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港台頒金針獎給顧嘉煇,眾望所歸。1990年頒給黃霑,1992年頒給鄭國江,各界依然俯首稱臣,然而我們會期待,輪到盧國沾未?到1993年,金針獎竟然出乎意料之外從缺,作為盧國沾詞迷,開始渾身有如蟲爬蟻咬,替他非常非常非常不值,只恨樂壇當年還沒流行真普選,沒入中文十大至少還有現場投票「我最喜愛」吖。然後2003年追頒給剛離世的林振強,2008年連對台的林夕也頒了,依然沒見盧國沾踪影,有理由相信傳言:繼黃霑於2004年離世,盧國沾理所當然已經不在人間。他大概可能,正在九宵雲外輪候那條不知長短的港台金針獎人龍。 盧太說,的確很多人以為她的丈夫死了,甚至有時候走到街市買餸,也偶然會聽到有師奶振振有詞:「盧國沾好似走咗啦,黃霑都死咗咁耐咯」。然後她總會走上前,禮貌周周跟別人說:「我是盧國沾太太呀,昨天我和我先生一起吃晚飯,他還吃了兩碗。」也於是,當今年香港電台「第三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終於決定把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頒予盧國沾時,說香港電台遲了三十年又好,說盧國沾當年因為「時機未成熟多番拒絕領獎也好,盧太也願意陪著老公上台,應該幾開心地把那台證實老公還健在的獎座帶回家。 盧國沾仍在人間,是有些行動不便,是不可以再稱英雄再攀險峰,但依然可以慢慢借扶家具站在客廳中央,半溫柔半裝秦始皇式威武向太太叱喝:「我係唔做雜務!」「我出街唔係靠妳扶靠邊個啫!」大地依然在盧國沾腳下! text Nic Wong、金成photo 師曾 沒有半分空間 不可以揀哪裡會知慘變後已經不可解釋 解釋當中有 有不少堪珍惜紛爭 無數次紛爭當中你我亦痛惜 怎可令友義失了色〈沒有半分空間〉 邀約盧國沾訪問,必先經過盧太的「審批」,她先旨聲明,盧沾﹙盧太對盧國沾暱稱﹚面對陌生傳媒十分寡言,近廿年不活躍於樂壇,亦不想影響任何人,故不會對今昔作出評論,提醒我們未必有題材好寫。然而,若能與前輩閒話家常,足以勝讀千年書,最終有幸成為少數能夠訪問前輩的傳媒之一。甫踏上他位於觀塘的家,盧國沾早已靜靜地坐著,臉向欣賞斜陽的露台一方,他客氣地跟我們談談近日天氣,閒聊得獎前後的生活,並非想像中這麼寡言。「平日主要聽歌看書讀報紙,靜態活動居多。床邊有個輕觸式收音機,這幾天set緊電台。」最喜歡聽哪個電台?「個個都一樣啦。」閒時會上街嗎?「不多。工人照顧得比較馬虎。」盧太在旁補充,早年他在街上散步被一群學生撞跌,久久未能站起,於是盧太要他坐輪椅才可出街。就肉眼所見,盧國沾行動不大方便,但只要靠盧太催促鼓勵一下,他便可以利用家居物件借力,一步一步向前,迢迢萬里也未覺疲累。 早年曾傳死訊,緣於以往喜歡與朋友吃飯聊天四周闖盪,自從跌傷後近年留在家中沉澱人生回歸平淡,與外間再少接觸。其實去年三聯曾替他出版了《歌詞的背後——增訂版》,接著今年初剛奪得香港電台金針獎,卻令平淡生活起波瀾,舊新聞恩怨情仇翻了一番。後悔嗎?「冇,沒甚麼好後悔。拿完獎沒想過要做甚麼,只是很多新聞界朋友想找我做訪問,我覺得好啦,很久沒做訪問。」2002年曾領過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十年前後有何不同?「上次CASH只是小聚會,近距離看到熟悉面孔,可能太過興奮,嘴唇跳個不停。今次一樣很開心,那晚上嘴唇一直沒有合過,由心笑出來。」 關於填詞,盧國沾沒有真正退休,近年作品卻實在稀少,對上一次填詞是2004年,由周啟生作曲、王喜主唱的無劇《水滸無間道》主題曲〈沒有半分空間〉。「我沒有填詞好多年,現在也沒寫了。」1990年發生意外後明顯減產,反而曾經為小學音樂課本的舊歌譜上新詞,例如打造《在森林和原野》的新版本。「小一至小六都有,每學期一本,有七、八十首。(盧太更正:二、三十首呀!)哦,沒所謂啦,主要改返音,逐首歌曲完全新寫。」填詞難不到盧國沾吧?「很難寫的,因為沒有話題嘛,那些學生歌,不是蜜蜂就是蝴蝶,或者青蛙啦,哇哈哈,很辛苦!」他笑言自己喜歡上街,全因滿街都是題材,落花草木皆文章,只可惜行動不便,一切只能憑想像。 填詞實在很難,但輝煌年代的盧國沾日填一詞,累計電視台的宣傳歌,把當年沒有寫上填詞人名字那些計算在內,他的作品足足有三千首,難怪被譽為「詞壇聖手」,那麼他又如何看現今一代的填詞人?「我很少談論別人歌詞,大家都知寫詞並非易事,寫得到已經很叻。」對林夕黃偉文的詞有印象嗎?「林夕是詩人,作品是新詩化一點;黃偉文則較少留意,不過他有參加CASH的金帆獎,我是評判,這幾年有看過他的作品,這一代都是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寫。」 不評論個人,只談對這一代的詞作觀感如何?「唔,我覺得現在這一代的中文呢,論盡啲,不敢說別人好不好,始終每一代的語言不同。」所說的「論盡」,是否關乎現今歌曲字數較以往多?「可能因為快歌多,我們那年代慢歌較多。」曲風呢?「都有不同,舊時的歌曲,聽完上句大概估到下句是甚麼音,總是存在某個規律,但現在的多數估不中,我想這是最大分別吧。」 河水彎又彎 冷然說憂患別我鄉里時 眼淚一串濕衣衫〈大地恩情〉 事出必有因,能夠成為詞壇聖手絕非僥倖。盧國沾生於狀元之家,家族中有四位狀元,分別教他四書五經,老早打好中文根底,引用現今語言來說,他絕對是贏在起跑線上。「沒錯,我是狀元之家出身,阿爺是縣老爺、知縣,而他有三個兒子都是狀元。我自小就被阿爺抱住不願放手,可能是他知道應該很叻,深得他的歡心。記得當時有位狀元住在隔鄰,我不時走過去和他聊天學知識,他教我成語詩詞,從小培養到我對中文很有興趣,最主要讀《三字經》人之初,以及《千字文》天地玄黃。」 時至八、九歲,盧國沾由帶到香港,未能與母親說再見,思鄉不斷,長大後才有〈大地恩情〉這份歌詞。「來港後家境不好也不壞,我不用出來工作,小時候的嗜好就是讀報紙。碰巧當時有個親人在涼茶舖工作,舖內擺放很多報紙,很多人都會去讀。