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恩碩 高山低谷追夢日誌
陳恩碩4歲已經是舞台劇小演員,15歲首執導筒,成為香港最年輕的舞台劇導演,17歲創作個人首部原創音樂劇。2022年,24歲的他推出香港第一個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一手包辦曲、詞、編、導、監。這是陳恩碩從小開始的追夢誌,追到今日仍未完,並正計劃讓夢越發越大。 夢想,常被視為少年的專利,成人的禁 […]
陳恩碩4歲已經是舞台劇小演員,15歲首執導筒,成為香港最年輕的舞台劇導演,17歲創作個人首部原創音樂劇。2022年,24歲的他推出香港第一個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一手包辦曲、詞、編、導、監。這是陳恩碩從小開始的追夢誌,追到今日仍未完,並正計劃讓夢越發越大。 夢想,常被視為少年的專利,成人的禁 […]
不論是唱歌、彈琴、演戲、裝置藝術,都難不到王菀之(Ivana ),她天生就好像注定要當一個藝術家。不過原來她的「我的志願」曾經希望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當指揮官,也曾經希望入讀解剖犯罪學,希望當一個偵探。她的世界不止是情感主導的藝術創作,亦同時享受理性思考過程中有趣的刺激,在兩者掙扎中表達她的藝 […]
對於許多追夢者來說,若可將「興趣」與「職能」結合,就是最理想的發展狀態。可是基於教育環境、市場形勢或現實種種,要達到這一點卻又不容易。 「可幸,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提供合適的學習土壤,讓我的攝影及藝術知識得以好好紮根,同時也獲得不少實戰及交流經驗,得以在未來好好拓展出屬於自己的理想。」超現實 […]
一望無際草地、櫻花樹下、林立大樓、佈滿花瓣的湖邊,每一幀充滿詩意的風景都是藝術品。自稱視覺效果製作人的Rocky,將風景化為畫,再將一幅畫化為動態甚至是短篇動畫,美得就如同進入詩境,故事的主人翁可能是你——以第一視角不知不覺進入如繪本般的國度。本地流行文化的新浪潮,代表原創作品可以更多元,亦讓一些與 […]
上月MIRROR成員江熚生(Anson Kong)推出新歌〈信之卷〉,MV大膽用上日系動漫向童年致敬,青春熱血令單曲甫推出便大受歡迎,在YouTube上至今已有過百萬點擊率。隨之而來動畫界亦翻起一鼓浪潮:一向作為幕後製作人員的動畫師置身在鎂光燈之下、過去本地動畫作品再度重溫…… […]
有趣的故事可以帶領人們跳進另一時空,延伸出另一想像世界。故事的載體千變萬化,可以是劇集、小說、紀錄片、動畫等方式,甚至是現在科技帶來的VR(虛擬實景)的新世界。這種沉浸式的動畫設計不再限於螢光幕上呈現,以及不再由動畫導演單方面說故事,透過不同互動產生更多元感受和理解,將幻想世界美好之事物逼真地呈現眼 […]
提起香港動畫,不外乎八十年代過後鋪天蓋地的動畫廣告與長片,由「老夫子」到「麥兜」,這些家傳戶曉的動畫人物,無一不印證著當年動畫業界如何撐過起步階段。盧子英由1977年開始創作獨立動畫,不但是香港最早一批專業動畫師,還身兼動畫評論以及歷史研究的工作。即使如今早已放下製作動畫的職務,但人稱「盧Sir」的 […]
張小踏(Step C) 動畫師先生 從事動畫行業,從來不是易事,而要兼顧教育工作,更是任重而道遠的壯舉。動畫師張小踏(Step)在理大設計系任職導師多年,不但對於培育學生責無旁貨,更熱愛於用動畫訴說故事。在她眼中,動畫短片《極夜》的創作除了讓她直面心中恐懼與自我救贖外,更是再次讓「香港動畫」映入世界 […]
羅啟銳的電影作品,貴精不貴多,《秋天的童話》、《我愛扭紋柴》、《宋家皇朝》、《歲月神偷》等等,全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即使近年誘惑甚大,他卻堅守想拍的題材,不願重複自己,期望一直拍到八十歲,至死方休。 Text: Nic WongPhoto: Kauzrambler 因為逃學,才會愛上電影… 電影 […]
平白無事的日子,人人的生活看來尋常不過,惟當變化出現、困局當前,才真正考驗人性。像「役者和戲」藝術總監林沛濂(Anson)於2015年完成《胎內》後,縱然獲得不俗的迴響,但他對創作及人生時有疑問,及至近年受時局及疫情衝擊,又使其對生存的限制與可能,萌生更多迷思。 幾經沉澱,今夏Anson將與劇作家陳 […]