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詩敏 蝦頭的迴廊

世人認識的蝦頭,大多是幕前搞笑(或者「懶」搞笑)形象,最近她在《正義迴廊》飾演聲嘶力竭、淚涕俱下,盡一切能力維護弟弟的姊姊,難得有機會在大銀幕上收起誇張搞笑;接連12月底舞台劇《短暫的婚姻》再度公映,她演繹的大律師Ceci,亦與以往角色不同,真正有戲可演,過足戲癮。

蝦頭每次出現,以為她又再炒熱全場,令全場人捧腹大笑;其實楊詩敏本人完全相反。眼前的她,並非大家熟悉的蝦頭,而是蝦頭角色之下的楊詩敏,娓娓道來因為缺乏父愛而寄情拍拖,甚至寧願投入角色演出,從而忘掉自己的悲情人生,以及享受平靜愛認真思考,厭惡自己再三要襯托女主角的清純美麗。

「蝦頭」與「楊詩敏」兩個身份困在迴廊,迴旋不斷,絕非短暫的關係。大家又願意放下本身對蝦頭的印象,重新認識一下眼前這個楊詩敏嗎?

text.Nic Wong
interview. 金成、Nic Wong
photo. Oi Yan Chan
location. Sugar Please Bakery House

男伴不絕的蝦頭

蝦頭本名楊詩敏,她曾經說過,這個花名源於大家樂,中學時有個師兄突然指住餐廳入面鐵板大蝦套餐的海報,嘲笑她的外表似「蝦頭」,後來叫著叫著就變成了花名。「我覺得不算欺凌,從來沒有人敢欺凌我,我亦沒有欺凌別人。好明顯當日他想溝我的,專登改個核突名字給我,然後引我注意。如果我告訴你,中學時有好多男生喜歡我,你會否覺得荒謬?」世事本來就荒謬,鹹魚白菜各有喜愛,何況蝦頭男仔頭容易埋身,見一個愛一個上一課絕不荒謬。

自此,男伴沒有一百都有幾十,楊詩敏沒有了解何謂愛情,年輕時只想有男生陪伴自己,那就覺得好快樂。「記得中二開始拍拖,第一次拍了幾個月就分手。後來那次拍拖是個很傻的故事:我與某位男生做了好朋友一個學期,他喜歡另一個女孩,不知如何追她,我便教他如何追女仔,後來真的追到,但女生只想讀書不想拍拖,男生好失落,我當然陪伴他,他慢慢覺得與我投契便拍拖,前後拍了兩年,中四中五都是那一個男朋友。」小時候喜歡刺激及新鮮感,兩年戀情對她來說有點長,因此告訴對方想專心讀書,實情是生厭了。「中五畢業後入了演藝學院,看到不同的世界,與不同人演戲,過程很投入總會愛上對手,演完戲後便與對手一起拍拖,確實不太知道感情是甚麼。」

「大約35歲之前,我個人沒有事業心,只是經常拍拖。小學時沒有拍拖,但已經與好多男生一起玩,中學開始有人追,就會拍拖,放不下愛情階段的快樂,而且我好喜歡討男人的歡心,後來漸漸明白,離家出走才是當時快樂的來源。」

拍拖,是楊詩敏成長階段的關鍵詞。她憶述小時候經常拍拖,全因缺乏父愛。「我的感情很澎湃,心中永遠有一個空洞,源自我的爸爸,我好需要有個男人照顧我,尤其是成熟男人。我視為真真正正拍拖的一次,應該是我18歲之後,那個男人大我11年。」父親是她小時候的最大偶像,也是她最大的心結。「我是兩大家族的第一個小孩,好多人都愛錫我,可惜後來家中出現好多感情複雜的關係,父母離婚後,深感所有人都不愛我,雖然我要負責照顧媽媽,但我將重任交給了弟弟,還決定離家出走,經常拍拖,討好我愛的人,渴望得到同樣的愛,但只要一分手,自己就會崩潰,不知自己在做甚麼。」

