尤其是不同程度的用途,例如球賽、較低程度的跑道,又或是一些較簡單及玩樂的程度,可滿足到不同同學在玩樂上或運動上不同程度的需要。尤其閩僑小學有很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國籍的小朋友,希望這個場地可以包容不同年級的小朋友,讓他們很愉快地在一起玩樂。

你對香港學校的球場/操場設計有什麼看法/意見?

普遍香港的學校操場,離不開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地方和空間都比較細。要在操場比較細的地方,滿足各項運動的不同發展,絕對是很大的挑戰。同時間,操場最主要的作用是小息的時候,擁有一個很強的社交功能,同學們會透過小息時間在操場玩樂、學習社交,或者學習融入校園生活,所以要做到不同功能,真的很需要一些另類設計去幫助,讓整個場地不再是單一用途。

童年時你對學校球場/操場的回憶是什麼?有否影響你今次的設計?

以前的操場比較單一,大多只可作籃球場單一用途,沒有多元劃線可以進行不同球類運動,亦未必有學校能夠容納完整的跑道劃線。小時候只能圍著籃球場跑步,或需要額外一些工具,如使用呼拉圈或色帶放在地上來劃分區域,變相減少了小朋友對運動的想像和樂趣。這些限制令我反思如何利用設計去彌補這些缺陷,就像今次其中一個設計元素「點點格仔」,讓我回想起以往我們小時候上PE 堂時,利用到一些道具去進行一些活動,正是這次其中一個設計靈感來源。

整個地面以 Nike Grind 鋪設,你有否參考其他 Nike Grind 球場的設計?

今次設計閩僑小學操場時,也看過以往一些採用 Nike Grind 製造的運動場,例如為人所熟悉的石籬Grind Court,它採用了繽紛的顏色,亦加入了不同圖案和卡通設計,而今次的設計大部分靈感,都是來自這裡的小朋友與老師,透過學校主要用戶的意見設計出他們喜歡的運動場。

你希望學生在你設計的球場/操場有什麼感受或回憶

球場完工時剛好是疫症好轉的階段,趁著這段時間,小朋友可以再次在這個運動場上運動玩耍,好好享受校園生活,亦希望能夠一改他們對運動的刻板印象,帶出運動本身可以很有趣。另外整個設計都有參考到小朋友與老師的意見,期望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意見同樣受到重視,亦是建設學校的一部分,到他們將來回望讀小學的日子,有著深刻的回憶。雖然我的期望未必可以即時看到,長遠的願景是希望同學們讀完小學畢業後,到中學依然保持對運動和遊玩的想像與熱情,甚至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日後他們重返學校時,會記起小時候自己在這個地方遊玩過,亦曾參與工作坊給予意見,一同想像如何建構這個校園的操場,同時希望可以透過這個項目,讓更多下一代了解到什麼是永續、什麼是環保,因為他們才是可以改變未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