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少保師傅專訪|打人如掛畫 意拳不是特異功能

常言道「打人如掛畫」,習意拳三十多年的沈少保師傅,憶述當年韓星垣師爺在尖沙咀開館時,對戰一名海軍陸戰隊成員的場面。「一個單換掌,那個外籍人士即刻撞向那幅牆,牆上即時有裂紋;又或者葉希聖先師,臨終前與人對戰,同樣是外籍人士,師傅一個崩鎚,對方又飛向牆邊……」他直言意拳不講招式,也不是特異功能。「意拳很難解釋,但原理有點像賣西餅的人扯斷尼龍繩,不用剪刀,卻懂得用那種力量,有意念扯斷一樣。」

意拳不是形意拳

要解釋何謂意拳,三言兩語難以說清,首先要弄清楚意拳並非形意拳。「意拳脫胎於形意拳,卻不會掗手掗腳。」當初沈少保師傅也搞不清,緣於意拳相當神秘。「意拳個名,很早期已經聽過,卻沒緣份去學習,基本上香港好少人教意拳,尤其早期更少。當時覺得是幾奇怪的一種拳術,沒辦法認識,聽說沒有形式,沒有拳套,我心想:沒有拳套都可以?直至九十年代,有個師兄弟介紹,終於知道那裡可以學習,我便跟他一起上去。」第一眼看到,明明有招式有形式,為何說沒有呢?「後來學了一會,原來真的沒有形式,意拳只要它的內涵,明白內涵DNA就可以,形式對意拳來說真的沒有所謂。」

沈師傅習武多年,學過七星螳螂、楊式太極、武當太虛門等等,自言每一派都薄有名聲。「我懂得分辨武術好壞,有無料到,不好的就說再見,不會多花時間。」接觸多個門派多年後,最後醉心意拳,直至今天。「第一堂,師傅不在,我只是站樁,在旁觀察;之後葉希聖先師第一次看到我,讚我站樁頗沉,叮囑我不要將意拳當成特異功能。」特異功能?「意拳給人觀感,意拳真的有這種感覺……」

沈師傅說,意拳的「意」很抽象,好難言傳,只能意會。「意即是力,力即是意,有力就有意,最重要明白意拳的核心,並非學習多少,而是明白多少,領悟多少。師傅給我們一條路,必須以身體體會感受,後來經過練習,慢慢想通。」他坦言自己練習大約半年,才開始明白不求招式的真諦:「意拳不是沒有招式,但與一般人的招式概念不同,以假守真,借招式來演繹一些東西。」

十二趟手

說說意拳的由來。意拳創立於清末民初河北深縣魏家林村人王薌齋,從形意拳基礎上吸取眾家之長創立,既無固定招法和拳套,強調以意念引導動作,取名為「意拳」。歷來意拳師傅不少,好像沈師傅的先師葉希聖師傅、韓星垣師傅、韓星樵師傅等,他說派別不同,已有不同。「大體來說,武術可看如何發力,一種是肌肉收縮,一種是肌肉舒展。約定俗成來看,內家拳是比較柔和一點的拳,就是以舒展肌肉、放鬆肌肉去修練;至於一般大家認識的外家拳,就是以肌肉收縮的方法去練,可見大家用上不同方法去修練。無論肌肉收縮還是舒展,最後一剎那還是握緊,而意拳就是肌肉放鬆的拳種。」

「王薌齋祖師爺教落下來,好多人學過,每個人思想性情都不同,各有體會,後期演繹不同,但大體結構卻是相同的。就算是兩位韓姓師傅(韓星桓、韓星樵),兩兄弟都有不同,一個沉穩一點,一個輕鬆一點。我比較容易轉換,學不同武術由始至終都不算谷力,所以比較容易轉用,亦偏向沉穩多一點。」

沈師傅強調,意拳演繹至今有好多流派,但任何一個流派都是以站樁開始。「意拳一定要站樁,這是意拳的靈魂,沒有站樁就不是意拳。」他近日出版《意拳釋義——十二趟手》,希望就一些關鍵的意拳原則,以及對韓星垣師爺所傳的意拳十二趟手和各式樁法,親身示範作深入闡釋。「嚴格來說,學過十二趟手不等於認識意拳,十二趟手只是有些重點聚焦練某些東西,亦離不開意拳的範圍。」

書中強調「挺拔、鬆沉落地、皮鬆肉緊、肩撐肘橫、前頂後猛、整體爭力、身法自然⋯⋯」,沈師傅認為意拳頗為實在,可惜相比其他武術,太抽象而較難傳承。「意拳的唯一弱點是,難以吸引新手,其他武術起碼有套拳有形式可以表演,但初學意拳卻只是站樁,人人看到都悶啦。」沒想過武術的最高境界,敵不過世人一個「悶」字。天下武功,唯悶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