那是五十年代,還未有《明報》、《快報》,但《華僑》、《星島》、《大公》、《文匯》等報都有,所以我就睇勻全香港的報紙。「那時看過一個專欄,不斷讚揚做記者的意義,深受影響就想長大後當個記者。不過我忘記了那專欄是誰人寫了,哈哈!入讀中文大學後,我從新聞系轉讀中文系,讀了兩年,畢業後朋友說有份要寫東西的工作,於是我去了見工,順利入職做無電視的周刊《香港電視》,負責『電影一周』的專欄,介紹當年無播放的電影,到後來調任駐台記者,幾乎訪問了當時所有的明星。」 工作頭幾年,作詞生涯尚未展開,其後轉到推廣部工作,盧國沾主要寫宣傳片旁白。「有人叫我幫他寫旁白,希望我翌日下午給他,結果我用了十五分鐘就寫完。」文字實力有目共睹,而他那份「唔輸得」的性格,就開始了他第一次的作詞,時為1975年。「當時有人第一次做監製,他問我:『喂,盧國沾,有冇膽幫我填詞呀?』我心想,你問我有冇膽,我實有口架,於是就開始寫詞的生涯,而那人名叫林德祿(近作為去年上映的電影《Z風暴》)。」有趣的是,他所寫的第一首歌曲〈巫山盟〉,是作詞而非填詞,採取先詞後曲的方式。「那時候填詞較多,先有曲後有詞,不知為何那首要我先作詞,再由顧嘉煇譜曲。我不敢說自己對音樂有否認識,但肯定要音,對我來說不難,我情願填詞,情願別人帶著我走,有個音樂框架比較易寫詞。」 園野春夢 花開燦爛笑春風葉滿枝透艷紅 更妙微風吹送陶醉春夢 心曲寄在愛海中〈田園春夢〉 難得一身好本領,盧國沾自言十分幸運,一開始寫已是電視劇的歌曲,不夠兩個月就寫第二首,是同一套劇的插曲〈田園春夢〉,歌曲大紅,作詞工作接踵而來,適逢那是廣東歌步向輝煌的年代。「我年少時愛聽歌,廣東歌根本不是甚麼一回事,幼時聽鄭君綿〈飛哥跌落坑渠〉,最愛江玲的〈Ding Dong Song〉,即是上海電影《手車夫之戀》的歌曲,還記得歌詞是I hear the bell go ding dong deep down inside my heart。」筆者和編輯心想聽過最早的歌曲,極可能是青山所唱的。「青山是六十年代了,而我開始填詞的時候,是七十年代。」 填詞是緣份,任職推廣部也是緣份,兩者加起上來,引致他日寫夜寫,每晚睡上不夠三小時。「推廣部的工作白天照做,很忙,但填詞是兼職,另邊廂唱片公司給我錢,所以我都是回家做,一有就填,不會揀歌來寫。」前文所述,盧國沾填詞作品超過三千,全因當年他身在推廣部,連兒童節目、遊戲節目的宣傳歌都要寫,填詞不難,但卡通片宣傳歌卻一度考起他。「例如鐵甲人打鐵甲人,我真不懂得怎樣寫,最後想到將卡通片的內容變成廣東話版本,例如張德蘭唱的〈鐵金剛〉裡面的『鐵金剛威武英勇 打得奸匪心裡慌』、『打低喪病狂 打低惡豺狼』。又例如〈飄零燕〉、〈星仔走天涯〉也是我寫的,後來殺得性起,寫了首講年輕人的〈前程錦繡〉,由羅文唱到街知巷聞。」盧國沾固然把武俠寫得英風颯颯,估不到連溫馨童稚的〈飄零燕〉也難不到他。 要數盧國沾的作品,實在是多不勝數——〈小李飛刀〉、〈傲骨〉、〈天蠶變〉、〈雪中情〉、〈前程錦繡〉、〈秦始皇〉、〈明日話今天〉、〈每當變幻時〉、〈換到千般恨〉、〈人在旅途灑淚時〉等等等等(版面有限,只列十大我們最喜愛盧國沾歌曲),與他合作的也是叱吒一時的歌手,問他有何特別感受?最愛哪位歌手的演繹?他總是拋出口頭禪:「冇呀,冇咩特別。」真的沒有特別?我不信。「當然有歌手唱出來是開心的,但沒有對哪位歌手唱歌特別開心。舉個例子,近排接受電台訪問時,主持人車淑梅問我最想播自己哪首歌,我就說〈不捨也為愛〉,因為很少播呀,哈哈。」關正傑呢?〈天蠶變〉是否徹底唱到你那份豪情壯志?「得呀,他唱到呀,其實個個我都喜歡。每首歌都有它的感情,歌詞有,歌曲有,歌星亦掌握得到。」 你我相隔多麼遠 那年那天可相見 那處境可會改變〈緣份〉 今時今日,音樂人和歌手的關係非常親近,閒時要食飯飲酒打機訴說感受,才能寫出一首好歌。「現在歌手和填詞人要傾心事,以前不流行,但我會提出找他們傾偈,最多是張德蘭和薰妮。監製經常帶她們上來,所以我們時常閒聊。」就不同歌手來說,盧國沾也會特地遷就一下。「你會知道有些歌手的能力,如果他一定唱不到某些字,就不會寫進去。我不方便講人名,給你一個例子,有歌手從外地回來不懂講粵語,總要我在場教他。」聽說每首歌你都會先唱一次,難道你示範給對方聽聽?「我填詞有個習慣,填完一定會自己唱一次,看看是否唱到出口,才會交給歌手。我那種是走音式唱歌,沒所謂啦,連我都唱到,歌星一定唱到啦,不過我不敢在歌手面前賣弄。」 盧國沾相信緣份,寫詞亦經常談到緣份。「別人都說盧國沾喜歡講緣份,後來我也策劃了《緣份》這部電影,由當年最當紅最漂亮的張國榮、張曼玉和梅艷芳主演。至於〈緣份〉那首歌,亦是自己的親身體會,那次自己一個人去日本坐地下鐵,忽然擔憂如果迷路時怎麼辦呢?那時未坐過日本地鐵呀,結果真的出錯了出口,找不到原來的酒店,結果要叫的士。有了這個經驗,自此都擔心迷路,才有這個題材。又例如〈再見再見有情人〉,就是我在日本機場看到一個女人,在排隊的人龍走來走去找他準備入閘的老公,一時離開,一時又回來依依送別,於是我又寫了下來。」他不諱言,情歌比勵志歌較易寫,朋友間不時分享個人愛情故事,所以他總是借助朋友的題材,或者路途上所遇到的事,加以發揮。 毀了村莊 我只有遠走他方燒了田園 我最終祇有流亡萬裡飢荒 不足養一隻螳螂千裡烽煙 牠祇有跟我逃亡〈螳螂與我〉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社會急速起飛的年代,盧國沾身處其中,也看出廣東歌有所變化。「1978、79年,當時有種風氣寫人生哲理,亦有陣鄉愁的歌詞風,例如探討中國熱,那就是出現〈我是中國人〉的年代,整個樂壇都是這樣,我亦有跟大隊走。此外,當時香港有宗大事件,就是越南難民來港,投奔怒海呀,匯豐號呀,所以我寫了〈螳螂與我〉。我心目中想寫的題材是:這麼大地方養不起螳螂,牠也要跟難民一起走,躲藏在船上。」 寫社會時勢有關的歌曲,當年著實不多,總是談情說愛藕斷絲連。到近十年我們常說香港樂壇情歌泛濫,導致廣東歌光輝不再,其實盧國沾早於1983年曾發起「非情歌運動」,可惜無疾而終,屈指一算,原來他比其他人走前了三十年。