投入角色逃避現實

甚至乎,她選擇用演戲來逃避,以蝦頭的身份代入不同角色,來逃避真實的楊詩敏。「有個階段很不濟,生活一塌糊塗,我不停演戲演別人的角色,儘管做好件事就開心,不用面對自己問題,而且好多都是喜劇。」直至有次心理學的課堂,導師叫她思考:「如果可以做一件不會失敗的事,你最想做甚麼?」不同人有不同答案,不外乎賺錢、開舖頭、實現夢想,她的答案是:「我突然哭起來,我希望一家人齊齊整整吃一餐飯。」事情看似簡單,多年來卻無法實現,導師鼓勵她致電家人,於是她在離家出走十年後,打了一通電話給父親。「我主動問他最近如何,有否時間出來吃飯,就是那通電話,重新修補了與爸爸關係。」

心結終於解開。多年來戲如人生,骨子裡還是喜歡演戲。「我好早知道自己不喜歡讀書,只喜歡舉辦課外活動,中學時舉辦過一個歷史人物扮演大賽,又帶同學參與少年警訊的話劇比賽。後來,其中一位演戲的同學叫我一起去演藝學院報名,然後都是那些故事啦,他不入我卻入了。」中五畢業跳進演藝學院,之前她卻完全未知演藝學院是甚麼,只看到全部同學都是樣靚身材正,一心入行做明星。反而,她好突出。「我每日上學都穿得好casual,被好多同學嘲笑,她們個個穿到去飲一樣。我曾經很傻豬,覺得自己不夠靚,應該做不成演員,因此中途轉去讀導演,後來讀過導演班才知道,我的性格根本做不到導演這個崗位。原來做導演必須很全面,需要思考一些架構或從事不少溝通及安排的工作,這些我完全搞不到,大概只有演員才適合我。做演員的話,我只需要看自己部分,往往是從自己的角色開始,慢慢一步步看到大局。」直至,當時的老師鄧偉傑選中她在校外演出《遇上1941的女孩》音樂劇,自此班上同學不再敢嘲笑她。世界,就是這樣現實。

演藝畢業後平步青雲,蝦頭早於2007年憑香港話劇團的《愈笨愈開心》獲封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喜/鬧劇)獎」,她卻沒有太大喜悅,甚至覺得自己根本不懂演戲。「有段時間,我做來做去都是某些角色,因此決定入劇團。我是個這樣的人,如果不斷只做一些相似的東西,就想改變一下,跳去演其他作品或嘗試不同的可能性。」同年她加入詹瑞文的PIP劇團,不諱言對方真的令自己開竅。「最大的轉捩點是,我由被動的演員,變成可創造及有編作能力的演員。以前我接了劇本後,只會在自己的角色中創作,而不是自己有份創作那個劇本,但我在PIP的五年訓練,有機會與他們一起參與好多創作,能力大大提升,啟發了我這個腦袋。」另一方面,她讚賞詹瑞文是一個很擅長body movement的演員,於是她學會演員不該只是站著做戲,在各方面都可以豐富角色。

詹瑞文助開竅

千禧年後,同期有不少舞台劇女演員,好像彭秀慧、甄詠蓓、邵美君、黃詠詩等,但蝦頭的印象比他們傾向喜劇,她卻搖搖頭絕不認同。「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好笑。我的思想認真、愛靜,與我演的角色好不一樣。只可惜,我的角色通常用作炒熱場面,一出場就要說話,真實的我卻是個可以不說話就會閉嘴的人。」最諷刺是,好多人覺得她「懶」搞笑。「問題是,那些劇本大多都是喜劇,演出來就會好笑,而我又真的擅長演這些角色,所以觀眾總是以為我真人都是這樣,結果角色與真人之間,明顯地有很大落差。」

馬克吐溫說過:「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楊詩敏認同,要了解喜劇必先深明悲劇。「我覺得自己夠悲,可惜沒有人覺得我很悲。」更悲是,好多製作人找蝦頭演戲,真的只找她演喜劇,演女主角的老友。幸好,幾年前莊梅岩編寫的舞台劇《短暫的婚姻》,選中她演失婚大律師Ceci,今年底再度公演,而最近她在電影《正義迴廊》演肥仔幫兇的姐姐唐文珊,戲份不多卻非常搶鏡,總算衝破某部分觀眾的框框。

