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手坂本美雨專訪|從父親坂本龍一身上學會:「尋找最坦誠的自己。」
香港流行文化節 2024」一連兩天在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舉行,破格地匯集了多位不同音樂人進行文化交流。絲絲細雨一直伴隨這次文化節,巨匠坂本龍一先生女兒、日本歌手坂本美雨小姐的出現卻令一眾樂迷更享受彌漫在雨中的樂聲。
從武到舞再探索 二人分飾一角 蘭陵王的虛實交戰
從舞蹈到武術,再從武術到舞蹈,一次又一次的修行,凝煉內化力量,散發眩目魅力,吸引觀眾欣賞細嚼。香港舞蹈團的舞者,接受武術訓練數載,繼結合中國舞蹈和武術的計畫《凝》後,他們將於《蘭陵.入陣》再次涉足新的舞蹈語境;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負責導演及編舞,去年雙雙擢升首席舞蹈員的何皓斐、王志昇擔當助理編舞
吳慷仁、謝咏欣 封面專訪|但願人長久,也願香港電影夢長久
「但願人長久」本是詩句,後來變成經典歌曲名字,如今更是得獎電影。故事靈感源自導演祝紫嫣的成長經歷,來自湖南的兩姊妹到了香港成長,面對身份認同及貧窮問題,還有一個長年吸毒的父親,進出監獄喜怒無常。 吳慷仁為了演活這個父親,連同之前《富都青年》的拍攝,累計減去三、四十磅,今回苦練湖南話和廣東話,從四十歲
曾國祥專訪|華人導演執導Netflix劇集《3體》過程全分享 從未擔心敏感題材影響前程
Netflix劇集《3體》(3 Body Problems)第1季共8集上架後,再次掀起探討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的話題,當然包括涉及敏感情節及時代背景,在今時今日帶來一些不多不少的爭議。曾國祥拍完《少年的你》後進軍國際,今次成功獲HBO神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製作人賞識,
鈴木亮平專訪|追尋屬於我的正義,出道多年最愛《變態超人》 很想成為像孟波一樣的男人
最近,日本演員鈴木亮平因獲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發「卓越亞洲電影人獎」,終於首度來港跟大家見面。 出道二十年,鈴木亮平演出超過90部電影及劇集,他從學生劇團出發,一直到《樁三⼗郎》⾸登⼤銀幕,繼而兩年後擔綱主演電影《再次搖擺 Swing Me Again》,星途未算一下子大成功,但也很快迎來身為演員
DIGITAL COVER | Jay Fung馮允謙 最好自己 最好日子
「特別在這個行業,基本就是你要努力。」從前絕不相信做創作可以憑努力、憑付出換來回報,而Jay Fung馮允謙卻一次又一次證明了更多不可能,全因他相信,只有更好的自己,才遇上更好的日子。
《The Asylum 3》藝術企劃最終章|專訪傅珮嘉:在美的世界照看心靈
傅珮嘉(Maggie)有畫畫天分,甚至初學便辦了聯展,應該是今年頭最震驚人之一的事實。不是質疑她沒有美的觸覺,而是一說到Maggie,第一印象總離不開那首耳熟能詳的〈絕〉,還有她那多變的唱作人藝名。很多人都知道,近年她當起了羨煞旁人的台灣媳婦,生活幸福愉快;誰不知這些年來,原來一直跟焦慮症對抗,更把
余香凝封面專訪|《白日之下》追探真相,再崎嶇也沒有放過世界
去年《白日之下》重提香港殘疾院舍黑幕,電影好評如潮,社會問題卻未見改善,許多熱話背後都在深究—— 日光之下的殘酷真相如何?院舍又有沒有繼續非人道生活?偵查熱升溫令人在意把事件拍成電影的用意,根本沒有答案。偏偏觀乎憤怒者言論,莫過於戲內多起令人髮指的事件,包含傳媒問題與原型人物在內,問誰都好奇:前新聞
王雙駿專訪:有經驗不代表大晒,而是意味著要運用
行內人愛叫王雙駿作Carl叔叔,不只因為年齡上的輩份,也因為樂壇上的輩份。由1992年正式開始唱片監製工作開始,今年是他入行的第31年,與這份工踏入珍珠婚紀念。但年份不是Carl首肯舉辦作品展《HATS ON音樂會》的原因: 「起初主辦單位找我合作的時候,我自己也是有所懷疑的, 我不是一個很高調的人
鍾雪瑩、吳冰專訪|填詞人演《填詞L》!押韻啱音好開心 用文字盛載他與她的故事
《填詞L》的演員,幾乎都是正職副職填詞人,可說是緊貼電影主題。擔綱主演的鍾雪瑩(鍾說)表示,導演黃綺琳本來沒預期電影能夠開拍,只說過找到一位懂得填詞的演員來飾演主角,她才會開拍,結果二人碰上了。去年填詞作品超過三十多首的鍾說,與填詞為樂、自稱業餘的小薯茄成員吳冰(阿冰),就為這部《填詞L》一同演出,
王菀之專訪|《飯戲攻心》與別不同 把握喜劇人生的逗號
王菀之入行多年,彷彿有好多分身。舞台上的王菀之,藝術天分之高令人有隔膜;電影裡的王菀之瘋狂搞笑,貼地得令人意想不到。 王菀之在樂壇頒獎禮得過不少獎項;早於兩歲已被評為完美音準,人生看似幸福完美,她坦言幸福感滿滿,也經歷不少鮮為人知的挫折,掩藏最深的悲痛之餘,亦憑藉不同創作類型來表達自己,近年埋首舞台
Edward Chan專訪|《Blueprint of Memories》伙歌手演繹跨時代作品 追溯記憶藍圖峰值
一個月內,接連兩位殿堂級音樂監製開作品展,確實前所未見。身為歌手們背後的男人,Edward Chan(陳浩然)說自己不是沒有意願,而是從來鼓不起勇氣,也未到適當時期,在幕前台上留下幕後人的氣味。又偏偏,因為工作關係習慣閱讀他人,變相從九十年代尾擔任編曲監製至今,更多的還是從別人口中問出有關自己的觀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