「幸好我可以寫電視台主題曲,間中就寫一些非情歌題材。我不敢講自己是否走先別人很多年,但那時我每日都寫情歌,寫得太多就想想還有甚麼題材好寫。」當年他身體力行推廣非情歌,每四首歌就寫一首非情歌,可惜沒人支持。「我叫報界朋友支持我走這條路,但沒有太大反應,亦未見驕人成績,沒甚麼紅歌,最後也算數吧。」 盧國沾打滾過不同電視台,見證過佳視結束,到1985年離開香港電視圈,與妻子外出創辦廣告公司,唯一不變的是填詞。直至1990年發生意外,從浴室中跌倒昏迷,四日後才甦醒過來。如果沒有發生意外,會否繼續填下去?「填詞方面,正如有首英文歌叫〈Those Were The Days〉,我真的沒想過會有停止的一日。」九十年代廣東歌由盛轉衰,他與四大天王的合作不多,有否感到可惜?「冇得可惜,一個人不可以做這麼多事情,加上我已經和很多歌星合作過。」 實在係話變就變 預伏在樂趣前面前面有千變萬化 不會睇見〈明日話今天〉 正值壯年卻不幸倒下,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回想過去,盧國沾不再是〈天蠶變〉所說的「一生稱英雄,永不信命數」,亦不能「再與天比高」,反而開始信命。「我信命運,還想找出理由,為何會有命運?所以近年我看了很多關於面相的書,不敢講研究,但想從書中學習,至今未有結論。我相信有命中注定,人的面相裡、命裡有的話,到時一定有。過去我寫了很多歌叫別人信自己,〈天蠶變〉就是寫一個人的驕傲,寫人跟命運對抗,但年紀大了,逐漸投降,逐漸相信注定。」四十出頭遇上意外,難道是前半生消耗太多?「逐漸有點相信,可能之前用得太多精力,只顧工作,每天只睡三小時,我活的半輩子好像已經是別人整段人生。記得入醫院時聽到王傑〈今生無悔〉而醒過來,我問自己這是甚麼意思呢,居然在這個時候播這首歌!是時候完結而埋單嗎?哈哈!」那麼他今生真的無悔,面對死不會驚怕?「冇得後悔,做甚麼都冇得後悔,發生了就要面對,我對命運的理解是這樣的。很多東西都是自然地發生。」說穿了,今時今日盧國沾的想法,正是〈明日話今天〉的歌詞:「命裡係注定從前,夢境係一片胡言,唯有我永遠去面對目前。」 每個傲氣的男人,總有一份擋不住的沙塵,很多人認為盧國沾就是有這種傲骨及霸氣。問他怎看自己年輕的傲骨和沙塵,他未有否認,更認為個性多少阻礙了自己在行內的發展。「阻礙就一定有,我們這一行有個特點,大家都不會得罪對方,客客氣氣,甚麼事都不需要有任何隔夜愁。若你沙塵的話,我不一定要幫襯你,因為當年有四、五個出色的填詞人,得罪你又有何所謂?」不再有隔夜仇,大抵說出他與徒弟羅嘉良和郭晉安的昔日恩怨,早已煙消雲散了。 最後,問他是否承認自己是沙塵的那一類人嗎?「不知道喎,近日我都有問朋友,覺得我是自信較多,抑或沙塵較多?還是自卑?他們都不答我,但我大概都知道答案啦,哈哈。」也許明月映山崗,倍覺孤高!肯定的是,當日他在斜陽裡氣魄更壯,今日斜陽落下心中不必驚慌。 (原文刊於2015年3月,第151期《JET》PEOPLE)
-
愛情就像一場朝聖之旅,當愛意與條件俱備,欠缺的就是一份衝動的決心。衛詩雅(Michelle Wai)至今仍然懼怕著婚姻,原因無非是從出演女主角身上,發現到愛情往往不如想象的美,於是專心演員工作,目標亦不斷在改變: 甚麼時候演技能備受肯定?甚麼情況下會遇到互相理解的人?又是甚麼方法,能夠判定愛情裡沒有令人厭煩的情緒? 愛情影劇跟前,衛詩雅是悲劇的主角,寡言、內斂,所有東西都放在心裡,體會過「可怡」游移在愛情觀裡的感受,也堅信「文玥」的生命充满著身不由己。在女性忠於自我的年代,她需要的不再是奉上一場美滿的電影結局,而是有關「後來呢」的延伸寫照;這樣一篇談論演戲與相愛的訪問,伴隨她將踏入新婚生活而發生。請容許它佔用些許時間,給無論是單身還是戀愛中的你,當作精神糧食服用,雖然不是最客觀,卻是最動人的話。 text.Leon Lee|photo.Chen Yung Hua |styling. Calvin Wong|styling assistant.Chiaki S.|hair.Wil Tam@ArtifyLab|makeup.MW|Wardrobe.Hogan #走著演著人生就到了這一步 港片年度重頭戲上映多月未完,《破·地獄》無疑是全年最佳港片之一。作為首部關注香港殯葬業的電影,戲內黃子華和許冠文的對手戲堪稱精彩,然而Michelle飾演的「郭文玥」也不遑多讓,父親「文哥」有著重男輕女的心態,要走出原生家庭陰影,她需要狠狠打破自己的地獄。「很幸運地,我跟文玥的成長背景完全不同,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但我很能理解她的痛苦,明明比哥哥更有能力,卻因有違祖訓而被輕待……唉!其實這部戲會得到大迴響一直是意料之內,講生死很罕有嘛,但確實帶來了不少頓悟,甚至乎可以說是一種心靈上的療癒。」 像許多出席謝票場的觀眾反映過,文玥的經歷跟他們如出一轍,那份共鳴感之強烈,在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Michelle做戲足夠抽離自己。「記得有位女孩寫了篇長文給我,說她從小在圍村長大,聽慣『女人污糟邋遢』,最終直到父親離世,兩父女也沒有和解。然而讀到文哥那封信,文玥的表現讓她最終代入了自己,也隨著電影結束得到釋懷。」一針見血的寫實情緒,刺在同是那個年紀的我們身上,特別特別痛。尤其不懂文玥的人都在說她反叛,總是在關係中表現我行我素。「我不能說她反叛,只是有點忠於自我,不怕人家不喜歡她。在我看來,陳茂賢導演沒有想要創造傳統港片的花瓶角色,要她有複雜的性格,也有不少內心戲表現,不論演可怡還是文玥,他都給我很多場口發揮,也成就了我不用做花瓶。」 確實,兩集愛情喜劇《不日成婚》跟《破‧地獄》皆由陳茂賢導演自編自導,對於坊間評價「導演應該很了解衛詩雅」,放在Michelle角度同樣沒有破綻。「我們相識超過十年時間,他應該真的很懂我。有時候,大家認為《不日成婚》裡的曾可怡跟我很相似,但他跟我都知道部分個性是有差異的,就需要靠演技去捉緊這些小細節,令觀眾分辨得出我沒有在本色演出。」