首先是《正義迴廊》,她自言演繹難度不少。「當我收到劇本演這個人物的家姐,我代入她的思考模式,難度最高是,她是個極之普通的人。平時演女主角身邊好友,由於要襯托女主角的清純美麗,所以角色一定很有個性,人人都會認到我。唐文珊的角色如此普通,你是不會認到她,對我來說,絕對是演技上的超大挑戰,於是我努力找這個角色最大作用是甚麼?」身為家姐,不就是深信弟弟無辜。「就算有份幫手處理屍體,都一定是被人利用。作為普通市民,親生弟弟發生這麼大件事,家姐只能向律師求助,凡事能夠幫到弟弟,家姐都會想盡辦法去協助。老實說,如果發生在楊詩敏的身上,我有否足夠智慧去判斷?恐怕是沒有的。」不過,現實中同樣是家姐的她,表明一定會尋求真相。「如果我弟弟做了非法行為,而我覺得他真有做過的話,就應該要受到應有懲罰。我卻不會像唐文珊這樣盲目溺愛的。」

莊梅岩選我

《正義迴廊》仍在戲院迴旋上映,《短暫的婚姻》則在劇場中即將上演。「我好多謝莊梅岩,她真是獨具慧眼,直言當初寫劇本時,早就覺得我就是演Ceci的最佳人選。《短暫的婚姻》的Ceci是一名大律師,家境優越,從小到大都像貴族,甚麼事都要爭第一,與楊詩敏真人完全不同。」為了演好角色,她親自面見大律師,觀察他們的語氣及造型,又與不少人聊天,同時需要利用造型幫忙。「我是一個好需要外在幫忙的演員。本身我有一把長髮,當我決定剪成現時這個髮型,隨即覺得自己變得高貴,好像上了身一樣。試過剪了這個髮型後與朋友吃飯,他們奇怪我為何說話沒尾音,語氣變得好倔,自然到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短暫的婚姻》即將重演,除了幕前角色潘燦良換上了黃德斌外,導演亦由方俊杰變成潘燦良。「兩位都是截然不同的導演,今次重演我們不會抹走方俊杰的東西,卻是豐富了每一個角色,做得再細緻一點。」她舉例道,當日與林海峰合作演戲,自己就像小粉絲那樣興奮,自此認識對方好幾年後,二人已像舞台劇中成了好友。「那種好友感覺已經不用扮演出來,今次就可集中劇情裡淡淡然的事情了。當然場景也改變了,好多東西都要調節。」

不相信婚姻

婚姻雖然短暫,但始終都是婚姻。拍拖經驗豐富的楊詩敏,現實中偏偏未嘗過結婚的樂趣與滋味。「我自己沒有結婚,其實也不太相信婚姻,當然我身邊好多朋友已經結婚有小孩,我就從她們身上攞料。Ceci的角色是個失婚的女士,單親卻有個女兒,不幸地我身邊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從她們身上深切明白。」經歷過《短暫的婚姻》,她對婚姻的看法還是沒有改變。「除非遇到一個人能夠說服我為何要結婚啦。我好愛你,其實也不一定要結婚的。當然我知道結婚能夠好實際地解決一些問題,但我從來沒有遇到一個人可以走到結婚那一步。又或者這樣說,我更想要一個家,卻還未遇到那個令我渴望成家的男人。」

《短暫的婚姻》撼動不到她的想法,《絲打圍爐》也不行。近年楊詩敏多了一個身份,就是YouTube愛情訪談節目《絲打圍爐》主持人。聽過不同嘉賓的愛情故事,也聽過不少人打趣道出要介紹男人給她,最終也是不了了之。「緣份來到就來到吧。有人很喜歡我的話,可以接觸我的,但我不會再主動出擊地尋覓一個愛我的人,我完全隨緣。」甚至乎,她覺得未來的愛情不再驚天動地,不再愛得癡纏。「我渴望是淡淡然細水長流的那一種,與對方過一些簡樸的生活,來一些有質素的聊天,看一部好看的電影,彼此討論一下,又或者分享一些得意的東西。以前我那些戀愛關係從未有這個部分,全部都是吃喝玩樂和刺激,糾纏不清的也有好多。我經已試過好多戲劇性和激情,已經深深足夠了,未來還是希望有一些小確幸。」

