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Love, with Fun, with Michelle Wai — 衛詩雅專訪
當愛意化作為驚喜,別緻的玫瑰金光從盒內的Cartier LOVE手鐲散發出來,能在內心留下深刻印記。這種情感的深度,讓人不禁愛上。
感受BVLGARI情感共振:專訪香港紋身師Mirmanda
相生相連,掀起靈魂共振。穿過BVLGARI珠寶的獨特美學視覺,明白心靈共鳴能孕育出無限可能。從創意時尚視角感受情感的份量,今次更從香港紋身師Mirmanda感受深刻共振,了解其自身經歷如何成為人生啟發。
型男長輩 模範生活學|重溫DJ Kulu 2014年專訪:活著Viva
面對這麼多有音樂水準的青年,你會自覺是一分子。 DJ Kulu DJ Kulu,滿面風霜,一臉招牌白鬚,一看就猜得出年紀。他家住新界東北,卻說大坑是客廳,午後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開半小時車,來這邊歎咖啡,才到中環開工。大坑人都認識他,訪問兩小時,不下五個年輕人上前拳頭相撞打招呼,有的叫他Kulu,有的索
專訪林嘉欣 | 陶藝與生活 LOEWE與Suna Fujita
LOEWE與京都陶藝社Suna Fujita合作,帶來趣味十足的特別系列,JET亦特意找來林嘉欣,了解一下她對系列、Suna Fujita工藝的所感所受,與及近年從陶藝上學到甚麼。
DIGITAL COVER | Will柯煒林 & THAIMAY楊雅文專訪:懷舊是一種經典
Will Or(柯煒林)、Thaimay泰妹(楊雅文)早於Dear Jane歌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MV合作,當時Will是導演,泰妹是演員,後來導演的一句話,深深影響了演員的想法。後來,泰妹點名希望Will成為她歌曲《You Are So Cool》的男主角,從幕後聽從指導到幕前交手,二人崗位轉變
何不將創意愈玩愈大?Moncler Genius登陸上海,意味成為各大時裝品牌唯一出路?
今次已是Moncler Genius最終話,可是企劃的出現也為時尚界帶來思考:到底品牌持續是品牌?還是另覓方向以開放性創意主導?
時尚內容創作者Hay + Eli:Not too little, not too much, just right
香港的時尚內容創作者太多,但能保持風格一致性的很少,而能真正做到有內容有營養的的更少。 最近不時在Instagram上看到一對香港情侶的Reels,男生和女生都梳著整齊的髮型, 穿著極簡風格的造型,黑白灰色調的短片,用溫和文雅的語調,時而為大家介紹好物和配搭建議,時而分享著最近去過的展覽,有時還會透
力臻、林溢欣 擺脫傳統的教師形象
唱作歌手力臻一直身兼中學數學老師和歌手兩個身份,而且兩邊各有成績,但在香港社會下,教師與歌手的形象似乎帶有矛盾和衝突。歌手的形象百變,但刻板印象中的教師必須「像個教師」,即使放學後的私人生活,也必須維持教師的形象。今年四月,力臻因形象問題不獲學校續約,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由補習天王YY Lam(林溢
YDC 感受香港時尚的熱力
近年本地時尚界發光發亮的盛況,全賴一眾時裝專才努力尋找不同平台展示獨特的設計實力,如此景象也正好呼應了今年YDC的宣傳主題「To Be Seen」。本地時尚界年度盛事CENTRESTAGE日前隆重上演,一眾香港時裝鬼才再次雲集於「香港時裝週」的舞台,其中躋身了由香港貿易發展局創辦的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
PANTHÈRE DE CARTIER 貫穿歷史的美洲豹
1914年,美洲豹作品首次亮相,以鋪鑲寶石的豹紋圖呈現在一枚卡地亞腕表上。三年後,美洲豹風格開始從抽象演變為寫實。卡地亞先生於1917年贈予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的香煙盒上印上美洲豹,兩年後貞訂購了一個由K金和黑色北京琺瑯製作而成的化妝盒, 將美洲豹栩栩如生再現。自此,美洲豹成
香港造型師Chloe Mak:尋找自己的獨特性
在香港做造型師一點都不容易生存,市場愈來愈小,預算也愈來愈少,加上近年不少品牌不再以香港為重心,娛樂圈也大不如前。看似外表光鮮的職業,但要能在行內一直生存下去,而且長做長有的,其實寥寥可數。 香港造型師Chloe Mak於2006年畢業於倫敦Central Saint Martins的graphic
有青銅、有元祖:Tudor Black Bay 兩種演繹
Black Bay系列是近年Tudor帝舵表的超級新星,因為它秉承了品牌設計傳統,變奏出多款不同尺寸不同材質的功能腕表款式,廣受表迷注目。今天想向讀者介紹兩款Black Bay腕表,一款是具個人特色的青銅版,另一款是回歸小表徑的元祖款,各有風格各具味道,看看哪杯才是你的茶。獨一無二色澤: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