亦多虧了YouTuber身份,令她不再如從前演《失眠》時妣被定性苦情形象:「情況好像改善了?可能大家終於意識到我戲外沒有過悲喜交加的生活,然後開始拍YouTube,又多了一份親近感覺。以前大家總說我『小女生feel』、好悲湊的模樣,現在可能年紀大了、年資深了,又多了信任自己的導演,有了大家口中所謂的代表作。」 #婚姻是種妥協的愛 但倘若要將這幾部戲視作「衛詩雅」的愛情縮影又未免太過草率,每個人的生活在不同年齡想法下都有別樣的解讀。縱使近年香港愛情喜劇罕見,Michelle也從這段「愛情歲月」中汲取了不少經驗:「我個人覺得拍愛情片好好玩!我還記得第一次拍電影參透到愛情是在《前度》那部戲,我戲內有個男朋友,就因為他沒有地方住,我讓他住進來結果連情人都失去了。所以當年做訪問我一直重提這事,我說無論你有多信任男朋友都好,也千萬別要讓他接觸前度!」每演過一部戲,她說面對愛情的想法就會不斷地改變。「對於婚姻,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很恐懼,現實的我反而更像陳家樂飾演的『阿佳』,一直未敢對一份感情許下承諾。」 在Michelle眼中,結婚某程度來說是失去自由,而她顯然仍在摸索如何從繁忙工作中抽身。「就算婚期在即我也害怕啊!始終也是第一次學做別人的太太。現階段工作又很繁忙導致大家相處陪伴的時間不多,但我想這些都是階段性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能理解和支持我事業的人。」她補充,一個人的婚姻是否幸福,跟決定走入婚姻的想法有關,而這件事意謂著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他日能夠達到多深的連結。「結婚跟戀愛不同,要有心理準備這段關係需要很多妥協。畢竟婚姻是自己唯一可以選擇親人的機會,正因為是你自己挑選的,因此不論最終結局如何,我認為都要視之為正確,不能後悔。」 #理性配感性好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無條件被愛著的,覺得那才叫做真愛。但Michelle認為,真愛並非一個人無條件愛著另外一個人做他的避風港,而是一個人懂得另一個人為甚麼要這樣做且全力支持他。「許多兩性『雞湯』會跟你說,維持兩人關係最關鍵的是三觀一致,它沒有說錯,但更重要的是兩個人望向同一個方向,一起成長。這樣才不會隨社會歷練而改變了三觀,甚至成長為與婚前截然不同的人。」像衛詩雅自言相當感性,永遠失意容易變衝動,相反老公則愛用數據與文獻解決問題,照道理說該是水火不容,偏偏二人不僅具備風花雪月的基礎,更把關係上升到「柴米油鹽」的價值。 「我們好明顯是理性派遇著戀愛腦,不過很特別一點是他能讓我生氣的時間變得很短,就算我『嬲到癲』他也能夠讓我平息,擁有這個特點的人真的很罕見;我認為婚姻更多是現實的總和,在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的前提下,之所以想跟另一個人結婚生活,正是因為我們終於在尋尋覓覓間,找到了一個能真正理解並支持自己事業、處理情緒能力很強的伴侶。」有朋友的惦記,有情人的寵溺,有親人的不離不棄。果然婚姻要擁有這些,不是企圖找一個確保愛你愛到最後的人,而是最初因三觀走近而成為夫妻的倆人,把這段關係從夢幻的愛情抽離後,依然沒有被俗世所擊倒。
-
挪威音樂人AURORA,以空靈魔幻的北歐電子民謠吸引接近30億串流點播,常常令人聯想起冰島國寶歌姬 Björk。她自小與森林大海為鄰,大自然幾乎是她音樂的核心主題;她亦都關注人類福祉,活躍於不同的環保、政治社會活動。去年AURORA發佈全新專輯《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將地球名作共同創作者,繼續為人類不同的感受發聲——「作為人類我們不必太完美,只要活著便是巨大的成功。」 工作以外的近況如何? 感謝提問,我最近感到很有活力和生龍活虎,可以每晚都跳舞跳個不停、隨時放聲大叫。我覺得最近過得很不錯。 去年開始你在這星球不同地區進行巡演,至今對本次亞洲地區的旅程有何感受? 太棒了。我吃到了許多美食,很開心。真我希望我們在挪威也能吃到這樣的食物。 甚麼機緣促發你創作《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 感覺我們都忘記善待我們的星球了,也忘記關注我們男男女女的心理健康。人們有自由去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選擇,該如何管治這個世界,以及選擇什麼樣的領導人來領導我們。我覺得我們忘了溫暖、關懷和情感也很重要,這些事物不是我們的弱點,而是作為一種共情的力量去推動這個世界進步。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張專輯提問:我們的心怎麼了? 哪些重要的事物構成了Aurora的「心」? 人們。同情心。傾聽「無聲者」的聲音,知道何時對不公義發聲——即使你不是受苦的那個人。還有自由做自己的權利,並且被接受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Aurora式的生活哲學是怎麼樣的? 做人是一項極限運動。作為人類我們不必太完美,只要活著便是巨大的成功。當我們能從傷口中痊癒,並且不予自己太大壓力時,我們會成為更好的人。因為我們確實有足夠的容量去包容這個世界。 希望介紹專輯中哪幾首歌曲給香港樂迷? 〈Starvation〉、〈When The Dark Dresses Lightly〉 還有〈Dreams〉 其實還有很多希望介紹,希望給樂迷介紹所有的歌曲。因為感受一切雖我們是有益的,至少自己是這樣的。而我的音樂就是在表達這樣的事物,每首歌都在表達不同的情感。 大自然一直是你重要的靈感泉源,這次你更把「Earth」 視為「共同創作者」,又將部分歌曲版稅捐給Brian Eno共同創立的 Earth/Percent 環境慈善機構,為何有這樣的措舉? 如果有這個星球,我們就不會有音樂可寫。只要聆聽地球母親「共同創造」的音樂,有助於人們自然而然地成為積極分子。 版稅捐贈似乎是件好事,找到可以讓所有人參與慈善,但又不向別人要求太多。我知道對一個人來說,要時刻關心一切事情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值得關注。 除了自己的歌曲,最近在聽的歌曲/想向香港樂迷大推的音樂單位? 我最近正在聽Ananda Shankar與Izumi Kobayashi(小林泉美)。還有樂隊Tinariwen的專輯《Elwan》以及Siv Jackobsen的專輯《Gardening》。此外當然,還有Fredrik Svabø和她的最新歌曲〈Talk About It〉。