大台之啟示

愛情路上,從路途崎嶇變成沒有終點,楊詩敏寄情工作。2013年加入無綫,去年3月正式離開,工作八年成功入屋忙到不可開交,她表示當中得著不少。「我做開舞台,向來做得好大,多謝那七、八年經驗,學會如何細緻地呈現那個人物,始終電視不用演給一千人、三千人看,只是演給鏡頭看,那個調節真的幫到我,令我在舞台上演得更細膩更踏實,演技有所不同。」

那麼,楊詩敏的性格適合無綫嗎?她不諱言,那段時間可能變成了一個自己也不喜歡的楊詩敏。「老實說,我得到了一個體驗,學懂了某一種工作模式。我做了舞台這麼多年,有時好重視過程,例如我會花兩個月時間來排戲,可能有人覺得戇居,但我覺得有質素的作品就是需要時間去尋找及創作,這是我對藝術的執著。只不過,當我接觸不同工作環境,就要調節這個改變。」無綫的經驗讓不少家庭觀眾認識她,她也感恩有這個過程。「但當我完成了這個過程,就需要找回我對藝術、做演員的追求。我想涉獵不同角色,不想做來做去都是類似的東西。」

離開電視台後,她試過不同工作,始終舞台還是心中最愛。「在疫情及這幾年來的變化下,我特別想做舞台。現在願意入劇場的舞台觀眾,他們真的想在那兩、三小時有種交流,這是很直接,很震撼的。我做了這麼多年,深深覺得自己是個極具感染力的演員,如果舞台上能夠做到一些角色,觀眾絕對感受得到,那麼我要在舞台上好好發揮,珍惜大家能夠在現場見面。如果可以在劇場相遇相聚的話,就應該多做一點舞台表演。」

重創後的圍爐慰藉

難得可以相遇相聚,楊詩敏特別珍惜,坦言身邊好多家人朋友經已離開。「我好喜歡香港,成長時候深深感受到香港有一份人情味,好有鄰里溫暖感覺,直到長大後看到香港有好多起落變化,對我來說是重創,深感為何會改變了?那陣味去了那裡?有段時間是好憤怒,之後又好難過,不懂反應,這真是我好喜歡的香港嘛?」她不懂表達,不懂得是否可以表達,甚至不知道可以跟誰人表達。

「我沒想過要離開。我喜歡這個地方,很想留下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一些好的作品,演一些有人味的角色,希望在作品中,為仍在香港與我有相同想法的人,帶來一份好的能量。我經歷過很多不開心的事情,有很大的落差,更希望透過作品可以感染更多人,所以好想付出。現在踏入演員成熟階段的過程,我覺得自己可以做到有血有肉的人,或許未必能夠給觀眾一種慰藉,卻是一件讓大家感到一起的感受。」■

楊詩敏簡歷

楊詩敏,暱稱「蝦頭」,1975年出生。1993年畢業於張祝珊英文中學,中五畢業後考入演藝學院。1998年及1999年在香港演藝學院修畢榮譽學士(導演)及演藝深造文憑(表演),此後一直跟香港不同劇團合作。2003年曾經任職小學戲劇科文憑教師至2006年離職。2007年憑《愈笨愈開心》獲香港戲劇協會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喜/鬧劇)獎」,同年再度獲「最佳女配角(喜/鬧劇)獎」提名。

2007年,加入詹瑞文及甄詠蓓的PIP劇場,成為全職演員及PIP藝術學校導師,曾參演《戲王之王》、《十分愛》及《我的最愛》等電影,至2013年3月離開PIP劇場,同年7月轉投無綫電視,成為旗下合約藝員。2021年約滿離開無綫電視,恢復自由身後曾主持ViuTV節目《生存演技派》,近作有電影《正義迴廊》及舞台劇《短暫的婚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