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 & CULTURE

葉韻怡 讀出暫別,相信暫別

《禮儀師之奏鳴曲》裡,本木雅弘飾演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誤打誤撞成了在鄉間的禮儀師,到各種家居處理遺體,抹身、換衣、完成儀式並好好告別先人。這種一站式而需要極多心力的工作,本來以為只適用於講究儀式感的日本民族,但回到香港,電台DJ葉韻怡(Vivian)除了多年來在節目上讀出囚犯的信,近年還多了個禮儀師

admin

· ART & CULTURE

彭晴、梁嘉賢 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

看電影,是你我日常娛樂活動,也是很多視障人士多年來的心願。香港盲人輔導會從2009年開始,第一次提供口述影像服務,近年來更殺入本地戲院,讓視障人士與健視者在新戲上映的時候,一同進入戲院欣賞。超過十年經驗的口述影像錄音員彭晴及的梁嘉賢(同時兼任撰稿員)表示,他們就像電影中的導遊,全程以聲音取代「旗仔」

admin

· ART & CULTURE

藝術家黃加頌 Benjamin Ryser 回家路上 聽城市之聲

人總是容易忽略那些顯得過於理所當然的存在,像是家人,相處多年的伴侶,還有走回家的那條路。近年主要在香港、台灣、瑞士三地遊走的藝術家黃加頌 (Dorothy)跟Benjamin Ryser,以後殖民、歸屬感、身份錯置和距離體驗作研究議題。這次回港完成計劃「太陽下山後,可以帶我走一次你回家的路嗎」,找來

admin

· ART & CULTURE

假如電影無聲 擬音師余家祿

電影中有三種聲音:對白、音樂和音效,假如完全沒有聲音,就如差利卓別靈時期的默劇,就算只有演員在唸對白,也總是欠了點氣氛。由邵氏入行至今,擬音師余家祿在承繼前人的經驗後,就在音效房裡自創出各種聲效:椰子殼跟報紙,就是在草地上奔馳的野馬:「創作的不一定是大位,誇張的觀眾必然會察覺,但當中比較自然的,也許

admin

· ART & CULTURE

唱片博物館 歎音樂如歎茶

傳統的博物館也許要走上整天才粗略了解,而銅鑼灣的樓上舖位有個唱片博物館,濃縮地展示著珍貴的唱片和唱機收藏。由唱片零售走到教育層面,創辦人James Tang設計了個音樂族譜,由最原始的母帶走到高清,每代都一清二楚:「如同喝茶,先教了甚麼是茶、如何分辨茶的品質、沖泡完、品嚐過才考慮選購,而不是隨便去便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