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二次元打書釘體驗 見山書店

打書釘者,在部分書店從業員的不受歡迎名單上,想必能打進三甲之列,佔地方又不一定會買書,最可怕是離開之時是未知數。但位於太平山街地舖的見山書店,卻顯然不抗拒打書釘的朋友,店長Amy甚至慶幸能提供如此空間:「打書釘的確和做生意背道而馳,來到見山真的想坐下來揭揭書,在香港已是難事。」寸金尺土下的空間可能性 […]

Read Full Article

不打折扣、不賣咖啡,送菜 一拳書館

坐下看書前要先買杯咖啡?書店定期推出優惠,叢書低至六折起?抱歉,統統都沒有,連香港那些響噹噹的經典名著也欠奉。上月正式開業、一拳書館店主龐一鳴指,除了擴闊書店的可能性,也是實行分工:「未來的選書都由選書人的品味出發,我逛獨立書店逛了三十多年,那書架放那一本書我都大概記得。他們有的書,我會偏向不入。那 […]

Read Full Article

Becky Yeung 尋找我們的VIBE

「你相信same vibe(氣場相近)的人終會相遇嗎?」唱作歌手楊碧琪(Becky)提問,讓我想起初次從台灣歌唱選秀節目《聲林之王2》欣賞她的空靈演唱,除了深感其歌聲療癒,還不期然羨慕起當地樂壇人才輩出,並感慨香港樂壇種種問題。 殊不知後來查資料,卻驚喜發現Becky是「同鄉」(香港女生)。由此期然 […]

Read Full Article

Quist Tsang 在片場學做自信好人

按照黃子華的哲學,說得出「我好鍾意返工」的人必然是鬼上身,那劇照師曾覓(Quist)正是嚴重個案:「能入行,我已達成人生中最理想的職業,至今每次拍照仍感到非常興奮。」未如預料中在片場被大罵,但要當劇照師,或是回歸基本的攝影師,必須擁有過人的自信和抗壓力:「香港街頭很多東西都不可以拍,但難道真的不拍嗎 […]

Read Full Article

Sharon Salad 專業會說話

假如男教師和女廚師都是沒必要註明的,那強調「女劇照師」也是沒需要的。作為新一代備受關注的劇照師,這含有性別定型的字彙,老是偏偏被安放在李詩卉(Salad)的名字前。自從有了救星般的無反相機,劇照師毋須再捧著重量級的消音盒東奔西走,體力不再是男性更為勝任的原因:「性別特質不會令某一方更優勝,但如果先天 […]

Read Full Article

陳錦泉 與劇照共生

是《重慶森林》的快餐店老闆,陳錦泉更是劇照師。第一部正式作品是1973年的《浪子與處女》,直至完成今年上映的《我們永不言棄》才暫定退休:「沒興趣真的做不了這行。」這句話,他起碼重複五、六次。他沒想過要以專業精神獎獲得嘉許,由不被尊重的「公仔佬」發展到「劇照師」,或是美學被頂尖的導演和演員認可,足矣: […]

Read Full Article

隔離也可以打邊爐 陳凱詠

打邊爐這般舒爽的樂事,在隔離期間也要繼續,哪怕是場一人邊爐。由唱片公司主播到正式出道,陳凱詠(Jace)其中一個學會的道理叫「做音樂,開心、爽最重要」。由大熱的〈天生二品〉突然轉個180度,推出不曾出現的情歌類新作〈隔離〉,擴闊自己的可能性之餘,也由心希望大家聽得爽。 text.陳菁photo.Bo […]

Read Full Article

《望月》廣告幕後創作團隊:「無論距離多遠,只要心中有信念,都可以一起望月。」 Text: Nic Wong

「哪怕世界有距離,我們仍要一起走近。」這句話,本來已夠感動,何況在疫情之下。今年芸芸月餅廣告中,以「望月」最為出眾,沒有任何月餅的廣告片段,facebook累計點擊率超過43萬,足以引起大眾對月餅、品牌及距離的興趣。中秋前夕,特別找來廣告的幕後創作團隊——廣告公司Society主腦Penny Cho […]

Read Full Article

麥浚龍 蘊釀失落美學

育成模式,來自日本長篇漫畫和小說,隔著螢幕和紙張看著主人公由白紙般的小伙子進化,或好或壞,登頂或墜落,我們也似乎置身其中。麥浚龍(Juno)所創作的三年企劃《the album》亦套用上如此育成模式,無論是貫穿的主角董折(麥浚龍飾)和浦銘心(謝安琪飾),還是延伸出來的各枚支線,亦以連繫性的故事姿態呈 […]

Read Ful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