-
《阿媽有咗第二個》上映至今超過3個月,票房依然節節上升,成功衝破4000萬後,姜濤、Jer接受新一波專訪,二人互笠高帽,坦承因為電影而熟絡。訪問中,姜濤大讚Jer的歌曲是MIRROR當中的深度Top 1,又坦言羨慕對方在片中的子軒一角,大讚角色完美;Jer直指姜濤好像是推不倒的巨塔,又想演姜濤所演的外賣車手方晴一角。不過,姜濤因為一件事而不想演子軒,到底是甚麼原因呢? Text: NWHair: Lydia Yung@Chic private I salon(姜濤); Man Chan@Chic private I salon(Jer)Makeup: Rainbow Chung @Annie G. Chan Makeup Centre(姜濤); Tifa Tai @Annie G. Chan Makeup Centre(Jer)Wardrobe: Burberry, Loewe(姜濤); Fendi, Burberry, Loewe(Jer)Stylist: PIPA Creative(姜濤、Jer) JET:對於第一次拍戲,自我評價如何?發現到自己哪方面特別有天分?哪方面有不足,需要好好琢磨? 姜濤:第一次拍戲覺得自己每方面都不夠,真正演戲就知不簡單,即使今次是一個很接近自己的角色,也不是容易演到出來,所以我想像不到完全不似自己的角色。都真的要再上更多演戲堂 Jer:天份來說,我覺得你打交方面幾有天分,你是一個推不倒的巨塔,心想「嘩,咁大隻嘅你!」,之後可以試試相撲。 姜濤:不用夾硬回答及讚我的! JET:片中有不少與父母的對手戲,有否觸及過去與家人之間的感情及經歷? Jer:我自己與家人關係不算特別差,不會像片中子軒與母親大吵,以至離家出走或吵到痛哭,今次子軒角色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及體會,這部戲令我自己關注更多家人,回想投放在他們身上時間不夠多,之後都想與他們相處更多、聊天更多。 JET:姜濤最羨慕Jer所演子軒角色的甚麼東西? 姜濤:如果以方晴角度,當然是家庭;以姜濤角度的話,就是成績好,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試過成績好,而且沒試過在學校受歡迎。Jer飾演的子軒,更加是會長。我的青春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完整的學生時期,所以子軒是我很羨慕,簡直是完美。不過,當時同學都是追我的…… JET:可以選擇的話,Jer想做學生角色還是送外賣的歌手? Jer:我想試做送外賣的歌手,因為都玩過子軒的角色啦。如果調轉一下,其實之前圍讀都試過調轉…… 姜濤:我不想做Jer的角色,不想平蔭,不想戴假髮… Jer:哈哈,可以轉髮型的… JET:片中你們要完成那場扭打的戲,事前需要準備了甚麼? 姜濤:事前真的要好好睡一覺,因為好花精神。尤其是補拍的那一日,在海邊真的好累,對我來說都幾激烈,臨天光還要踏單車,真的好累,如果給我再演多次,我由前一日開始睡覺,而且那時候很冷。 JET:拍攝這一部電影,加深了解對方的哪一方面? Jer:其實我和姜濤真的近了。 姜濤:我在你心中排第幾? Jer:Of course No.1啦! 姜濤:你唔好扮嘢啦! Jer:在你面前當然是No.1啦,其他人背後再問我啦。哈哈!的確是近了,因為MIRROR時候自己都覺得遠,很少聊天,又不太了解對方,我們都比較慢熱。真的由這部戲開始聊天更多,會談談如何造歌。 姜濤:本身我不知道Jer原來對出歌有這麼多想法,以前未出歌時不會了解,到他出歌時才發覺他真的不簡單,那些歌不是簡單的流行歌,他卻有好多自己想法。到他出歌時,他的作品是MIRROR入面,深度來說是TOP 1。 Jer:對嗎?100年後拿回來,才發現原來Jer是歷史! 姜濤:你已是歷史啦,100年後當然是歷史吧! Jer:的確開心,多謝這部電影令我們了解對方更多。
-
游學修、鍾雪瑩,到底是否一個人所共知的演員名字?34歲的游學修,十年前主演黃修平導演的《哪一天我們會飛》少年彭盛華,與十年後《看我今天怎麼說》聾人角色子信,仍然在成長路上跌跌碰碰。當初的沖天志,有沒有踐踏碎? 30歲的鍾雪瑩,首部電影同樣是黃修平導演執導,當日她只串演《狂舞派3》配角,她的經歷也像《看》素恩那樣努力做個「正常人」,從《亞洲星光大道3》走到今天,現已搖身一變金馬出爐影后,的確位位都可變天使。看我今日怎麼說,看他/她當日怎麼演,仍然要相信這裡會有想像,請你跟你的感覺相處! Text: Nic Wong|Photo: Kit Chan|Hair :Hillnex Lee(鍾雪瑩)、Lupus Chui @O4(游學修)|Make up :Vanessa Wong(鍾雪瑩)、Yvonne Yeung(游學修)|Location: The Mira Hong Kong J:你們在片中都要用手語演出,手語算不算是一個容易學習或模仿的技能? 游:我學了一年多,每星期練習幾堂課,是真的一直練習,從零開始完全不懂的,那時候學基礎後背對白,當時我知道每個手語在說甚麼,別人的對白在說甚麼,然後再去練熟它。