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貝聿銘 讓光線來設計
說起貝聿銘,香港人特別熟悉,就算不知道《英雄本色》的經典場口新寧大廈是出自他的手筆,中銀大廈也必是深入民心吧。所以當這位建築大師在上月17日離世,坊間的報道特別多,這位全球首個獲得普立茲克獎的華裔建築師實在值得再花篇幅去紀念。 TEXT : ERNUS 逝世之時,貝聿銘年屆102歲,與終年104歲的
National Museum of Qatar 卡塔爾沙漠玫瑰
這個年代看新建築,不妨將眼光放在中東或者中國,就算這些國家不一定是你杯茶,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師近年多在這裡插旗,理由十分簡單,就是發展中的國家發展機會較多。像最新開幕的卡塔爾國家博物館,規模極大,由法國建築大師Jean Nouvel設計,被譽為「沙漠玫瑰」的建築,這陣子技驚四座。 TEXT : E
一直向前走的建築師
每年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揭曉,都會成為業界大事,今年頒發予年屆87歲的日本建築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成為日本第七名奪得此獎項的建築師,也令日本成為奪得這個獎項最多的國家(其次是美國)。難得在於日本建築師風格不一,過去獲獎之人沒有特別的方程式,今回讓我們回顧一下磯崎新的作品。 T
Plasencia Auditorium and Congress Center 不一定簡約才美
無可否認,融入周邊環境的簡約設計,是近十年建築界的大趨勢,愈簡單設計,外形愈與附近的山脈河流相似,幾乎就會得到愈好的口碑。Plasencia Auditorium and Congress Center是有點反其道而行,但誰說出色的建築就只可以跟隨某種風格? TEXT : ERNUS PHOTO :
Daria Zinovatnaya 色彩異世界
這是2018年度(指交稿而言)最後一次Home Tour,就決定來一次真的Home Tour。Home Tour的領隊是生於烏黑蘭、現居俄羅斯芳齡廿五的年輕建築 /設計師Daria Zinovatnaya。參觀的就是她設計的家居與家具。這是2018年度(指交稿而言)最後一次Home Tour,就決定
Future Towers 如何優雅地住滿五千人
印度,最多是甚麼?當然就是人。所以解決居住問題,就是印度人每天迫切要面對的事情。人多不代表要將人胡亂地堆在一起,看看荷蘭著名建築事務所MVRDV為印度城市浦那(Pune)設計的全新住宅項目Future Towers,就算人口依然稠密,望落都開心。 TEXT : ERNUS PHOTO : OSSIP
人住呢啲我住呢啲 The Wave
ViuTV近期有個節目《人住公屋我住公屋》,找來名人主持到世界各地參觀別人的公屋,看到那些公屋面積又大又開揚又有露台,當然是羨慕得無話可說。香港的居住條件從來不能和歐美先進城市相比,當你看完以下介紹的The Wave,更加只想執定行李等移民吧。 TEXT : ernus PHOTO : Jac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