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環長洲的城市驚嚇
許鞍華從香港電台寫實劇,轉戰電影初拍《瘋劫》、《撞到正》,由於留學英國及回港後師承胡金銓,西方電影手法加上人文情懷,就算拍攝恐怖片/鬼魅片,都與之前的邵氏出品風格不同,將西環龍虎山拍得心驚,把長洲戲班拍得趣怪。多年後再拍《幽靈人間》,仍然有份恐懼與喜鬧的城市驚嚇。
許鞍華 行路最多的香港導演
多得文念中,自資及籌集資金拍出關於許鞍華的紀錄片《好好拍電影》,讓香港觀眾重新一覽她的本人及作品。文念中說,許鞍華是「全香港走路最多的導演」。的確,她的電影足跡跨越年代,遍布全香港。 七十年代末拍《瘋劫》源於龍虎山雙屍案;《撞到正》跑到長洲;由越南難民故事到張愛玲作品;回歸前後拍出《女人四十》、《男
第17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讓香港人一齊集戲
疫情下的香港,這一切變成了「新常態」,慶幸第17屆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尚在如期舉行。事隔一年,我們再度找來影展總監的徐匡慈(Clarence)與節目策劃胡芷晴(Didi)來個訪談,訴說今屆HKAFF的轉變之餘,共同提到生死關頭之下,究竟電影與電影節,還有甚麼意義呢? Text: Nic Wo
Quist Tsang 在片場學做自信好人
按照黃子華的哲學,說得出「我好鍾意返工」的人必然是鬼上身,那劇照師曾覓(Quist)正是嚴重個案:「能入行,我已達成人生中最理想的職業,至今每次拍照仍感到非常興奮。」未如預料中在片場被大罵,但要當劇照師,或是回歸基本的攝影師,必須擁有過人的自信和抗壓力:「香港街頭很多東西都不可以拍,但難道真的不拍嗎
梁祐暢 劇照就如街拍紀錄
同樣是攝影機器,不一樣的感覺。九十後劇照師梁祐暢(Joseph),近十年在片場長大,由機器組再影劇照,拍下《風再起時》的年代情懷,刻畫《幻愛》下的寫實愛意,就像街拍一樣,劇照師就是電影拍攝現場的紀錄者。 Text.Nic Wongphoto.Bowy Chan(portrait)、映遊舊戲(IG:@
陳錦泉 與劇照共生
是《重慶森林》的快餐店老闆,陳錦泉更是劇照師。第一部正式作品是1973年的《浪子與處女》,直至完成今年上映的《我們永不言棄》才暫定退休:「沒興趣真的做不了這行。」這句話,他起碼重複五、六次。他沒想過要以專業精神獎獲得嘉許,由不被尊重的「公仔佬」發展到「劇照師」,或是美學被頂尖的導演和演員認可,足矣:
李鴻其 有故事的臉
香港影壇經常被指青黃不接,但近年似乎一眾「新演員」人才輩出。放眼對岸,台灣也不乏新世代台灣男演員,好像李鴻其,五年前首度演出電影《醉.生夢死》,隨即奪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台灣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以及提名金馬影帝。其後參演《幸福城市》亦獲金馬獎男配角提名。被譽為一張「有故事的電影臉」,李鴻其主演的愛
不賣外型 更為耐看? 凌文龍 岑珈其
訪問那天,小龍還未到,珈其說二人的共通點是長得矮,後來小龍更正為:「我們夠高,又長得天真無邪。」雖被不少電影觀眾視為新人,二人其實當了超過十年演員,同樣地以演技和多變先行,也同樣地童顏,一位過往會包辦劇團的年青角色,一位去年還在演中學生:「以往真的不介意,但到了這個年紀真的會尷尬,觀眾想必也會為我尷
淚眼柔弱 猶勝英雄 黃定謙 顧定軒
銀幕上的超級英雄,向來擁有最多觀眾,偏偏現實中罕見英雄,現今香港急需但欠奉。新世代演員中,顧定軒給人柔弱甚至中性的感覺,黃定謙個子高卻在電影電視中哭個不停,就讓這兩位名字相似的小伙子來個激烈辯論:到底淚眼柔弱的男演員,又能否殺出一條血路? text.Nic Wong styling.Calvin W
跳出跳入的導演/演員 陳健朗 盧鎮業
最初認識對方的身分,是導演還是演員?盧鎮業(小野)和陳健朗有著同一回應:「是師兄弟。」二人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以不同的節奏,在導演和演員中雙線行車。導演是主導作品的人,面對同一個市場,站立於同一個非常時期,二人都堅信隨心而行,方能描繪出打破悶局和地域的好故事。 text.陳菁 styli
袁劍偉 糟質林嘉欣無可疑
奸人可惡,還是蠢人更可怕?《死因無可疑》導演袁劍偉引用哲學家海那克(Friedrich Hayek)的名言:「地獄之路是由善意所鋪成的」(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作為電影的主旨。他相信人性本惡,也許這樣,今次他盡情「糟質」太太
《誰是被害者》製作人曾瀚賢、湯昇榮 台灣自由的揮灑創作
疫情下人人都煲劇,看歐美日韓劇之際,港劇、台劇亦有佳作,好像台劇《誰是被害者》就是一個與別不同的刑偵推理劇,當大家追查誰是兇手,劇集就以找出誰是被害者作主調,繼而揭開一連串千絲萬縷的真相。近期兩岸關係互動密切,台劇在香港反應同樣熱切,特別找來兩位《誰是被害者》製作人曾瀚賢、湯昇榮,談談《誰是被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