讓大家容易想像一點,假設我完全不懂法文,我沒可能學一年就很流暢地跟人溝通,不合理的,但我可以背熟法文對白,慢慢整理好咬字,然後演得好像我的母語一樣,說穿了都是模仿。 鍾:學習動作的門檻可能比外語低,因為動作的文化背景和實用性,沒有法文那樣嚴苛,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作風格,但手語一定不算容易學習的。 J:今次是否從影生涯中的第一次,必先學習一個技能,才可去演戲? 游:過去的確沒今次那樣仔細,就算之前《送院途中》(仍未正式公映)演救護員,那些都只是三兩下手勢,以及鏡頭給予很大的幫忙。運動技能,我好像沒有試過⋯⋯ 鍾:不得不說,這些都非常依賴專業人士的幫忙。譬如之前我演《深宵閃避球》,多得港隊傍住我們;這次又有兩名手語指導員,再加手語副導演,真的要好好感謝他們。 游:我記得了,那時候差點有機會的,本來我第一部演的電影是《點五步》,練過投球一陣子,但沒有成事,最終演了《哪一天我們會飛》。 J:通過一個技能來演戲,要同時兼顧技能及演技,有幫助還是阻礙? 鍾:要看看有否足夠時間準備,有時間的話,能夠令它成為演戲中的平常生活,就不成問題。就像今次我演素恩這個角色,那個聲線是日常,我在那段時間完全沒有考慮過那是煩惱;手語方面,由於角色都是初學手語,本身我有手語的根基但做到很甩咳,透過這次機會再學習,真的沒有阻礙,完全不覺得這樣演戲是不好。 游:我同意,這樣可以幫助拉遠了本身演員與角色之間的距離,不像平日的自己,但艱難是自己有沒有適應到這個距離?這要看看之前的練習和排練,是否已經足夠令我在現場完全投入。譬如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我是否還要記著那些手語的動作,如下一句是甚麼?第一隻手是怎樣?如果我排練足夠的時候,我已經立刻可以回覆對方,成功幫我進入另一個世界,角色的世界。 鍾:還有一件事,我們這部電影裡有很多聾人演員及手語指導,所以我們不可能出現參差的水準,在鏡頭前一定要做好的,如果有任何落差,他們會立刻出聲,更加不只是一個人出聲,而那段時間他們沒有出聲,即是OK啦,我就很放心了。 游:這也是回到演戲的純粹及自然,避免現場想得太多。譬如黃修平不喜歡別人看playback,就是他不想在那個鏡頭前設計及構思,當然那些最頂尖的演員,構思完繼續演得很好看及揮灑自如。對我來說,我在舞台方面有更多類似體驗,我試過排練時一路嘗試設計很多東西,結果我演得最好那一場,卻是沒去做任何功夫的那一場,開場前沒溫書甚麼也不做,完全不準備,只是熱身後便出場,但因為對白一早已經背熟,所有台位都記得,事前已經用了腦,現場不去想那麼多,就讓那場戲帶自己回來,形成一個良好的狀態。 J:黃修平與其他導演有何不同? 游:黃修平很煩,他總是執著一些細節的東西,煩在一些其他人可能不在乎的事情上。他會想得很細緻,執著得很細緻。 鍾:我覺得他是一個童話故事的人物,或是日本動畫裡面的人物,但我可能是現場跟他最難溝通的演員。(游:因為你都煩嘛!)是啊,那個童話故事人物會包容很多不同聲音及意見,但我在現場演素恩時,有很強意志的時候做好素恩,當我遇到五個新意見,有五把新的聲音,剛剛被這個童話故事人物囊括進來的時候,我覺得有點多⋯⋯ 游:我有個很有趣的分享,就是當年我演第一部戲,就是黃修平的《那一天我們會飛》,當年與翁子光《踏血尋梅》是同一屆入圍金像獎,今年《看我今天怎麼說》又跟《爸爸》一同入圍,我覺得很有趣,翁子光與黃修平兩個好像一黑一白,一個代表光明,一個代表黑暗,十年後又再相遇。當然,我記得當年白只、春夏等人,全部人都得獎⋯⋯ J:剛才說演員與角色之間的距離,今次《看我今天怎麼說》角色,看似與真人有點接近? 游:好還是不好?我沒這麼想,當然不著數的是,大家覺得我容易演了,但真是這樣容易?我都有問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呢?我不知道,我不懂得分辨,但是子信這個角色跟我真的很相似嗎?準確來說,他跟我給人的印象很似,但認識我的人就知道,我有時會說很多話,有時又會很長時間不說話,思考很多事情。不過又不能怪責別人的,的確跟我的印象很相似,我唯有看成讚美,或者希望大家多留意我的舞台演出,角色比影視方面多變一點吧! 鍾:隨著作品的增長和角色面貌的增加,其實不能再在乎了,如果有人這樣說,是因為他曾經看過你在其他作品演過類似的角色,或者覺得自己很了解你,某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觀眾對我們的認知增加了,也是因為作品多了,他們才會說,今次又似上次,今次又像你,那樣都沒得介意。反而我上次演《填詞L》會特別澄清,因為那個角色不是我真實的故事,更應該是導演的credit,否則無傷大雅的話,我沒所謂的。 J:鍾雪連續兩年入圍金馬獎及金像獎,更順利在金馬封后;阿修亦接連提名影帝。作為「新生代」演員,慢慢有這些成就,有何啟示? 游:最難的地方是,太少有發揮的角色交由我們這一代人手上,這樣會造成兩樣東西:第一,我們缺乏練習及累積經驗的機會,正如我已有超過五年沒電影劇集上映了,所以我必須依靠在外面其他地方去累積經驗;第二,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表現及證明自己。香港女演員現在好像開始好一點,男演員仍在suffer當中,當有導演願意找我們演戲,真的能夠發揮有戲可演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寶貴。 另外我想補充,一些沒有看過我演舞台劇的人會說:「原來游學修懂演戲的!」之前他們不知道及不察覺的,甚至有些人聽到我有提名的時候,會覺得「游學修憑咩?」「呢條垃圾有提名?」「香港電影玩完喇!」他們對我的印象就是嗶哩叭啦、樣衰乞人憎臭串等等,卻從來沒有看過任何我認真演出來的戲是怎樣的呢。對上一次相對多人看的,所謂相對有發揮的,可能已經是《同囚》。好像是2017年,哈,八年前的事! 鍾:我記得游學修之前他跟我說過一句話,那時大概是Angela(袁澧林)《窄路微塵》提名影后之前,跟著她和劉俊謙開始在台灣都有其他工作了,阿修說:「一早要啦,遲咗十年!」然後我就想到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在這個圈子推回十多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前,其實不乏機會。事隔多年,現在我們看來開始有了,可能相對比較遲,機會也少了一點,但是我始終希望,可以讓無論是否做這個行業的同齡朋友們,都感覺到總是有盼望的,還是可以的,遲一點而已,但也不是不行。 游:這個話題,我可以跟你談上至少半個小時。記得阿謙演完《九龍城寨》爆紅之後,我有跟他談過,我的心情很複雜,當然戥他高興,但同時我還是堅持那句話:「我真係覺得遲咗十年!」小時候,我查過了周潤發拍《英雄本色》、劉德華拍《天若有情》、周星馳第一部電影是多少歲等等,當然周星馳有點不同,他拍電影時已經在電視很紅了,但他們全都是三十歲左右,我們三十歲才做新演員,到現在才有一部電影有獎項或提名,有機會被看見或被肯定,但都只是一部而已。下一部呢?太多元素了,行業本身的萎縮,或者說到這裡又要欲言又止…… J:最後,演完《看我今天怎麼說》投入聾人角色後,有否發現一些之前的誤解? 游:我本身對他們的認知太少了,真的不太熟悉聾人的世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所以我覺得這部戲可以讓大家認識更多聾人的社群是一件甚麼事?究竟聾人平時是怎樣的?他們相處的情況如何?他們喜歡不喜歡甚麼,怎樣為之冒犯?如果《看我今天怎麼說》能夠令大家多了一份認識及認知,我覺得已經功德無量,很好了! 鍾:很多人都會源於不知道,被社會教化的弱勢社群誤導了,可能會誤認為有些團體或者一些朋友是弱勢的,但其實聾人是一個很有趣的群體,他們有些東西很強,例如他們的感知能力及表達能力很強,甚至他們的眼睛都很強,但基於我們有太多的不認識,所以今次可以摒棄所謂過往的理解,當作是認識朋友,入場看看這部電影,可能會增強對一些未知的文化認識,從而欣賞對方強悍。
-
張天賦(MC)予人的形象有些玩世不恭,外形討好同時能言善道,感覺會是女孩們又愛又恨那種壞男孩。但試圖掀開MC的內心,談論起如何經營愛情,卻發現他對愛情的取態很傳統——按著他自己的講法是叫作「大男人主義」,只要認定了,便要為對方人生負責到底。他很踏實,不信愛情能飲水飽;但同時他又浪漫,相信愛情可以發生在電光火石間。乘著愛的佳節,來讓我們成為MC的Valentine,細聽他的戀人絮語。 text. yuiphoto.Ken Ngan styling.Sum Chan styling assistant.Wincy jewellry.Cartier wardrobe.Loro Piana (black and ivory sweaters) Amiri from Mr.Porter (black blazer and trousers) Mr.P (suede jacket) Auralee from Mr.Porter (brown coat) hair.Cliff chan @ Myösmakeup.Circle Chong Cartier LOVE earings in yellow gold with diamonds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pink gold, medium model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white goldCartier LOVE ring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Cartier LOVE ring in pink gold with diamondsCartier LOVE ring in pink gold with diamonds 說過時間太少難兼顧經營關係,目前享受單身狀態? 其實頗享受現在的單身狀態。現階段我會形容是自己的事業拼搏期,其實本身要在自己私人時間及處理工作之間作出時間分配,對我來說本身已經是一個難題。所以當無需要處理愛情這部分的話,對我來說可以在時間分配上可以自由好多。 只會在另一半面前展示的一面? 應該是大男人主義的一面!但其實也不是女朋友獨有,我對媽媽也會有這一面。所以就是人生中最親近的兩個女人才會看到這一面吧。這裡「大男人」的意思是,我會認為要經營一段關係,要有必須為對方負起責任的心態,所以有好多時候我主動去孭起一些不必要孭起的責任。 有拍拖跟沒有拍拖的MC,有甚麼分別? 我認為愛情是會令人沖昏頭腦的。所以我有拍拖時其實都會一樣沖昏頭腦,做出好多衝動的決定!例如原本計劃好要做某些事,但會因為要拍拖,而放棄自己本身的目標。所以這一個我認為也算是單身的好處,可以只滿足自己目標,無需要照顧身旁那個人。 Cartier LOVE ring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ring in pink gold with diamonds,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white gold, open, large modelCartier LOVE necklace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Panthère de Cartier watch in yellow gold and steel, large model Cartier LOVE ring in white gold, large modelCartier LOVE ring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ring in pink gold with diamonds,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white gold, open, large modelCartier LOVE necklace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Panthère de Cartier watch in yellow gold and steel, large model 透露過理想型外形希望是長頭髮細細粒,除此以外,哪樣的內在特質最吸引你? 我認為孝順是一個好重要的特質。愛可以有好多種形式,可以對朋友、對我、對一種物件或者對對寵物的愛;但我認為這些愛裡頭,對家人的愛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如果對方是孝順的話一定不會差得哪裡去。所以如果講內在,孝順會是一個重要的特質!(編:讓你你卻步的行為?)剛才都提過自己有些大男人,所以我不喜歡女生粗魯,我覺得女生應該要斯文,那些粗重事情應該留給我這種大男人做。 愛情關係當中最重視的三個品質是甚麼,能否逐一解釋? 我覺得獨立是其中好重要的一環。方才都提及過我不拍拖的原因,就是認為另一半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當然這樣也是有好有壞啦,但我指的獨立,是彼此都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目標和方向,不然兩個人拍埋一齊,(方向)就會好模糊,我會形容是「Hea」。所以我認為獨立是好重要的,兩個人一起,應該是要向好的方向進發。第二個是誠實,誠實二字乍聽很簡單,但其實非常困難,因為每一個人一定都會有一些想掩飾、想藏起來的部分;要把自己的所有完全展露給對方看,有時我甚至會覺得比忠誠更難。第三我覺得是溝通,因為兩個人要走在一起,除了理性條件上三觀要正,感性方面也很依靠溝通去處理情緒。 從愛情中得到過最好的「禮物」是甚麼? 過往的關係上得到過最大的禮物,應該就是如何去愛吧。不如這樣說,未真正拍拖的時候,當然在其他情況下都會感受到愛,但我都認為在過去感情入面,之前的女朋友都教會我究竟甚麼是愛。 因為愛可以有分好多不同層面,可以是表面的,也可以是深層的。但你必須要經歷過,才會知道,「啊,原來這些才叫愛 」。 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pink gold, medium model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white gold,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ring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necklace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Santos de Cartier watch in pink gold, medium model 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pink gold, medium modelCartier LOVE bracelet in white gold,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ring in pink gold with diamonds,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ring in pink gold with diamonds, classic modelCartier LOVE necklace in white gold with diamondsSantos de Cartier watch in pink gold, medium model 在你眼中,情人節代表著甚麼? 我本身並不是一個好喜歡過節日的人。譬如以父親節為例,其實不需要等到父親節那天,才跟爸爸食飯或者一家人去飲茶。我會認為節日大概只是一個提醒吧,而其實每一日都理應是父親節。如此一說,那每日都應該要是情人節 。所以情人節對我來說,是一個提醒,提醒你身邊有一位這樣的人, 如果你平時忘記愛她/他的話,要謹記你要做得更好。 上回訪問提過「浪漫是很窮才有浪漫」,認為減去一切資本才有真浪漫? 今次想要修正一下這個說法。為甚麼我會覺得窮會體現到浪漫那一面呢?其實因為我認為本身浪漫這本身是很簡單的,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物質,或者並不需要「色彩繽紛」的東西去襯托。我要更正的是,其實未必需要用「窮」這個字,浪漫真的可以好簡單,兩個人一起共同產生的那個感受,彼此心靈頻道連結起來,就叫做浪漫。 即將進入而立之年,35歲前又想退休,內心渴望「定下來」?會有必須結婚生子的想法? 首先我要解釋為何會想35歲前退休。剛才提及過,大男人就是會喜歡孭起一些責任,所以我認為,當我想成家立室的話是必須先做到財富自由、時間自由,才令我有足夠資源去經營一段愛情,或者去成家立室。所以35歲前退休,就是希望可以完成這些自由,感覺就會可以確保我之後的伴侶,或者我之後的家庭能有保障。所以想不想定下來、能不能成家立室,尚且要先看看我能不能完成到目標! 分享一個你相信的愛情觀念,以及一個你不相信的popular opinion? 先說我不信的,我不信有「愛情飲水飽」這回事。我認為當你愛一個人,你是會想盡你最大的能力去照顧對方、去保護對方、去分擔對方的困難。所以要維繫關係,只靠一杯水並不足夠。 至於我信的……我相信一見鍾情,因為我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